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复习题(环境工程专业)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645333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化学复习题(环境工程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理化学复习题(环境工程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理化学复习题(环境工程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理化学复习题(环境工程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理化学复习题(环境工程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化学复习题(环境工程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复习题(环境工程专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绪言1. 化学与物理学之间的关系(P1) 。2. 物理化学的定义(P1) 。3. 物理化学研究的主要问题的三个方面(P1) 。4. 物理化学研究的三种方法(P1) 。第 1 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 热力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P3) 。2. 系统、环境的定义以及系统的分类(P4) 。3. 系统的性质的定义以及分类(P4) 。4. 系统的状态与系统的性质之间的关系(P4) 。5. 系统的状态函数的特点(P5) 。6. 等温、等压、等容、绝热、循环过程的含义(P5-6) 。7. 热力学平衡态的含义以及所包含的的四个平衡的含义(P6) 。8. 热、功的定义及其正负值所表示的意义(P7) 。9.

2、掌握体积功的计算(P8,公式 1-1,1-2,要学会灵活运用公式 1-1) 。掌握等温可逆过程、等压过程体积功的计算(P9-10) 。10. 可逆过程的定义、特点以及意义(P11) 。11. 掌握并灵活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P13,公式 1-4) 。212. 掌握等容过程热、等压过程热的含义及相关公式(P13-14,公式1-5, 1-9) ,掌握任意过程焓变的计算公式(公式 1-10) 。13. 系统的热容的定义,等容热容、等压热容的定义公式(公式 1-15,1-16) 、意义及其应用(学会灵活运用公式 1-17,1-18) (P15-16) 。14. 了解对同一系统,等压热容比等容

3、热容大的原因(P16) 。掌握的证明过程(P16-17) 。,pmVCR15. 了解焦耳实验的内容,掌握 的证明思路(P20) 。0TUV16. 理解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只是温度的函数的微观原因(P21) 。17. 熟悉等温、等容、等压、绝热过程 W、Q 、U、H 的计算(P21-23) 。看懂【例题 1-7】处理问题的思路(P23-24 ) 。18. 相变及可逆相变的定义(P25) 。19. 物质的标准态的定义(P26) 。20. 【例题 1-9】处理问题的思路(P28) 。21. 标准摩尔生成焓(P30) 、标准摩尔燃烧焓(P33 )的定义,以及如何由二者计算某一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P

4、31、P34 ) 。22. 标准摩尔燃烧焓在有机反应中的意义(P33) 。23. 掌握基尔霍夫公式的微分式及其意义(P37) 。第 2 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所解决问题的差别(P46) 。32. 自发过程的定义及其特征(P46) ,热力学上所指的不可逆性的意义(P47) ,自发过程进行的限度(P47 ) 。3. 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个经典叙述(P48) 。4. 了解克劳修斯不等式的意义(P50,2-6;P52,2-10) 。5. 熟悉熵增加原理和熵判据(P52) 。6. 掌握简单状态变化的熵变的计算公式(P53,2-16;P54,2-17,2-18)及计算思路(P5

5、5,例题 2-4) 。掌握等温等压下可逆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公式(公式 2-20) 。熟悉【习题 2-7】处理问题的思路。7. 热力学概率的定义(P59)以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描述(P59) 。8.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主要内容(P61) 。9. A 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P65) 、A 判据( P66) 。10. G 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P66) 、G 判据( P67) 。11.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 A、G 的计算公式(P68 ) 。熟悉【习题 2-11,2-12,2-13,2-14】处理问题的思路(P69-70) 。12. 掌握热力学 4 个基本关系式(P71) ,并能通过这 4 个基本关系式来推

6、导出对应系数关系式(P72) ,以及麦克斯韦关系式(P72 ) 。掌握【例题 2-15】处理问题的思路。13. 化学势的定义及意义(P75,2-63,2-69) 。如可考虑组成变化对热力学函数的影响(P75) 。14. 等温等压下多组分多相系统的平衡条件(P76-77) 、自发变化的4方向如何由化学势来确定(P77) 。了解化学势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P77) 。15. 掌握理想气体、液体、固体化学势的表达式(P78) 。第 3 章 化学平衡1. 理解用 与 的不同,明确哪一个用来判断,在等温等压rmGr下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P87) 。2. 掌握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与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

7、数之间的关系 (P87,3-8b) 。计算式,注意 的单位是lnrmGRTK rmGkJ/mol,要化成 J/mol。3. 掌握标准平衡常数与经验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P87P88,公式3-9, 3-10, 3-11) 。4. 理解分解压的含义(P89) 。5. 掌握分解温度与开始分解温度的差别(P90) 。6. 掌握范特荷夫等温方程: (P91,公式 3-15b) ,掌lnrmJGRTK握如何根据 、 的相对大小判断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JK(P92,公式 3-16) 。掌握范特荷夫等温方程的应用(P92,例题3-3,该例题处理问题的思路要明白) 。7. 掌握范特荷夫等压方程的微分式: (P9

