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纲:2016年东阿一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二、三背诵提纲【人教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03872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69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提纲:2016年东阿一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二、三背诵提纲【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复习提纲:2016年东阿一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二、三背诵提纲【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复习提纲:2016年东阿一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二、三背诵提纲【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复习提纲:2016年东阿一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二、三背诵提纲【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复习提纲:2016年东阿一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二、三背诵提纲【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提纲:2016年东阿一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二、三背诵提纲【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提纲:2016年东阿一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二、三背诵提纲【人教版】(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0 页 共 64 页东阿一中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编撰整理:张福斌 郜周杰刁 峰 孙秀菊第 1 页 共 64 页必修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考点一:了解西周的建立: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定都“镐京”公元前 771,少数民族攻破了镐京,西周灭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东周: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史称“东周”。春秋:前 770-前 476 奴隶社会瓦解时期。战国:前 475-前 221 封建社会确立时期。考点二: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分封制 重点掌握 (结合 P5 地图)1.分封制的目

2、的:巩固和扩大西周的统治2.分封的对象:王族(鲁、晋)、功臣(齐)、古代帝王的后代(宋、楚)3.受封者的权利:世袭再分封、任免官吏、征派赋役、组建军队4.受封者的义务:朝见述职、交纳贡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5.分封制的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家天下的宗族色彩。6.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促进边远地区开发,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拱卫王室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消极影响:诸侯独立性强,为后来的诸侯割据、混战埋下了隐患,分封制遭到破坏。) 7.分封制崩溃:表现:葵丘会盟,问鼎中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商鞅变法原因

3、:王室衰微,诸侯做大;(主要原因)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适用,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宗法制 重点掌握 (结合 P6 图) 1、定义(实质):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内容:嫡长子、嫡长孙有王位继承权,称为大宗,次子、庶子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小宗是相对的。 周王室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周王与诸侯在政治上,君臣关系;血缘上,兄弟关系。4、最大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但

4、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以后就会疏远,封国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控制的效果必然减弱。注意: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二者互为表里。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考点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占卜)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点一:了解秦的统一1、原因:客观因素:(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顺应了时代潮流)第 2 页 共 64 页经济发

5、展,要求统一 (2)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3)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4)兼并战争统一。 (5)法家思想为统一奠定理论基础。主观因素: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物质基础)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任用外来人才,采取正确策略(合纵连横,远交近攻)2、统一者:秦王嬴政 都城:咸阳3、统一进程:公元前 230 年公元前 221 年 六国灭亡顺序:韩、赵、魏、楚、燕、齐4、意义: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考点二:了解秦朝的中央官制1、皇帝制度: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丞相 : 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

6、理全国政事,下设九卿(中央职能部门)2、三公九卿 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召令、负责监察百官)太尉 : 负责全国军务)虚职3、评价:三公相互牵制、配合,从而集权于皇帝。 (“三公”制的实质) 。军政大事决策,先由三公九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考点三:理解郡县制的推广和作用1、建立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郡县;秦朝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 36 郡,郡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郡下设县。(中央管理地方) 基层有乡、里、亭等3、 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要定期向丞相汇报

7、工作;县的长官是县令或县长。(中央百官、郡守和县令、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命)4、作用: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把全国各地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一: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1、汉朝初年,高祖刘邦方秦实行郡县制,同时把同姓子侄和一些功臣分封到地方做王,形成 郡国并行 的局面。2、实施原因:吸取秦亡教训 3、危害:诸侯势力膨胀,不利中央集权4、解决办法:为消除郡国对中央的威胁,汉景帝“削藩” ,平定了“七国之乱”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诸侯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管辖) 。

8、基本解决了王国危胁中央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考点二: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1、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皇帝 门下省(审议机构):审批(核)尚书省(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具体执行特点:三省之间既独立平行又相互制约(3)作用: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三省分工协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历代基本沿袭。注意:三省六部制度和美国的三权分立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本质截然不同,前者是封建君主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考点三: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为宰相。为制约宰相

9、,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考点四: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1、元朝地方管理:第 3 页 共 64 页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或称行中书省、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腹里(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由中书省直接管理。西藏地区:宣政院管辖。权利: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的开端。2、特点:通过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考点五:理解中国

10、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主要实行察举制。自下而上推举官吏,郡国推举,举孝廉。选拔标准:注重品德2、魏晋南北朝时期: 九品中正制。 选拔标准:注重门第弊端:出身贫寒有才能的人不能入仕为官;世家大族垄断政权,不利于中央集权3、隋朝: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选拔标准:考试成绩4、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5、作用:积极: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基础 把选拔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消极:(明清时期八

11、股取士)不是科举制本身问题,而是实行者问题。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四书五经”禁锢思想)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注意:发展规律标准: 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选官权: 从地方收归中央选择方式: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公正(相对)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点一:了解明朝废丞相原因:鉴于元相权过重,相权威胁皇权经过:1380 年明太祖朱元璋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还下令以后不允许再立丞相。作用:至此,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

12、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考点二:了解明朝的内阁1、原因:明太祖废丞相后,政务繁多,力不从心2、内阁制的确立与演变: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选拔殿阁大学士,入主文渊阁,随侍皇帝,开始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内阁”正式形成; (3)明宣宗时出现票拟,明英宗时票拟制度化 明神宗时期的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但其权力来自于皇帝。3、评价:内阁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性质);阁臣升降、职权大小、票拟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实质)考点三:了解清朝的军机处:雍正帝1、设置:为办理西北军

13、务,设军机处,后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第 4 页 共 64 页2、特点:机构简单,效率高,保密性好;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3、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秉承皇帝旨意办事。4、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3)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归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演变过程:加强君权: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置军机处)加强中央: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汉初)行省制(元)演变过程中的两大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

14、地方的矛盾演变过程中的两大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考点四: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积极影响:使中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奠定祖国疆域。2、消极影响:经济上: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极易形成暴政;形成了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思想上:钳制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雅典民主政治:考点一:了解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1、了解梭伦改革奠定基础(公元前 6 世纪初)改革内容:根据财产,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权利越

15、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 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废除债奴制等。意义: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2、了解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民主政治(公元前 6 世纪末)改革内容: 建立十个地区部落;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组成十将军委员会;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实行陶片放逐法。意义: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考点二:了解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黄金时代(公元前 5 世纪)1、民主政治内容: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除十将军委员会以外的一切官职,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 “发放工资” “观剧津贴” 。 (目的:提高公民的参政意识)2、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称为“黄金时代” 。考点三: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1、特征:主权在民;法律至上;轮番而治;直接民主;自由平等、比例分配;集体决策。2、根本目的: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3、实质:建立在奴隶主专政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4、积极影响: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绩;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基础。5、消极影响: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利;“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过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少数人的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