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06385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级教师肖卿贤: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肖卿贤:中学历史高级教师,泉州市第七中学历史教研组长。任教 30 年,担任过 18 届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连续参加省/市重大考试命题,有丰富的高考复习指导和命题解题经验。内容简介: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学科有定理和公式。作为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科,也有它普遍的历史原理和规律,在历史教学中只要注意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就可以得出许多历史的分析方法和“公式”。本文从历史原因、内容、影响诸方面,对高中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中涉及到的历史原理和规律进行概括,总结出部分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它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历史&方

2、法&公式在中学学习中,学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数理化等学科有相关的定理和公式,便于逻辑性的推理和掌握、运用;而历史、政治等学科没有定理和公式,只能死记硬背。特别是高考对历史能力要求的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概念,而且还要把握历史的基本原理,并以此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现实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对历史原理、规律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历史的分析方法和“公式”,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对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历史的背景和原因、过程和内容、影响或意义诸方面,对高中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中涉及到的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进行概括。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1、历史背景

3、=(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经济背景=生产力(劳力、工具、技术等)+生产关系(方式)+ 经济结构+经济格局+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 政策+阶级(矛盾)+民族+外交+ 军事+文化背景=思想、宗教+ 科技+教育+ 文学艺术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腐败:官场+军队+ 财政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2 、政治:资本主义扩张。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

4、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思想:列宁主义指导(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如新文化运动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经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袁世凯加紧复辟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要求民主政治等。文化:袁世凯尊孔复古;辛亥革命反封建思想不够彻底等。(二)外因:日本等国加紧侵略,民族危机依然深重;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等。4、原

5、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维护统治)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如欧洲宗教改革的原因:资本主

6、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矛盾民族国家与天主教会的矛盾(世俗贵族与神权贵族矛盾)广大人民群众与天主教会矛盾等等。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二、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

7、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1、经济内容:生产力+ 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古代经济=经济政策+ 农业+手工业+ 商业+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政策=总政策+ 土地+赋税+ 人身+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 水利+作物+布局+手工业经济=(纺织+ 矿冶+陶瓷+)(技术+布局+)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人+ 商品+市场+货币+外贸(边贸)经济结构或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 经济重心变化+ 经济方式扩展+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

8、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明清经济:经济政策方面,先指出总体的重农抑商政策,再具体分析对外的闭关锁国、海禁政策等。经济发展表现方面,从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水平、生产方式等具体变化,再到城市、商业、贸易的发展等。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 +经济成份+国际经济+经济发展要素=技术+ 资金+市场+ 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 政策+如 17 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发展要素:包括工场手工业的技术积累;圈地运动提供劳力、原料;海外贸易和殖民带来资金、市场;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提供制度保障等。经济成分=自然经济+ 外资+合资+ 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

9、体+如近代中国经济成分: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仍然占优势地位;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创办洋行、工厂等,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经济成分;(清、民国)政府创办的近代军事、民用工业,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组成;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的私营企业,通常也称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此外还有近代后期中共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等。国际经济=总格局+ (生产+管理+ 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 竞争)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2、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 阶级+民族+ 外交+军事+古代政治=

10、政局+制度+中央+ 地方+阶级+军事+财政+ 民族+对外+如明清政治: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近现代政治=政局+ 制度+政体+ 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 权利+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篡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国际政治=体系(格局)+ 集团+合作+ 战争+对抗+妥协+如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两大集团、两大阵营的冷战与热战、对抗与妥协;集团或阵营内部的团结合作与矛盾冲突等;两极或两大阵营之外新的力量崛起等。3、文化内容=自

11、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自然科学=(科学理论+ 技术发明)(具体学科领域)社会科学=思想、宗教+ 教育+文学+ 艺术+文化交流=(民族+ 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4、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鸦片战争、十月革命、苏联解体等。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百家争鸣、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动领域进行。三、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1、性质分析: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如辛亥革命性质分析: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

12、主义;由资产阶级领导,具有一定群众基础,采取暴力革命手段;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却被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由此可以分析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成功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2、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经济影响=生产力+ 生产关系+经济结构+ 经济格局+如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大企业制度(垄断资本主义形成);造成产业结构变化,加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等等。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 政权+政策+阶级+民族+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

13、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 文学艺术+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近代文学兴起等。3、判断成败及原因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成败原因=(主观+ 客观)(经济+政治+ 军事+策略+)成败根源=(社会条件+ 阶级本质)(进步/局限)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从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看,取得了成功;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根本任务看,它并没有达到。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精神、满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4、历史局限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4、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 教训)启示政治=国情+领导+群众+ 武装+民主+法制+思想+ 策略+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从教训看,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由此得到启示是合作要以斗争求团结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 发展战略+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现状,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竞争结合文化=批判+改造+继承+ 发展+如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革命或建设实践探索中不断的发展等。5、历史评价=(积极因素+消极因素) 史实+结论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 局限)+结论如评价孔子:首先是其身份属性即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接着按方面或时间顺序阐述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成就,再对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事件、事态评价=概况+ 性质特点+影响(进步/ 局限+正义/非义)+结论如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先概述赫鲁晓夫改革实施的概况,分析其性质和特点,再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对其历史进步性、局限性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判,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以上各项原理和公式,只是反映历史学科的一般规律。在实际运用中,需要结合具体历史问题,灵活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