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矛盾激化,豆类油脂或将站上新平台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646278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需矛盾激化,豆类油脂或将站上新平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供需矛盾激化,豆类油脂或将站上新平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供需矛盾激化,豆类油脂或将站上新平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供需矛盾激化,豆类油脂或将站上新平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供需矛盾激化,豆类油脂或将站上新平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需矛盾激化,豆类油脂或将站上新平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需矛盾激化,豆类油脂或将站上新平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需矛盾激化,豆类油脂或将站上新平台大地期货 张娟聪 2010 年 12 月 06 日1.世界植物油消费特征豆 油29%棕 榈 油33%菜 油15%葵 花 籽 油8% 其 他15%图 1.世界植物油消费结构(数据来源:USDA)豆油棕榈油消量占据了总植物油的 62%左右,分析豆油棕榈油的产销量基本可以反映整个豆类油脂市场的供需特征,下文将重点从豆油棕榈油的供需角度分析未来豆类油脂可能的走势。2.世界豆油棕榈油供需状况0510152025303540451997/981998/991999/002000/012001/022002/032003/042004/052005/062006/0720

2、07/082008/092009/102010/11百万吨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豆 油 产 量 国 内 消 费 库 存 消 费 比图 2.世界豆油产消库存情况自 08/09 年度以来,世界豆油产量得到恢复性的增长,并创历史新高,但是随着消费的快速增加,整体来看 10/11 年度世界豆油库存消费比很可能将低于 6%,创近 15 年新低,这个数据是否可信?未来 2-3 年这种情况是否会有改善?下文将有较为详细的分析。01020304050601997/981998/991999/002000/012001/022002/032003/

3、042004/052005/062006/072007/082008/092009/102010/11百万吨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棕 榈 油 产 量 国 内 消 费 库 存 消 费 比图 3.世界棕榈油产消库存情况USDA 预测 10/11 年度棕榈油产量会有较大幅度增加,期末库存消费比较上一年度将会有一定提高,但是仍将处于历史较低位置,这个数据是否可信?未来 2-3 年情况又将如何演变?下文将有较为详细的分析。2.1 棕榈油供应2.1.1 马来西亚情况马 来 西 亚 棕 榈 油 年 度 产 量 ( 吨 )214000

4、00187000000500000010000000150000002000000025000000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5图 4.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数据来源:马来西亚棕榈油局)马来西亚棕榈油近 30 年来保持的稳定增长的态势,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局估计 2010 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将在 1870 万吨左右,2015 年产量预计在 2140 万吨,年增速在 2.5%左右,这个数据是否可靠?会不会出现短期的供应紧张?我们可以从马来西亚

5、棕榈树的树龄结构上及气候上作细致的分析。2.1.1.1 面积及树龄结构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4,000,0004,500,000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00.10.20.30.40.50.60.7成 熟 棕 榈 树 面 积 未 成 熟 棕 榈 树 面 积 未 成 熟 /成 熟 面 积 树 龄 平 衡 比 例图 5.马来西亚棕榈树树龄结构从马来

6、西亚棕榈树成熟面积及未成熟面积上可以看出,70-80 年代,马来西亚大举发展棕榈油产业,棕榈树种植面积快速增加,这也造成了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期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的快速增加,但是自 90 年代开始,棕榈树未成熟面积/成熟面积比例绝大多数时间均低于树龄的平衡比例,表示新种棕榈树面积在减少,就目前这种状况来分析,未来 2-3 年马来西亚棕榈树面临翻种,扩种面积也不会有棕榈油产出,要想保持 90 年代及 21 世纪初的高速增长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有新技术的出现。2.1.1.2 气候050100150200250300January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

7、ulyAugustSeptember OctoberNovemberDecember05101520253035平 均 降 水 量 ( mm) 平 均 最 低 温 度 (C) 平 均 最 高 温 度 (C)图 6.马来西亚正常气候条件 图 7.马来西亚 2-3 月份降雨量分布图从图中降雨量分布及正常降雨量情况不难看出,2010 年 2-3 月份马来亚南部棕榈油产区,沙巴州大部分区域及沙捞越北部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干旱,根据资料显示,一般棕榈树产区的干旱对产量的影响基本会延后 6 个月;10-12 个月,也就是说下一次产量低于正常情况将会出现在 2011 年上半年,由于 3-5 月份通常是棕榈油外

8、围需求强劲的时间窗口,这可能会造成棕榈油阶段性的紧张。2.1.2 印度尼西亚情况印 度 尼 西 亚 棕 榈 油 产 量 ( 千 吨 )31,90023,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2003/04 2004/05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2009/10 2010/11 2014/15图 8.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据马来西亚 Ganling 公司估计,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 2010 年将达到 2300 万吨,在2015 年将达到 3190 万吨左右,保持年增速 6.7%左右,据我们通过从马来西亚、印

9、度尼西亚种植园相关公司了解到的情况分析,印度尼西亚由于其树龄结构健康,未来 5 年的增长情况会类似于马来西亚 90 年代,不出特殊情况,这种产量增速是可以达到的,我们预测未来 2-3 年印度尼西亚将保持 7%左右的产量增速。2.2 豆油供应2.2.1 世界主要产区大豆面积单产情况202530354045501986/19871987/19881988/19891989/19901990/19911991/19921992/19931993/19941994/19951995/19961996/19971997/19981998/19991999/20002000/20012001/200220

