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开题报告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620959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教学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阅读教学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阅读教学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阅读教学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阅读教学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教学开题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阅读教学开题报告改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促进阅读能力形成的研究开题报告民乐县红石湾小学周凌20*年,我校开始实施打造“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在“书香校园”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有关学生阅读的问题困惑着我们开展小学生阅读活动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有效开展阅读?小学生的阅读心理是怎样的?阅读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为此,我们成立了专题攻关组,负责学生阅读方面的专题研究。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积累中,我们于20*年4月,根据甘肃省十二五科研课题项目要求,申报科研课题。20*年9月9日,张掖市教育局将改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促进阅读能力形成的研究确立为市级科研课题。一、问题的提出

2、(一)阅读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不仅对扩大学生知识、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读写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促进志向的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新教育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在阅读与中国教育改造的演讲中呼吁“真正的阅读要从儿童开始”。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呼吁,政协委员提出设立“阅读节”的提案,都在强调阅读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二)有效改善小学生阅读现状的迫切要求。经我们初步的调查,现在小学生普遍存在如下阅读方面的问题:第 2 页1.小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没有养成自发读课外书的习惯,阅

3、读活动很被动;2.小学生普遍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的目标不明确,没有走出读书时为了考试的误区;3.小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爱好进行经典性阅读和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的阅读;4.大部分小学生阅读量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最基本要求,因此,阅读质量不高,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形成。5.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大语文观”的理想阅读氛围形成面临诸多困难。(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书香校园”的需要。二、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阅读”的概念。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读者以视觉感知书面语言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

4、程。现代研究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创立的“结构图表阅读教学法”,打破传统教法的程式框框,一扫课堂沉闷空气,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正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澳大利亚的桑德斯的阅读讨论教学法认为,对阅读的控制权应该留给孩子们,允许孩子们自由地阅读讨论,老师作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新西兰的共同阅读欣赏教学法等,分别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这些阅读理念对青少年的学习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近代,我国产第 3 页生了许多富有创新意义的阅读教学理论。梁启超实用主义的阅读理论;蔡元培反对“注入式”的具有创新

5、意义的崭新的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开启了中国教育的新局面。叶圣陶关于“养成读书习惯”的精辟论述,对我国现代语文教学影响至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大师吕淑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更是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来认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魏书生、钱梦龙、于漪、颜振遥等语文教学方面的专家所创造的风格独特的阅读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深受“应试教育”之苦的中国教育,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产生了许多崭新的阅读理论。被誉为“新教育理念发起人的朱永新教授在阅读改变我们的一切的演讲中,明确提出了“一个没有阅读的

6、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的全新观点,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外阅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又使得课外阅读处在“欲进不能,欲罢不忍”的尴尬境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面临严峻的挑战。(三)课题研究的意义1.有人把我们所处的时代叫做“信息时代”。如何获取信息呢?阅读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据有人不完全统计,当今社会需要的各种信息约有80%以上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图书文献。这充分说明阅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朱永新认为,“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通过阅读能够改变我们的一切。”时代的发展呼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课外阅读,许多世界范围的教育成功经验更是证明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性。前

7、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实施“改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第 4 页探索与研究”课题,有利于丰富和发展课外阅读的理论,有利于学校形成重视阅读,轻松阅读的良好阅读氛围,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2.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展开研究,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改善,是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创建书香校园的必然过程。让小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在阅读中领悟真理,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的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该项课题研究具有实践与理论的双重价值。三、本课题的研究

8、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一)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1.课题了解小学生阅读现状,了解小学生的阅读愿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面临的问题与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改善现实条件下课外阅读面临的困境,使学校在新课程背景下,科学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领学生快乐阅读,健康成长。课题拟以本校200余名不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定期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师生座谈、开展读书交流与读书竞赛等活动方式,调查研究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包括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能力,教师的阅读指导策略、学校关于课外阅读的激励机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研究,完善个人、班级、学校阅读机制,消除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不利因

9、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理想的空间,开拓和挖掘有利于开展阅读活动的所有因素,提高小学生阅读效率。课题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深入探索和研究,总结出有效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范式,最终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果,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大语文观”理论。第 5 页篇二: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链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链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意义: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再看新修订后语文课标的一个亮点是:“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由此可

