幼儿教育心理学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45340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心理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学前教育领域一门新兴学科,是幼儿教育与心理科学结合、幼儿教育走向科学化的产物,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探索幼儿学习与教育规律的一门心理学的应用科学。2、 智慧技能=智力技能= 认知技能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包括理解运用概念和规则、进行逻辑推理。3、 认知策略个体对自身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内部调节与控制的能力。4、 元认知个体能够有计划地监控成功学习以及修正错误的认知。5、 学习关键期最初是由动物心理的实验研究提出的,指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将会很小,甚至没有。6、 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儿童的

2、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儿童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现有发展水平,二是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任务的潜在发展水平,介于二者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7、 映像性表征=肖像表征= 肖像式再现表象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儿童开始形成图像或表象,去表现他们的世界中所发生的事物。8、 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的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9、 潜伏学习动物在未获得强化前学习已出现,只不过未表现出来,即对环境有关信息的获得过程。10、观察学习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

3、应特征得到校正,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观察学习的核心是替代性学习和替代性强化。11、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自己也受到的强化。12、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13、内部动机儿童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学习动机。14、习得性无助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15、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加法的学习促进乘法的学习。16、负迁移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17、动作技能完成动作所需要的一系列身体运动的知识和进行那些运

4、动的能力。18、概念同化在学习前人已经形成的概念基础上通过下定义方法来掌握新概念。19、作品分析法通过幼儿按要求完成的作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鉴定其创造性水平的方法。20、移情是个体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感的情绪反应,是对另一个人内在状态的认知觉察。21、行动模式也称为认知学徒法,常用于培训情境,强调的是模仿学习和遵循示范,即当学徒。22、个性化教育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并按照不同的能力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发挥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发展每一个儿童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23、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儿童,儿童会按照教师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

5、的典故,把这种期望的自我预言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24、自我效能感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时,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二、填空1、 福禄贝尔,作为幼儿园运动的倡导者,开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2、 欧文,进行教育史上第一次幼儿教育实验,并为工人阶级开办了学校。3、 奥苏伯尔意义学习的分类: 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4、 幼儿社会性学习特点:(1)随机性和无意性(2)长期性和反复性(3)实践性5、 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1)概念学习的操作化(2)概念学习的个性化(3)概念学习的情绪化6、 幼儿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1)分类法(2)排除法(

6、3)解释法(4)守恒法7、 幼儿教育活动指导的趋势是由具有传统教育理念的典型特征的指令性指导,到作为现代教育发展基本趋势的指向性指导过渡。8、 个性化教育存在着两种不同倾向的指导原理,即掌握学习原理和继续进步原理。9、 师生互动行为的主导内容是传授固有知识技能、维护既存规则规范。10、 互动主体的主导行为是高控制、高约束对高服从、高依赖。11、 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学前教育时期的三个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2)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3)主动自发对退缩愧疚三、简答1、 幼儿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势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出现了研究课题的多元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研

7、究程序的规范化,研究内容的本土化等趋势。2、 个体社会化的内部动因(1) 模仿模仿是个体通过对榜样学习和认同而获得社会行为方式,进而内部为人格品质。(2) 认知加工认知加工指个体根据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及价值取向,同化和顺应社会规范,有选择地吸收,然后加工改造构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3) 社会角色扮演所谓角色扮演,是指个体通过扮演社会角色获得相应的社会规范,形成自我概念,达到自我定向。(4) 自我强化自我强化充分体现了社会化过程中主体的监控地位,对自己的某些行为给予暗示。(5) 社会合作个体通过人际交往,参与群体活动,建立人际关系,即个体从人际关系沟通和群活动中获得社会规范及价值标准。3、 社会

8、化学习具体的教育指导方法(1) 观察学习法社会性学习实际上就是指观察学习,亦称模仿学习,即人可通过观察模仿习得新的行为模式。正面的榜样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2) 强化评价法强化评价法指幼儿在社会性学习中是通过成人和同伴的强化、评价、把别人肯定、认可的行为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把否定、批评的行为逐渐抑制,最后消退。(3) 体验思考法体验思考法是指幼儿在实践中,在与他人交往中有许多体验,幼儿对这些体验通过思考后调节自身的行为,从而获得社会化过程。(4) 语言传递法语言传递法是指通过语言向幼儿介绍社会行为规范、社会知识,解释道理和理由,以使幼儿获得社会化发展。(5)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就是创

9、设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境,让幼儿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表现出与这一角色一致且符合这一角色规范的社会行为。(6) 移情训练法移情训练法就是通过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使幼儿理解和分享别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地、习惯地理解和分享他人类似的情绪体验。4、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1) 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而不是指学习者的知识或成熟准备。(2) 练习律,指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便越牢固。(3) 效果律,指凡是导致满意行为反应后果会使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加强,凡是带来令人烦恼的行为反应后果会削弱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这是桑代克学习三大定律中最主要的定律。5、 奥

