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648737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 城市规划原理考查要点第一章、 城市及城市发展1.城市、城市化的概念城市: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城市是由于人类在集居中对防御、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要求而产生,并随着这些要求的变化而发展。城市化: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职业转变产业结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2.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特点18 世纪在西欧开始的产业革命,出现现代化的工厂化大生产,资本和人口在城市集中起来,农民向城市集中,城市的用地扩大,把周围的农田变成了城市,村镇变成了城市,小城市又发展成为大城市。城市化的历史进

2、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30%左右。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 60%或以上。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3.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特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城市是发展中城市。1998 年底,设市城市668 座,其中特大城市 37 座,大城市 48 座,中等 205 城市座,小城市378 座,建制镇 1.9 万座以上。城市化水平 30%左右。随着人口统计办法的改变,城市化水平数值可能提高。我国的城市化发展

3、水平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在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道路也有区别,东部地区以发展乡镇工业、外资企业等发展小城镇,而西部地区目前还应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增加二、三产业,增加其对小城镇的辐射扩散影响,为发展乡镇工业及小城镇创造条件。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近代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种种矛盾。城市中的多种矛盾也日益尖锐。诸如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交通拥挤等,首先危害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妨碍了资产阶级自身利益。因此从全社会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城市规划理论。空想社会主义的设想和理论学说中,把

4、城市当作一个社会经济的范畴,而且看作适应新的生活而变化,这显然比那些把城市和建筑停留在造型艺术的观点要全面一些,也更深刻。他们的这些理论,也成为以后的“田园城市”、“卫星城市”等规划理论的渊源。2.主要理论与实践(1)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989 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希望彻底改良资本主义的城市形成,指出了在工业化条件下,城市与适宜的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大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霍华德认为,城市无限发展与城市土地投机是资本主义城市灾难的根源,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使城市土地属于这一城市的统一机构。他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联系城乡的关系,提出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

5、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问题等都提出了见解,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与一般意义上的花园城市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般的花园城市是指在城市中增添了一些花坛和绿地,而霍华德所说的“Garden”是指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园地,通过这些田园控制城市用地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不可能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种种矛盾的真正原因-阶级及社会制度的根源,而只能提出转移工人阶级斗争目标的、保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和平改革的道路。(2) 卫星城、新城的理论与实践20 世纪初,大城市的恶性膨胀,使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成为突出的问题。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由他

6、的追随者恩维进一步发展为在大城市的外围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的理论,提出在大城市周围用绿地围起来,限制其发展,在绿地之外建立卫星城镇,设有工业企业,和大城市保持一定联系。第一阶段为卧城:即城市除了居住建筑外,没有生活服务设施,居民的生产工作及文化生活上的需要去主城解决。第二阶段为半独立的卫星城:即城市除了居住建筑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仍去母城工作。第三阶段为卫星城:这些卫星城镇独立性较强,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而且还有一定的工业,居民的工作及日常生活基本上可以就地解决,这些卫星城镇是基本独立的。第三代的卫星城镇实质是独立的

7、新城,其特点是城市规模比第一、第二代卫星城扩大,并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及公共福利设施,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也有条件设置较大型的公共文化生活服务设施,可以吸引较多的居民,减少对母城的依赖。19121920 年,巴黎规划在周边 16 公里范围内建设 28 座居住城市(含生活服务设施) “卧城” 1918 年,沙里宁按照有机疏散理论制定大赫尔辛基规划,主张在卫星城镇中设置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 魏林比 1928 年,在编制大伦敦规划时,提出大城市人口疏散应与地区的工业与人口分布的规划相结合。 二次大战后,欧洲重建时,普遍新建了一批卫星城,英国第一批建设了 8 座,如哈罗卫星城等。 独立的卫星城。英

8、国 60 年代的米尔顿凯恩斯。在伦敦西北 80 公里,占地 9000 公顷,人口 25 万。 (3)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及雅典宪章(CharterofAthens)20 世纪 20 末,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1928 年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1933 年,在雅典召开建筑师大会,商讨城市规划问题。提出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提出城市规划应与周围地区整体考虑提出居住为城市的主要因素(4)马丘比丘宪章(CharterofMachuPicchu)1977 年,世界建筑师大会在秘鲁讨论城市问题。把城市与区域联系在一起研究,有效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应和谐,应重视历史文

9、化和地区特色指出过分追求功能分区,牺牲了城市的有机联系、忽视了人与人的多方面联系。应努力创造综合性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5)有机疏散思想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弊病”,伊利尔.沙里宁在1934 年发表了城市-它的成长、衰败与未来一书,书中提出了有机疏散的思想。有机疏散思想,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或技术性的指导方案,而是对城市的发展带有哲学的思考,是在吸取了前些时期和同时代城市规划学者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对欧洲、美国一些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与思考后得出的结果。他用对生物和人体的认识来研究城市,认为城市有许多“细胞”组成,细胞间有一定的空隙,有机体通过不断地细胞繁殖而逐渐成长,它的

10、每一个细胞都向邻近的空间扩散,这种空间是预先留出来供细胞繁殖之用,这种空间使有机体的生长具有灵活性,同时又能保护有机体。(6)邻里单位、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7)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8)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分析(9)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10)从交往型规划(communicativeplanning)到合作性规划(collaborativeplanning)(11)全球城(Globalcity)和全球化理论3.当代城市规划方法的变革(一)、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

11、程的思想方法(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二)、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1)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2)对工作中传递方式的影响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序列1.城市规划的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 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

12、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的运作。2.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政策性 综合性 长期性 地方性 可操作性3.城市规划编制序列(1)城市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成果要求。城市规划纲要主要任务: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主要内容如下:1)、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2)、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3)、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

13、4)、研究分析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城市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1)、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3)、提出城市人口和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空间布局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和城市道路广场系统5)、综合协调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6)、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

14、,分配沿海、沿江岸线7)、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8)、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9)、提出城市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10)、确定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控制范围和保护措施,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1)、确定旧区改建规划12)、郊区规划13)、进行综合经济技术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措施14)、编制近期规划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 20 年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的安排,根据城市发展的资源及其他条件,做出城市终极规模的预测。一般不设年限。 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 5 年 建制镇总体规划期限为 1020 年,近期规划期限为 35 年总体规划成果分为两个部分: 规划文件文本

15、、附件(说明书和基础料汇编) 规划文本是对城市规划各项目标和内容的规定性要求 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 规划图纸 比例尺:大中城市 1/100001/25000 小城市 1/50001/10000 建制镇 1/5000分区规划主要任务:(2)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序列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4.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的规定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是指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按照实际需要对已经批准的总体规划作局部性变更。局部调整的决定由城市人民政府作出,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总体规划的修改,是指城市人民政府在实施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发现总体规划的某些基本原则

16、和框架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作出重大变更。修改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进行,并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原批准机关审批。5.城市规划的审批规定城市规划必须坚持严格的分级审批制度,以保障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1)城市规划纲要要经城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2)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3)单独编制的城市人防建设规划,直辖市要报国家人民防空委员会和建设部审批(4)单独编制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由国务院审批其总体规划的城市,报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备案(5)城市分区规划经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城市人民政府审批(6)城市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6.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