10、02/20032003/20042004/20052005/20062006/20072007/20082008/20092009/20102010/2011蒲式耳/亩美 豆 单 产 巴 西 单 产 阿 根 廷 单 产图 9.世界主要大豆产区单产情况大豆单产跟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连续两年风调雨顺以后,单产创历史新高,未来几年要连续保持这种单产量,就气候方面的历史波动性来分析,其实概率并不高,南美在 09/10 年度单产也创了历史高位,未来几年要连续保持这种单产量概率也不高,下面从2010/11 年度南美处于拉尼娜气候下的情况简要分析未来数月南美可能的气候状况。2.2.2 南美拉尼娜影响图

11、10.全球拉尼娜气候下降雨概率较正常的偏离情况从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世界处于拉尼娜气候下全球降雨概率较正常的偏离情况可以看出,11-4 月的周期里,在拉尼娜气候条件下,南美阿根廷巴西大部分区域的降雨概率要比正常情况偏少,这个周期刚好是南美大豆生长的关键时机,造成的干旱将直接影响南美大豆的单产,据美国气象海洋局的检测数据显示,目前拉尼娜正在全球发生,并且很可能要持续到 2011 年的 3-4 月份,这对未来南美特别是阿根廷的大豆单产潜力或将造成较大影响。2.2.3 技术影响从近 20 多年全球大豆的单产情况来分析,基本是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排除气候的影响,整体来说种植大豆的技术是在稳步

12、提高的,但是目前我们没有看到在大豆种植栽培方面出现革命性的技术革新,未来 2-3 年要从技术上对其单产进行重大突破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可以观察关心,但是并不寄托。2.2.4 面积增长潜力分析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千公顷1997/981998/991999/002000/012001/022002/032003/042004/052005/062006/072007/082008/092009/102010/11美 国 大 豆 面 积 巴 西 大 豆 面 积 阿 根 廷 大 豆 面 积图 11.美国及南美大豆种植面积从图中

13、我们可以直观发现,美国大豆面积的增速要大大低于巴西阿根廷,其中阿根廷的增速最大,近 14 年来,面积增加近 3 倍,达到了 1860 万公顷,而巴西自 03/04 年度开始,基本保持了稳定略有增加的态势,10/11 年度种植面积约为 2425 万公顷。据 USDA 预计 10/11 年度,美国及巴西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总和将达到 7394 万公顷,创历史新高,那么未来三国的大豆种植面积是否还有上升空间?尤其是美国跟巴西,下面将从各自的耕地面积及玉米的挣地效应作简要的分析。2.2.4.1 美国单位 百万英亩国土面积 2312.906(2010 年数据)农业用地 922.096(2007 年数据 国

14、土面积 39.86% ) 占比/农业用地大豆面积 78.868(2010 年数据) 8.55%玉米面积 87.872(2010 年数据) 9.52%牧地草原面积 408.832 另外农转牧可变 35.77(2007 年数据) 44.34%休耕面积 15.672(2007 年数据) 1.7%植被覆盖改善土壤 37.969(2007 年数据) 4.1%森林面积 75.099(2007 年数据) 8.1%从美国的农业用地结构来看,美国休耕面积只占了农业用地的 1.7%,相对来说大豆玉米种植面积占据了 18%以上,就休耕面积对大豆玉米的补充来说相对是有限的,空间不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3577 万英亩

15、的可用农转牧的面积,这块是未来可能被用来种植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的,总体来看美国可用的耕地面积相对有限,未来大豆想要出现面积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至多不会超过 30%的增长空间。2.2.4.2 巴西单位 百万公顷(1 公顷=2.47 英亩)国土面积 850(2010 年数据)被保护或其他用途 510(2007 年数据 60%)耕地面积 340(2007 年数据 40%) 占比/耕地农作物耕地面积 61.43(2010 年数据) 18.07%大豆面积 23.326(2010 年数据) 6.86%玉米面积 12.857(2010 年数据) 3.78%甘蔗面积 9.184(2010 年数据) 2.70

16、%牧地草原面积 200(2007 年数据) 58.8%其他用途耕地 77(2007 年数据) 22.6%从巴西的耕地结构来看,大豆玉米种植面积只占了耕地面积的 10.5%左右,另外有近7700 万公顷即 22.6%的耕地面积是基本空的或者被用来饲养家禽,牧地及草原占耕地的面积的比例也特别高,达到 58.8%,美国侧只有 44.3%左右,这块未来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总体来说巴西大豆面积未来增长潜力很大,但是从近 5 年的面积来看,他基本保持了稳定,这跟政府的政策应该有很大的关系,未来 2-3 年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其政府对待耕地的政策。2.2.4.3 相关品种面积之争图 12.美国 CBOT 大豆玉米比价从美国 CBOT 大豆玉米比价图中不难看出,目前大豆/玉米只有 2.27 左右,此值从近10 年的历史比价来看相对是较为偏低的,单从比价来看,大豆不足以相对玉米挣得更多的土地,但是这跟各自的供需结构状态也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们看看目前玉米的供需结构如何。0100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