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720034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胥建芬【摘要】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学生求知的动力,是现代学生实现主动学习的重要基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 习。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问题意识,也就是说,学生应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本文结合课堂教学中提问 者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问题的操作,流于形式,问题的解答,追求 统一答案这 些实际情况,从营造心理安全氛围, 让学生敢问,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会 问,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爱问这三方面入手,就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探讨,从而

2、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逐步形成问题意识 ,不断提高 创新能力,使学生敢问、会 问、爱问,最 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学生 问题意识 培养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 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现代教育论 有一个命题:“一个不提 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初听顿觉很新鲜:“ 学生听课一点就通,没有问题还不好 吗? ”其实不然,问题才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知识 大门的钥匙。没有 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

3、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 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我国历代的许多教育家,都很重 视对学生问题 意识的培养。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每事问 的主 张。宋代理学家朱熹有句话 读书无疑者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非常辨证地阐述学习中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陶行知在一首诗中曾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用十分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然而,目前的课堂教学,在学生 问题 意识的培养上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 (一)提问者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应当产生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回答或解释的地方,问题的提出者理所当然是学生。但目前大多数教师只是根

4、据教学参考书和自己的经验设置教学目标,判定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很少考虑学生实际需求。课堂中的提问成了教师的专利,而学生只需回答问题,很少有主 动提 问的机会。教 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从 满堂灌到提问教学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教师在心底里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其结果是造成课堂上教和学的分离,教师讲的学生已经掌握,学生的疑点教师不涉及。学生表面上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实际上被教师 牵着牛鼻子走的被动的接受者,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宰。 (二)问题的操作,流于形式。没有人怀疑过质疑在教

5、学中的价值,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质疑却往往流于形式,只不过是穿靴戴帽而已。具体表现在,第一,在检查预习情况时,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可教师只是轻 描淡写地说一句 大家的问题提得很好,这些问题等我们上完课,你们就会弄懂的 ,接着仍按自己预先准备的教案进行教学。第二,在学生充分预习,对课文内容均已了解的情况下,也要学生围绕课题质疑,逼着学生提假问题,说违心话。第三,不管有没有思 维训练 和教学价值,无端发问,一味求异,表面看似热闹,却无多大实际教育意义。第四,把质疑作为一节课最后的弹性部分,浮光掠影,草率处理。 (三)问题的解答,追求统一答案。学习本是最具主观性、创造性的学习,很多教 师却习惯于用统

6、一的答案去要求不同的学生,把一个个富有个性的、甚至不乏创造性的答案扼杀在萌芽状态,于是课堂上只能听到一种声音,看到一种答案。如读 了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有的学生说,人不能自卑,今日的丑小鸭,也许明日就是一只白天 鹅;有的学生感受到,别 人有困难,我们不能嘲笑他, 应主动关心他;有的学生 则发出感叹,冬天过去就是春天,面对困难和逆境,要学会忍耐和等待,等等。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文本产生不同的感受,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可是 许多教师认为上述答案都是片面的,只有教学参考书写的 面对不幸的境遇,要有自信心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学生的提问水平是学生心理成熟和个性发展的水平是一致的,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经历一

7、个从敢 问到会问再到善问的过程。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 观和质量观,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 展创造条件,才能促 进学生养成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一、营造心理安全氛围,让学生敢问。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 ”和“心理自由” 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 发展。 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 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 让学生敢问,必须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1、创设宽松环境。激发学生问题

8、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 压抑感和焦虑感。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个性 张扬 ,才能培育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如:教群鸟学 艺时,分 组讨论这些鸟 学艺的结果怎样?教师也作为小组成员加入讨论的行列。 这样就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师生进行平等对话,从而 创设宽松的学习环 境, 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 情更加高涨。只有 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2、开放提问时空。传统的课

9、堂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到哪里,学生想到哪里,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因此,要 让学生真正成 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做到:特征让 学生观察,思路 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 ,难点让学生突破。有 调查 表明: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后裔在学习竞争中往往不比美国学生差,但走上工作岗位后,在总体上不如美国人,为什么呢?一位美国心理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如果按照鲍姆琳德(美国心理学家)的分类标准来划分,大多数中国移民家庭的教育方式是专制型的,其子女的学习成绩虽然往往超过白人

10、和黑人,但在其他方面容易出问题,比如交往技能差,人缘不好,经常被白人和黑人学生欺负,喜 欢和亚裔学生扎堆儿等。专制型的家庭教育尽管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高一些,但他们却牺牲了对自由和自主的追求。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 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3、尊重学生劳动。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 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 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允许出错,允 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

11、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 ,要及 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如教学蝙蝠与雷达时,学生问“蝙蝠夜间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 ,那么蝙蝠的眼睛究竟起什么作用?当遇到类似这样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教师不妨这样处理:首先教师老实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目前自己也没有弄明白,然后用鼓励的口气说:“ 我们一起再请教别人,或翻阅课外书,看谁有本事最先弄明白好不好?” 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而且尊重了学生的劳动。 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1、体现学生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

12、造性的观念表现。在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 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去主 动吃米。喂鸡如此, 课堂教学更应强调 以学生为主体,引 导学生主动探索, 让他们积极思考、自觉实践、主动发问、生动活泼地发展。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主要阵地。 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地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 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

13、程中不断提问,不断 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教学“ 你们想错了”一文,导题时我让学生观察课题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你们” 是谁?谁“错了”等问题,以激 发学生的问题意 识,加深 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正像教育家 顾明远所说的, “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寻疑、质疑、 释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学春蚕一文,可安排 时间让学生质疑。有的学生提出了“ 题目是春蚕,按道理就是写春蚕,可为什么写的却是我的母亲”?学生提出这种问题, 这

14、是他们勇于探索的思维火花在闪亮,于是我马上给提问的学生予以充分的肯定,赞扬他的苦钻精神,由此点燃全班学生创造思维的火焰。 三、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爱问。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 者通过新旧知识、 经验之 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 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改变学 习方式,善于在 尝试、探究、合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1、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在操作、

15、实践、阅读、想像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学 习。如在教 可爱的草塘 一文时,我在布置 预习时给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1)看好课文前面的导读提示,明白学习本文的主要目的;(2)自读课文,查阅工具 书扫清文字障碍,了解 课 文大意, 细读自认为精彩的语句;(3)思考草塘可爱表现在哪几方面,记录存在疑难问题。这样就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去学习,思考并解决问题,久而久之 这种 尝试能力就会不断提高。2、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探究是包括学生学习在内的一切活动的本质属性。探究赋予学习者以积极性、主动 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教学精彩的马戏一文,我先让 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

16、通 ”自己读懂课文,再让学生交流读书方法:有的说是抓住课题来读;有的则借助插图,联系课文。学习方法各不相同,我没有把方法强加给 学生,要 还给学生自主选择 的主动权。从 问题开始,由解决问题再到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使整个学 习过 程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3、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 、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如在教学跳水一文时,让 学生带着“除了船长持枪逼孩子跳海脱险外, 还有其它办法吗?”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老师也参与了小 组的讨论活动。 结果有的 说:“ 可选一位年轻的手脚敏捷的水手,快速爬上桅杆顶端将孩子从横木上拉过来” ;有的说:“命令水手们将船上的所有被子集中叠起来,叫孩子往被子堆上跳,可安然无恙” ;还有的说:“船上若有鱼网,命令水手们将网迅速拉开,让孩子往网里跳也可以脱险” ;另有的说:“这些办法好,但时间已经不允许了,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