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钓鱼的启示》温超芬公开课上课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652717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钓鱼的启示》温超芬公开课上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3《钓鱼的启示》温超芬公开课上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3《钓鱼的启示》温超芬公开课上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3《钓鱼的启示》温超芬公开课上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3《钓鱼的启示》温超芬公开课上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钓鱼的启示》温超芬公开课上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钓鱼的启示》温超芬公开课上课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钓鱼的启示武平县第二实验小学温超芬教材分析钓鱼的启示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文章,本单元的要求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以及表达效果,这篇课文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了不少细节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在叙事过程中对作者的心理变化写得特别细腻,在教学过程中药抓住课文这一特点。学情分析鉴于本课的特殊性,文中在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情感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通过小组讨论、换位思考等教学策略,领悟“钓鱼”这件事给作者带来的启示,以及课文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教学目标 1指导学

2、生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3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说出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4能用自己的话准确说出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5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话的意思,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2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作者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本单元学习的主题,阅读和习作

3、的主要学习目标。2能正确认读 11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等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4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1.在美国有一位出色的建筑设计师,名叫詹姆斯,他十一岁的时候和父亲去钓鱼,34 年后写下了一篇文章,题目叫钓鱼的启示,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起读课题,字正腔圆地读。2.这个故事在我们中国流传很久,因为版本不同,题目也不尽相同,瞧,老师搜到的就有这些: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在那月光如水的夜晚。那我们的这个课题更多的是强调3.“启示”的意思

4、是4.看看这篇文章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启示?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带生字新词的句子。“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入,熟练地操纵着。”(1)指名读:先读一遍句子,再把词语读两遍。(2)怎样地操纵,比动作,看来这人是个钓鱼老手哈。“我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1.指名读2.理解“鱼鳃”是鱼的呼吸器官,比动作“翕动”。“当年那个沮(j) 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1)指名读(2)理解词语及

5、用法3.去拼音读鲈鱼大诱饵鲜熟练操纵拉上岸鳃翕动月皎洁心情沮丧难抉择是非易实践难父亲告诫记心间4.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了解“鲈鱼捕捞开放日”。三、学文(一)“不放鱼”的原因1.(出示图画)原来,在那月光如水的晚上,父子俩发生了争辩,他们在争辩什么?2.面对同样一条大鲈鱼,俩人的态度却完全相反?这究竟是为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 39 自然段,找出我不愿放鱼的理由,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标记。3.学习小组交流。4.全班汇报 “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鱼。”1.说理由2.还是条鲈鱼呢?你们知道吗?鲈鱼非常罕见,而且营养价值相当高,早在一千多年前有位著名诗人范仲淹写下了一首江上渔者,意

6、思是说江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喜欢鲈鱼的味道鲜美。作者见过大的鱼没见过这么大的鱼,此时他的心情肯定是.(高兴、激动、兴奋),你们高兴过吗?兴奋过吗?能不能用一些四字词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喜出望外兴高采烈大喜过望)3.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句(嗯,有点大,但还不够大;够大,但不是最大的。),发现了吗,书上的这儿是句号,我们完全可以把它改为感叹号,你们同意吗?所以我们要敢于向课本挑战。4.好,鱼之大,是作者不愿放鱼的原因之一;“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1.想像:这大鲈鱼鱼鳞在银色的月光下2.这鱼不但大,而且美,让人一看就生.,拿回家顿到锅里,吃着鲜嫩的鱼肉,喝着

7、鲜美的鱼汤,那是何等的感觉啊?难怪作者“过了好长时间”1.算算多长时间2.这么长的时间才钓到鱼,真可谓是来之不易啊!到嘴的肉要我吐出来,如果我是作者,我也不愿意呀!好,这是原因之三“看看四周没有一个人,谁都不知道我们是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鱼的”没有发现,神不知,鬼不觉,天知地知,爸知我知呀,既然没人知道就不会受到别人的指责和批评。原因之四:无人知晓师:作者有这么多的理由把这条鱼留下,可父亲却这么狠心让我把它给放了?为什么?(二)“放鱼”的原因1.因为离捕捞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言下之意就是还没到时间,不能捞,如果不小心捞到的话就要放回去,如果不放回去,就是做了一件不道德的事。2.你们发现了吗?当父亲

8、发现时间未到时,并没有马上让我把鱼放回去,而是(出示句子)3.可见父亲.(犹豫、纠结、矛盾)4.拿起手中的纸和笔,想想此时父亲在想什么?看看谁能读懂父亲的心5.小练笔:爸爸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他在想:6.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生读)7.体会当时爸爸让我放鱼的态度(坚定、不容争斗、没有商量余地)8.来,让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争辩当中去吧,男生演爸爸,女生演儿子,开始吧!欢迎老师加入你们吗?那好,这回让你们便宜点,你们演爸爸,我演儿子,不过我这个儿子有点难缠,你们招架得住吗?还是先准备好底下的“”想想该怎么说,准备好了吗?9.分角色读演爸: “不行,现在是十点,还不到捕鱼的时间,就算再大你也要把它放

9、回湖里去。 ”儿:“爸爸,你看这鲈鱼多漂亮,放掉多可惜”爸:“再大也要把他放回湖里去。 ” 儿:“爸爸,不是就差两个小时么,你不要那么死板么!”爸:“这不是死板的问题,这是规矩,我们必须自觉地遵守”儿:“爸爸,你看周围没有人,只要你不说,谁会知道我钓到鱼了啊!”爸:“不行,越是没人看见,我们越要自觉遵守,要想人不知,就要己不为,你不懂这个道理么?”儿:“爸爸,就这一次,下次我听你的。爸: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儿:“爸爸,你在学习上严格要求我没关系,这是在钓鱼,你不要那么严格么”爸:“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们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再小的事情,只要它是错误的,我们也不能做。 ” 儿:爸爸,

10、我是你的儿子,我求你了!”爸:“求我也不行,你必须把它放回湖里去。 ”儿:“你不爱我了么?”爸:“错了,就是我爱你才让你这样做,你再不把他放回湖里我就打你屁股了。 ”儿:那好吧(满脸的不情愿)10.尽管我是一百个不愿意,一万个舍不得放弃这条极具诱惑力的鱼,可在爸爸不容争辩的要求下,我还是作出了放鱼的选择。 (生读:从爸爸那不容争辩的.)(三)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1.鱼是放回去了,但从钓到鱼到放鱼的过程中,作者经历了艰难的心理历程,你能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的心情变化吗?2.出示句子:“孩子,你得把鱼放回去”“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回答“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争辩着,竟哭

11、出了声。“我再次用乞求的目光”“我慢慢地把鱼钩从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3.体会心情:急切伤心乞求不舍4.带着不舍的心情再读最后一句。(四)体会爸爸的用意1.当年的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可有句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你们知道爸爸这样做的原因吗?2.生说3.是啊,这就是爱,不是溺爱,读:父亲想让我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自觉遵守纪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是一个真正爱孩子的父亲必须做到的。所以,父亲坚决让我放了鱼。四、结束,岁月匆匆,34 年过去了,回想当年钓鱼的情景,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带给他的是怎样的启示?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下课!五、作业布置1.找一找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读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