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布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3651896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1.东北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面积 78.8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 8.2%,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域单元。地形略呈三面环山、平原中开的盆地轮廓。中部是海拔 150m 左右的广阔的东北平原,外围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向外为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呈马蹄形排列。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约占全国耕地的 1/5,人均耕地量全国最多。耕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还有一些分布于山前台地和山间盆地和谷地.本区土壤主要为有机质含量很高的黑土(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黑钙土(松嫩平原中西部),

2、生产力较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区域内部差异区域气候特征10 积温 种植作物限制条件北部 1000 春小麦、大豆等中部 10003600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水稻、甜菜、亚麻等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年降水量 3001000 毫米,且集中于夏季,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 南部 3600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热量温度带 分布范围 耕作制度 主要作物E 寒温带 黑龙江 省和_内蒙古自治区的最北部 一年一熟 马铃薯D 中温带 寒温带以南,长城以北及新疆的 准噶尔盆地 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C 暖温带 中温 带以南,秦

3、岭 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及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冬小麦、棉花A 亚热带 秦岭 淮河 _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绝大部分地区 一年二至三熟 水稻、油菜籽B 热带 海南,云南、广东省及台湾省南部 一年三熟 甘蔗、水稻F 青藏高寒地区 西藏自治 区青海 省及四川省西部 一年一熟 青稞、春小麦一、小麦的分类小麦是我国粮食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是营养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小麦籽粒含有丰富的淀粉、较多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还有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 B。小麦按播种季节分,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小麦品质的好坏,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与质量。小麦以播种期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中国以冬小麦为主。一般

4、,春小麦蛋白质含量高于冬小麦,但春小麦的容重和出粉率低于冬小麦。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抗寒的能力极强,其幼苗能够过冬,在春天来临时,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长大,冬小麦磨出的粉很好吃。冬小麦在国庆节左右播种,6 月下旬 7 月上旬收割。冬小麦是在秋分左右播种,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最适宜。小麦要经过一个冬季的寒冷才能在次年开花结实,这是冬小麦,也是华北地区种植小麦的一个特点。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时期一般为 10 月上旬,生育期 230 天左右,第二春季返青,成熟在第二年的 5 月下旬到 6 月初。春小麦的抗旱能力极强,株矮穗大,生长期短,适于春天播种,但不如冬小麦粉好吃。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

5、,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春小麦三月下旬四月上旬播种,7 月中下旬收获。东北平原的小麦为春小麦,春季(4月中旬)播种,春小麦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短,多在 90 天左右,夏季(7 月 20 左右)收割。冬小麦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冬小麦生育期较长,且不同地区生长期差异较大,中国南方冬麦区为 120 天,北方冬麦区为 270 天以上,西南部高海拔地区可达 330 天以上,全世界的冬小麦种植面积约占小麦总种植面积的 75%,分布广泛。春小麦春季播种,当年夏、秋收获,春小麦生育期短,通常为 80-120 天,种植面积约占小麦总种植面积的 25%,多分布在纬度较高地区。

6、我国小麦也以冬小麦为主。小麦按皮色的不同,可分为白皮小麦和红皮小麦两种。白皮小麦呈黄色或乳白色,皮薄,胚乳含量多,出粉率较高;红小麦呈深红色或红褐色,皮较厚,胚乳含量少,出粉率较低。小麦按籽粒胚乳结构呈角质或粉质的多少,可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角质,又叫玻璃质,其胚乳结构紧密,呈半透明状;粉质胚乳疏松,呈石膏状。凡角质占本粮粒横截面 1/2 以上的籽粒,称角质粒。含角质粒 50%以上的小麦称硬质小麦。硬质普通小麦含蛋白质、面筋较多。质量也较好,主要用于制面包、馒头、中国面条等主食品。粒质特硬、面粉含量高的硬质小麦,适以制通心粉、意大利面条和挂面。凡角质不足本粮粒 1/2(包括 1/2)的籽粒

7、,称粉质粒。含粉质粒 50%以上的小麦,称为软质小麦。软质普通小麦粉质多、面筋少,适合制饼干、糕点、烧饼等。小麦籽粒可用于制酒精、淀粉和糊精,作为制葡萄酒、白酒、啤酒、酱油、醋的原料。麦粉经细菌发酵转化为麸酸钠后,可提制味精。二、世界小麦的分布全世界小麦产量最多的是中国(约占全世界产量的 29%),其次是欧盟、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东欧和澳大利亚等国。1.美国中部农业区,有小麦带和玉米带,可以认为是一个平躺的“小”字,中间一竖为一根玉米棒(玉米带),类似于中国的长城,两旁即为小麦带,北为春小麦,南是冬小麦;2.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因其纬度较低,气候较为温暖,因此种植的只能是与中国华北地区类