8、6,公式 3-2lnrmHdKTR21) ,会用该公式判断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掌握范特荷夫等5压方程的定积分公式: (P96,公式 3-2112()lnrmHKTRT22) ,并学会灵活运用:知道了 、 、 、 、 这 5 个rm12量中的 4 个,就可以求第 5 个。第 4 章 液态混合物和溶液1. 什么是多组分单相系统、混合物、溶液(P116)?混合物和溶液的分类(课本里所讲的各种分类都要了解) 。2. 了解液态混合物及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主要掌握用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表示的方法(P117) 。3.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的语言描述、数学公式(P118-120) ,以及二者的异同点(P1

9、22) 。4. 熟悉【例题 4-2,4-3,4-5】处理问题的思路(P121) 。5. 偏摩尔量的定义及其意义、注意事项(P123) 。6. 公式 4-11 的意义(P124) 、吉布斯-杜亥姆公式(P124,公式 4-12) 。熟悉【例题 4-6,4-7】处理问题的思路(P124-125) 。7.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及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P4-17) 。纯物质混合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P127) 。8. 理想稀溶液的定义及理想稀溶液中溶剂、溶质化学势的表达式(P128) 。9. 熟悉【例题 4-8】处理问题的思路(P130) 。610. 了解(公式 4-54)的

10、意义。11. 了解理想稀溶液的相平衡(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P135-137) 。要求掌握计算公式(4-58,4-61a) ,不要求掌握具体的推导过程。第 5 章 相平衡1. 什么是相图、相律(P146)?2. 掌握基本概念:相数、物种数、组分数、自由度数,并会计算这些数据(P146-148) 。3. 掌握相律的应用。 【例题 5-1,5-2】以及碳酸钠的那个例子(P149-150) 。4. 掌握克拉佩龙方程的表达式、意义及应用范围(P151) 。5. 掌握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的表达式(主要是定积分公式 5-7) 、意义及应用范围(P151) 。6. 熟悉水的相图:面、线、点的意

11、义(P153,图 5-1) 。7. 熟悉水-苯胺的相图(P154,图 5-4) 。什么是临界溶解温度(P155) 。8. 熟悉杠杆规则(P155,图 5-5,例题 5-5) 。9. 了解热分析法制作相图的原理(P156) 。熟悉 Bi-Cd 相图(图 5-8) 。10. 熟悉生成稳定化合物的双组分系统的相图(P158,图 5-9) 。711. 什么是固熔体(P160)?熟悉完全互溶固熔体的相图(P160 ,图5-11, Cu-Ni 相图) 。12. 熟悉区域熔炼的基本思想(P162) 。第 8 章 界面现象1. 物质表面性质与体相性质具有差别的原因(P215) 。2. 什么是表面功(P216)

12、? 的物理意义(P217 ) 。3. 如何从吉布斯函数的变化分析表面变化过程的方向(P218) 。4. 熟悉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P219-221) 。5. 了解固体的表面张力(P221) 。6.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计算公式(P222,8-18) 。7. 什么是毛细现象(P223)?8. 弯曲液面上蒸汽压的计算公式(P224,8-23;P225,8-24) 。熟悉【例题 8-1】处理问题的思路。9. 什么是吸附剂、吸附质(P228)?10. 固体降低表面吉布斯函数的方法(P228) 。11.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差别(P229,表 8-6) 。12. 吸附过程有关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如何(P229)

13、?研究吸附热的意义如何(P229-230)?813. 吸附量、吸附曲线的定义(P230) 。吸附等温线、等压线、等量线的定义及意义(P230-231) 。14. Langmuir 吸附理论的主要要点(P232) 。如何根据 Langmuir 吸附理论推导出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P233) 。15. 如何根据分子的截面积求吸附剂的总表面积(P235,8-37 两式) 。16. 毛细管凝聚现象的定义及原理(P236-237) 。17. 正吸附、负吸附的概念(P238) 。不同溶质对水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P238 ) 。18. 什么是表面超量(P239)?熟悉吉布斯吸附等温式(P239,8-43) 。19. 什么是润湿?润湿的三种形式是什么(P243)?三种润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P246 )?20. 粘附功和内聚功的意义是什么(P244)?21. 接触角的定义(P246)及计算公式(P246,8-55 ) 。如何根据接触角的大小判断润湿的程度(P247) 。熟悉【例题 8-6】处理问题的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