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51970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明确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要求,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义务教育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民办学校的设立等原则上应达到本标准要求。考虑到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在具体执行时要实事求是,根据环境条件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规范和设计,不能不顾条件硬性追求达标。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另行规定。 第三条本标准的实施遵循分级负责、分步推进的原则。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本标准的实施;各市、县(市、区)根据本标准制定本地学校建设实施

2、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二章设置、规模 第四条学校设置应立足本地实际,根据城市、城镇和乡村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城镇化推进程度和人口发展规划,尤其是学龄人口数量及其增减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交通、环境等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设置或调整学校布点,具有适宜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空间。学校服务半径参照学校规模、住宿条件及交通环境确定。 第五条农村中小学根据适龄就学人口、地理特点和交通条件因地制宜设置。按照方便学生就学、优化资源配置、注重教学效益的原则合理规划。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地区要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支持在山区、偏远地区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小学。农村初中原则上以乡镇为单位设置,3 万人口以上或者初中学

3、生数在 800 人以上的乡(镇)可以设置 1 所,人口不足 3 万的或者初中学生数在 800 人以下的乡镇由各县(市、区)统筹设置初中。农村小学规模一般不少于 6 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 45 人,农村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 18 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 50 人。 第六条城市中小学校布点必须与城市扩建和住宅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时,应充分考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新建住宅区或者居民点应根据规划的居住人口和人口出生率进行测算,配套建设规模适宜的中小学校。原则上 1.52 万人口左右设置 1 所全日制小学,23万人口左右设置 1 所全日制初中。小学规模一般不少于

4、24 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 45 人,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 18 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 50人。 第七条学校校址应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环境适宜、交通方便、地形开阔、阳光充足、地势较高、具备必要基础设施的地段。为保障学生安全,校址应远离物理、化学污染源,避开地震危险地段、泥石流易发地段、低洼地、滑坡体、洪水沟口、风口、输气管道、高压走廊等;应避免学生就读时跨越公路干线、无立交设施的铁路、无安全通行防护设施的河流及水域。尽量不安排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干道旁,避免噪音干扰。 第八条学校应有安全宁静、利于师生身心健康的校园及周边环境。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易燃易爆设施、市政管线、市政道路及河道

5、等不得穿越校园,校园内不得设置无线电发射、转播及易遭雷击的铁塔等有碍师生身体健康和安全的设施。学校不得与公共娱乐场所、集贸市场、医院、气源调压站、高压变配电所、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加油站、垃圾站及公安看守所等场所为邻。 第三章校园规划与建设 第九条学校必须按规定编制校园总体规划。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总平面设计,力求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教学、图书、实验用房不宜沿村镇主要街道建筑红线或公路干线布置,以减少交通、人流噪声的干扰。普通中小学校教学、图书、实验用房应布置在校园的静区,并保证有良好的建筑朝向。 为减少体育运动区噪声对教学用房的干扰,田径场地和球类场地的长轴宜与教学用房的纵向轴线垂直布置。

6、如受地形限制,田径场必须设在教学用房的南面或北面时,一定要与教学用房保持 25 米的距离,并设置绿化屏障。田径场、球场的长轴均宜南北向布置。 学校还应根据师生的流向和机动车辆(含消防车)的通行合理布置交通道路,避免师生穿越体育运动场地。 校园主出入口不宜开在主要交通干道边,主入口外侧要留人流缓冲区和设置规范交通警示标志,施划人行横道线,保障学生安全。 第十条学校规划建设应合理利用土地。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运动场用地、绿化用地 3 部分。学校建筑用地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道路、房前屋后零星绿地及建筑群组之间的小片活动场地。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

7、外活动所需要的场地。非完全小学和完全小学 6 班应分别设置 60 米和 100 米直跑道;完全小学 12 班、18班、24 班均应设置 200 米环形跑道田径场。初级中学 12 班应设置 200 米环形跑道田径场,18 班、24 班均应设置 300 米环形跑道田径场。中小学校应设置适量的球类、器械等运动场地。学校绿化用地指成片的集中绿地和学生劳动种植园地等。非完全小学可不设置集中绿地。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宜设置集中绿地和学生种植园地,用地面积为:完全小学 6 班、 12 班不宜小于 6 平方米/生;完全小学 18 班不宜小于 5 平方米/生、24 班不宜小于 4 平方米/生;初级中学12 班不宜

8、小于 6 平方米/生,18 班、24 班不宜小于 5 平方米/生;全寄宿制完全小学、初级中学 12 班、18 班不宜小于 7 平方米 /生,24 班不宜小于 6 平方米/生。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面积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应分别符合以下规定。 注:城市学校建设用地标准可参考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标准,并需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桂国土资发201013 号)的一般标准。第十一条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应按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对办学条件的需求进行规划建设。非完全小学应规划建设普通教室、多功能教室(兼多媒体教室)、图书室、教师办公室(含行政办公室)、传达值班室、教工厕所和学生厕所等。完