10、见,从古至今,阅读与写作都是一对语文学习中不可须臾分离的“孪生兄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习作是倾吐。”“读之得法,所知广博,眼光提高,大有助于写作练习。”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也强调:要带着写的问题上阅读课。学习一篇文章要在里面走一个来回,就是从语言文字入手,读懂作者写了什么,从中领悟为什么这样写;然后还要从课本中走出来,想想作者是怎样写的,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文章中心的。所以,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以写促读,既是传统语文教学积淀下来的一个宝贵经验,也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拓宽学生积累语言的途径,拓展写作

11、资源,改革教学方式,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2.通过研究,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通过实施自我“移植循环创新”课,开展仿写作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技能,努力实现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3.通过研究,借助文本阅读资源,学习各种文体的表达方法,学会运用积累进行写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运用“课时目标导学案”,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自信心。第 6 页4.通过研究,让学生在诵读经典,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二、研究内容1、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

12、链接的途径的研究。内容包括:不同题材的课文链接的方式方法的研究。2、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链接的实施策略的探究。内容包括: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链接的实施策略、教师的角色与指导功能等。三、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读写积累训练,并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不断反思和调整,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2)经验总结法:依据本课题的价值取向,对教学活动和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反思性研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个人经验中发掘其普遍意义,探求发展规律。(3)案例研究法:对具体课堂教学中的文本材料,拓展写作素材的设计方案,形成具体实践研究的案例实证。(

13、4)调查法:深入实际,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地通过考查、听课等形式,准确了解读写能力的发展状况,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5)成绩测试法:研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因而要对研究对象的学习成绩进行测试,以最直观的方式显示研究成果。四、研究阶段划分1、实验准备阶段(20*年10月20*年11月)研究内容:成立课题组,组建课题领导小组,进行课题研究相关资料初步收集;拟定、论证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实验方案,开题报告及实第 7 页验计划;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教育科学研究知识和方法的培训。本阶段的成果形式是:课题研究方案。2、实验初步实施阶段(20*年12月20*年12月)研究内容:收集、汇编、

14、学习资料,组织人员学习理论,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素质;确定研究对象,选择实验年级,合理分工,明确任务。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确定课题的突破方向,拟定实施措施。撰写科研论文,收集优秀教学设计方案,整理初步形成的研究成果。阶段成果形式是:部分调查问卷、教学设计,具有推广价值的实施方法、科研论文等。3、实验深入研究阶段(20*年1月20*年1月)研究内容: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投入课题实验,全面落实研究内容和措施,重点突出实验规定内容的实践与探究,并进行课题中期检查及方案调整。阶段成果形式是:部分典型的课例,学生日记,活动记录,活动图片、相关研究内容的初步论文成果及案例等课题实验总结、结题阶段(2

15、0*年2月20*年7月)研究内容:按实验方案具体要求,进行资料整理和课题研究成果收集;撰写研究报告,将课题研究资料汇编成册;进行学生优秀成果展示的指导。并做好课题的结题与鉴定准备工作,筹备、召开结题会,聘请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听取课题组的研究汇报,接受专家评估,做出课题研究结论。阶段成果形式是:研究报告、研究论文集、课题研究资料汇编、教学课例设计、光盘、录像及其他。五、预期研究成果篇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第 8 页永年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小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课题立项号12552313课题名称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教研

16、组语文组课题负责人郭合喜所在单位永年县讲武总校小北汪联校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开发、情感的体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都有着异常重要的影响。阅读促进人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帮助人们获得外部的知识和信息;帮助人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拓展视野,开拓思维;进而帮助人们与广阔的社会和谐相处。阅读是人类心灵沟通的桥梁,让高尚的心灵与人陪伴,使人们汲取人类精神文明优良成果,丰富、发展文化建设,拓宽思维,增长智慧,享受美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阅读还可以增长智慧,丰富人的情感,激发人的不同感受,使人拥有个性化的感悟。可见,阅读能力是人一生成长的一项重要能力。因此,要想拥有良好的阅读能为,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美好愿望,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从小学生抓起。到目前为止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