8、似的冬小麦,澳大利亚的小麦也是在当地的秋季播种,夏季收割。俄罗斯春小麦成带状分布在伏尔加河流域。在前苏联的森林草原和草原带,主要是种植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局限在基辅以南和大高加索山脉以北,大致以 50N 为界,其以南为冬小麦,以北为春小麦。俄罗斯农作物主要分布在西部的东欧平原和西南部的顿河流域,以小麦、马铃薯、向日葵、甜菜、亚麻为主。东部和北部大片寒冷地区均不适于农作物生长。尽管俄罗斯土地辽阔,但粮食仍不能自给,目前还需大量进口。这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是很不利的。法国农作物分布:小麦分布在巴黎盆地和北部高平原;法国几乎是冬小麦,10 月播种,来年 7.8 月收获.春小麦的份额仅占 0.5%。西南部和

9、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畜牧业主要在西南部丘陵地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三、我国小麦的分布、产量及进出口概况在我国,各地都有小麦种植。全国冬小麦面积约占小麦总面积的 84%和 90%,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主产省份有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四川、安徽、陕西、湖北、山西等省。其中河南、山东种植面积最大。春小麦播种面积约占 16%,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主产省有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省。小麦主要种植区有以下几个:东北春麦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和辽宁、内蒙部分地区。全区小麦面积及总产量接近全国的 8%,约占全国春小麦面积及总量的 47%和 50%,故为春小麦的

10、主产区。在黑龙江有大量国营农场。本区小麦品种属春性,对光照反映敏感,生育期短,多在 90 天左右。一年一熟,4 月中旬播种,7 月 20 日前后成熟。北部春麦区:全区以内蒙古为主,包括河北、陕西、山西部分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3%和 1%,约为全区粮食作物面积的 20%,小麦平均单产在全国各区中为最低。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个别地区有二年三熟。本区小麦属春性,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 90-120 天,播种期在 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成熟期在 7 月上旬左右,最晚可至 8 月。西北春麦区:本区以甘肃、宁夏为主,包括内蒙、青海部分地区,麦田面积约占全国的 4%,总产量达 5

11、%。单产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而据各春麦区之首。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小麦品种属春性,生育期 120-130 天。3 月上旬播种,7 月中旬至 8 月上旬左右成熟。新疆是冬、春麦兼种区.在冬、春小麦生产中,春小麦种植面积占 40%以上,以北疆为主。北部冬麦区:包括河北、山西大部,陕西、辽宁、宁夏、甘肃一部分及北京、天津两市。全区麦田面积和产量分别为全国的 9%及 6%左右,小麦平均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种植制度以两年三熟为主。一年两熟制在灌溉地区有所发展。品种类型为冬性或强冬性,生育期 260 天,9 月中旬左右播种,6 月下旬左右成熟。黄淮冬麦区:包括山东全部,河南大部,河北、江

12、苏、安徽、陕西、山西、甘肃部分地区。全区小麦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45%及 48%左右,约为全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4%,是中国小麦主产区。灌溉地区以一年两熟为主,旱地及丘陵地区多为两年三熟,部分地区为一年一熟。品种多为冬性或弱冬性,生育期 230 天左右。播种期一般为 10 月上旬,但部分地区常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适时播种,致使晚茬面积增大,产量降低,故合理安排茬口和播种期,是小麦生产的关键,全区小麦成熟在 5 月下旬至 6 月初。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 47,总产占我国的 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 0积温 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

13、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 12.3,总产占 45。35 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 月降水量大于 450mm 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南各省大部,上海、浙江、江西全部以及河南信阳地区。全区小麦面积为全国麦田总面积的 11.7%总产量约为全国的 15%,单位面积产量高,为全国各区之首。生育期 200 天左右,播种期 10 月中下旬至 11 月中旬,次年 5 月下旬成熟。西南冬麦区:包括贵州全境,四川、云南大部,陕西、甘肃、湖北、湖南部分地区,全区小麦种植面积

14、约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 12.2%,其中以四川盆地为主产区。生育期 180-200 天,一般地区播种期为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尽管我国是世界上小麦产量最高的国家,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人们对小麦的消费偏好等原因,使得我国小麦供应总量难以完全满足我国人民的需要。除了数量不足之外,我国小麦还面临着品种与质量低下的问题,需要进口国外高质量的小麦,单独或者与国产小麦混合使用,以提高面粉的品质。我国从 1958 年开始进口小麦。进入 80 年代以后,一直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进口国家。我国在 1987 年、1988 年和 1991 年,因为国内减产,曾经一度进口量超过 1500 万吨。最近三年,由于我国小麦生产连续三年丰收,小麦的进口量大幅度减少,每年维持在 200 万吨上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