9、全小学应规划建设普通教室、音乐教室、科学教室、远程教育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兼多媒体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卫生保健室、总务仓库、传达值班(保安)室、教工宿舍、食堂、开水房、浴室、教工厕所和学生厕所等。初级中学应规划建设普通教室、音乐教室、实验室、技术教室、远程教育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文印档案室、卫生保健室、总务仓库、传达值班室、教工宿舍、食堂、开水房、浴室、教工厕所和学生厕所等。 第十二条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宜建楼房,完全小学的普通教室应在三层以下(含三层),初级中学的普通教室应在四层以下(含四层),实验

10、室、专用教室、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的层数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建筑层高:教学用房的层高,小学不宜低于 3.6 米,初级中学不宜低于 3.9 米。办公用房不宜高于 3 米。教职工宿舍不宜高于 2.8米。学生宿舍使用单层床的不宜低于 3 米,使用双层床的不宜低于 3.6 米。多功能教室、食堂等用房的层高,应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确定。阶梯教室最后一排的地面至顶棚的净高不应低于 2.2 米。 第十三条校园内各建筑之间、校内建筑与相邻的校外建筑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的规划、消防、日照等有关规定。 教学用房宜采用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采光窗窗台高度不应

11、低于 0.9 米。教学及办公用房的采光玻地比不应低于 1/6,并应防止眩光,严禁使用有色玻璃。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教学用房应有冬春季换气设施,炎热地区可采用开窗换气,还可在外墙窗台下部距地面 0.2 米处设置可开启的小百页气窗;温暖地区宜采用开窗与开启小气窗相结合的方式换气。 化学实验室及毒气橱应设置有效排气设施。炎热地区应因地制宜地配置降温设施。室内装修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第十四条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各类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 第十五条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全寄宿制学校要配备食堂,食堂应距污染源 25 米以上。食堂的设施设备

12、布局应当合理,应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包括食品初加工、烹饪、餐具清洗) ,食品出售场所(配餐间)及用餐场所。食堂加工操作间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少于 8 平方米。 食堂面积分为食品处理区(包括食品的粗加工、切配、烹调和备餐场所、餐具清洗消毒场所)和学生就餐场所。食堂供餐人数在 100 人以下的,食品处理区面积不小于 30 平方米;100 人以上的每增加 1 人增加 0.3 平方米;1000 人以上的,每增加 1 人增加 0.2 平方米;切配、烹饪场所要占食品处理区面积 50%以上。 第十六条学校规划应有利于美化环境和讲究卫生。已经解决自来水的学校,应设置水冲式厕所,并在厕所前或

13、厕所内设置洗手设施。没有条件设置水冲式厕所的学校,可设置独立旱厕。独立旱厕的便槽应与化粪池分离设计,化粪池应密封,并设置竖向排气管或采用沼气厕所。 第十七条非完全小学不设置开水房,饮用开水由食堂供应。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均应设置开水房,完全小学 6 班、12 班使用面积均宜为 8 平方米,18班、24 班使用面积均宜为 10 平方米,初级中学 12 班、18 班使用面积均宜为15 平方米,24 班宜为 20 平方米。使用自备水井、二次供水的蓄水池(罐)的学校,应设置安全防护和消毒设施,自备水源周围 15 米范围内要硬化,30 米范围内无厕所、垃圾池、排水沟等污染源。 第十八条为保障普通中小学校学

14、生的安全,各学校应配置消防和应急照明设备,并设置引导学生快速疏散的标志。此外,应在学校内高地、水池、楼梯等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段或场所设置警示标志。 第十九条根据其功能及防御各类重大意外灾害要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应根据相应设防规范要求确定。各种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质量规范要求。校舍设计和施工都必须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来承担,设计应经过施工图审查,施工应实施监理,保证校舍的安全可靠。第四章装备条件 第二十条中小学教室的设置、采光、照明、课桌椅配置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 (一)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 小学不能低于 1.15 平方米,中学不低于 1.12 平方米,教室

15、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 2 米以上距离。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 0.6 米的纵行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 0.6 米的横行走道。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 9 米。 (二)课桌椅。 每生有一套符合国家设计标准的课桌椅。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 2 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 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下缘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 0.80.9 米,中学为 11.1 米;讲台面距地面的高度一般为 1.2 米。 (四)教室采光。 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 150lx 和 200lx,照度分布均匀。自然采光不足时应用照明补足。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

16、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设在左侧。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五)教室照明。 教室照明应配备 40 瓦日光灯 9 盏以上,灯管垂直于黑板,采用控照式灯具,灯桌间距 1.71.9 米。黑板照明设 2 盏 40 瓦,采用控照式灯具。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规模,配备学科专用教学设备。小学、初中理科实验室按照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03852006)要求配置;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按国家颁发的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 03882006)进行配备。初中理科教学仪器按照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6 2006)配备,其他学科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基本满足实际需要,其中选配设备按学校所选用教材的要求进行配备。 第二十二条学校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规模,配备体卫艺器材及信息技术教育设备。体育器材按照中小学体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