10、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两个标准(1) 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练习(2) 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建立联系。6、 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1) 原因因素韦纳认为,儿童对自己学业成绩的原因归类,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能力,评估自己是否胜任此项工作;二是努力,自己在此项工作上是否尽了力;三是工作难度,判断该项工作对自己的难易程度;四是运气,这项工作成败是否取决于机遇与幸运。(2) 归因的维度A、内控和外控 B、稳定性与不稳定性 C、可控性和不可控性7、 学业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和成因(1) 表现:学业习得性无能更多表现为:认

11、知上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觉得自己难以应付课堂学习任务;情感上心灰意懒、自暴自弃,害怕学业失败,并由此产生高焦虑或其他消极情感,行为上逃避学习。(2) 成因:学业不良儿童习得性无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幼儿经常失败而习得的行为方式:一是失败的信息引起的消极的情感体验,经常受到成人指责,而是为了维护自尊而产生消极防御,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逃避学习;二是失败的信息通过归因的中介影响自我信念的确立,进而构成消极的自我概念。8、 影响幼儿学习迁移的因素(1) 幼儿原有的认知结构(2) 先后两种学习任务之间相似性(3)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9、 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1) 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形成的内部

12、因素成熟与经验、智力、个性(2) 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形成的外部因素有效地指导与示范、练习与反馈10、 幼儿错误概念的成因及纠正方法(1) 幼儿错误概念的成因儿童可能接受错误的信息。成人有时传递给儿童一些错误信息,或儿童有时不能理解信息。迷信会赋予错误的概念。迷信来自于具有权威的成人,比起同伴的信息更让儿童坚信不移。受经验局限,儿童有时不能很好判断事物。缺乏识辨能力,容易受骗。错误的推理产生错误的概念。如冬天为什么比夏天短。活跃的想象。语言理解错误。(2) 幼儿概念学习的教育指导确定概念类型法例证法变式法11、 如何提供给幼儿自我表现的材料自我表现的材料是指教师为发展创造性而给幼儿提供的绘画、描图

13、、泥工、绣花、舞蹈等活动材料。(1) 教师在自我表现材料的活动中应尽量不干预。(2) 教师应理解和尊重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以重视幼儿操作活动的过程为主,而不是结果。(3) 教师应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给予正确的评价。(4) 教师应给有疑虑的幼儿不参与活动的权利。(5) 教师要对自我表现本身进行评价。12、 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的模式(1) 递进式将一个内容分成若干阶段,逐步推进的教育活动设计模式。(2) 放射式指通过各种渠道完成一个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设计的形式,其主要内容含义与 深化式设计模式相同。(3) 立体式指将一个主要内容分解成为若干个子内容,子内容再分解为若干个次子内容的教育活动设

14、计形式。(4) 网络式指将递进式、放射式和立体式结合起来形成的教育活动设计形式。13、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幼互动(1) 改变教学理念从偏重关注事务到兼重关注情感。从教师单一主导到师幼双重主体。幼儿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与自我发展的主体。从严格控制约束到适度自主自由。从谋求整齐划一到崇尚个性差异。从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到促进全面成长。(2) 有效的互动教师的心理特征教师对儿童宽容、尊重。教师在情绪上的安全感。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的教学风格。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四、论述1、 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答:幼儿学习动机的产生,是以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等需要的满足为基础的。幼儿的学习动机主要和自己的需

15、要、直接兴趣有关。幼儿动机的培养不是孤立的,应放在整个个性的整体结构之中。(1) 奖励和恰如其分地评价学习是幼儿所必须要从事的活动,教师要给予恰如其分地评价,肯定其劳动的价值,突出地要给予奖励,以奖励为主是培养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手段。(2) 及时反馈以强化成功感幼儿能从教师那里及时得到自己的学习成就的信息,看到自己的能力,他的学习动机会明显加强,会对自己产生自信,充满创造的成功感。当幼儿完成作业受到教师表扬,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对自己充满自信的时候,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效果是很好的。(3) 适时揭露事物本质教师可利用幼儿对事物的好奇提供活动动机,让幼儿发现事物的本质,激发其求知欲。(4

16、) 让幼儿体验创造快乐心理学研究发现,不是任何需要都能成为学习动机,只有那些能推动学习的心理因素才能成为学习动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教学的最好办法是,把重点放在学习的认知方面,让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儿童尝到了学习乐趣,就有可能产生要学习的动机。2、 影响幼儿问题解决的因素及幼儿问题解决的教育指导(P327 第三节全部掌握)(1) 问题因素问题的刺激特点、功能固着、反应定势、酝酿效应(2) 个人因素有关的背景知识、智慧水平、认知特性、动机的强度、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3) 幼儿问题解决的教育指导 首先要求幼儿主动质疑,激发幼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 给幼儿提供的问题难度要适当,过难的题目会使幼儿丢掉自信心;而过易得题目则不能给幼儿以挑战性。 帮助幼儿对问题形成正确表征。 帮助幼儿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对问题情景、问题的目标要很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