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工作人员技术规范培训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33601528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科工作人员技术规范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输血科工作人员技术规范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输血科工作人员技术规范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输血科工作人员技术规范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输血科工作人员技术规范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血科工作人员技术规范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科工作人员技术规范培训(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华大学附属医院,输血科 李尊严,ABO血型系统,我国实行何种献血制度?,1997年12月29日公布,1998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我国实行何种献血制度?,献血形式:个体献血义务献血无偿献血,我国实行何种献血制度?,个体献血:是公民向采供血机构提供自身血液而获取一定报酬的行为。弊端:频繁抽血质量下降,非法组织卖血从中盘剥渔利,检测手段落后经血传播疾病。,我国实行何种献血制度?,义务献血:是通过政府献血领导小组或献血委员会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分配献血指标,下达献血任务,献血后给予献血者一定营养补助费的献血制度。1978年开展义务献血,是计划

2、经济在输血工作中的反映。弊端:被动献血,高额补贴刺激献血,变相卖血。,我国实行何种献血制度?,无偿献血:是指公民向血站自愿、无报酬地提供自身血液的行为。1984年开始倡导无偿献血, 1998年10月1日施行。无偿献血不仅保障了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还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共济行为,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我国法律规定献血主体是谁?,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国家鼓励哪些人员率先献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

3、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普遍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身体条件较好,无偿献血的血液用途是如何界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一条规定: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血站、医疗机构不得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者血液制品生产单位。,无偿献血的血液用途是如何界定的?,血液:医疗临床用血血液制品生产用血血站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 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血站剩余成分血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协调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解决。血站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 血站剩余成分血浆以及因科研或者特殊需要用血而进行的调配所得的收入,全部用于无偿献血者用

4、血返还费用,血站不得挪作他用。,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的职能是什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中第六条规定,“医疗机构设立输血科(血库),在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第四条规定,“医疗机构设立输血科(血库)主要负责临床用血

5、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医疗机构如何确定临床用血计划?,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必须由哪个部门指定其供应?,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给。医疗机构开展的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除外。,医疗机构成分用血的来源?,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

6、部门批准的血站负责医疗机构成分用血的制备和供给。,如何进行临床输血申请?,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五条规定:经治医师应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应注意哪些问题?,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六条规定: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保存。,无家属患者抢救时输血治疗同意书的签署?,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六条规定: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7、临床输血一次用血或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如何申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临床输血一次用血或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由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处(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医疗机构在应急用血时进行采血应符合哪些条件?,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因应急用血需要临时采集血液的,必须符合以下情况: 1、边远地区的医疗机构和所在地无血站(或中心血库);(大于7小时路程)2、危及病人生命,急需输血,而其他医疗措施所不能替代;3、具备交叉配血及快速诊断方法检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

8、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条件。医疗机构应当在临时采集血液后十日内将情况报告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如何采集输血前受血者的血液标本?,所用血样要能够恰当地反映受血者当前的免疫学状态,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如果受血者需要继续输注红细胞,再次申请时输血时,应该重新采集一份血样进行交叉配合试验。要防止血样的稀释和溶血,溶血的标本一般不能使用,因溶血后的游离血红蛋白可以掩盖抗体引起的溶血。不允许从输液管中抽血,如遇紧急情况时,要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并弃去最初抽取的5ml血液后再采集标本。若受血者已用肝素治疗,应在采集的血样注明同时通知输血科。右旋醣

9、酐等中高分子药物可干扰配血,应在药物输注前采集血样备用。,输血前红细胞的相关检测主要有哪几项?,红细胞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D血型定型。(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十五条 )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试验:主要目的是检出受血者体内是否存在可导致溶血的其他血型系统抗体。(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十七条 )交叉配合试验:不能只做盐水凝集试验,必须加做能检测出Ig血型抗体的方法,如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对于献血者血液的血型在输血前需再次进行血型复核。(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十五条 ),怎样确认ABO血型?ABO血型鉴定的试验原理是什么?,根据红细胞膜表面有无抗原和(或)抗原,将血型分为型

10、、型、AB型及型种。试验原理:根据IgM类特异性血型抗体与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结合,能够出现肉眼可见凝集反应。用已知IgM类特异性标准抗A和抗B血清试剂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和)B抗原,同时用已知标准A型红细胞和B型红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天然IgM类抗-A或(和)抗-B抗体。,ABO血型鉴定试验有哪些注意事项?,分型血清试剂质量性能应符合商品合格实际的要求。在每次试验结束后应放置4冰箱保存,以免细菌污染。试剂红细胞以个健康者同型新鲜红细胞混合,用生理盐水洗涤次,以除去存在于血清中的抗体及可溶性抗原。试验中使用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溶血。操作方法应按规程执行,一般应

11、先加血清,然后再加悬浮红细胞,以便核实是否漏加血清。ABO血型鉴定最佳反应温度为4(IgM 性质抗体),通常在室温(2024)下做试验可出现良好的凝集反应,37可使反应减弱。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避免笔误。,为什么要强调在ABO血型鉴定时一定要做正反定型?,两种定型结果可互相验证,使血型鉴定结果更为准确。在血型鉴定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导致错误结果,有些错误结果采用正定型不易发现,如标准血清问题、类B现象、红细胞多凝集或全凝集现象、某些原因的抗原减弱等,用反定型复查可弥补正定型的不足,在正反定型出现不一致时,易于发现和纠正血型错误。可以发现亚型或疾病因素导致血型抗原或抗体的改变。亚型受血者

12、红细胞上抗原弱不易查出,易被误定,但其血清中多含有与其血型相对应的抗体,所以反定型可以防止某些A、B亚型的漏检。,红细胞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常见原因有哪些?,技术性问题。被检红细胞和/或血清问题。,常见技术性问题有哪些?,标准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如抗A血清效价不高,可将A亚型误定为O型,AB型误定为型。试剂红细胞悬液浓度过浓或过淡,导致试验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误判为阴性反应。(带前现象、带后现象)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技术上错误的常见来源,血液标本或试管鉴定不当红细胞悬浮液过浓或过淡及纤维蛋白、小血凝块的干扰人为的书写错误标本混乱忽略观察溶血现象未加入试剂未

13、按照试剂生产商的说明操作离心机校准不良试剂受到污染,被检红细胞主要有哪些问题?,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位点过少,如亚型;或白血病、恶性肿瘤等导致抗原减弱。血型正定型类似AB,血清中有抗B,应考虑类。混合凝集视野:有一部分红细胞凝集,有一部分红细胞不凝集。可能的原因有近期输过非同型血液、亚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嵌合体等。,被检血清主要有哪些问题?,受检者血清中蛋白紊乱(巨球蛋白血症等),或试验时温度过高,常引起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受检者血清中缺乏应有的抗A及(或)抗抗体,如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有细菌污染或遗传因素引起多凝集或全凝集。血清中有ABO血型意外的抗体,如自身抗I、抗M,常引起干扰。新生儿、老

14、年人血清中抗体水平大幅度下降。,造成正反定型不符的4种变异情况,减弱的或减少的抗原反应未知的抗原反应减弱的或缺少的抗体反应未知的抗体反应,减弱或减少的抗原反应,A或B抗原的亚型A、B及AB型RBC与试剂抗血清作实验时,预期反应:4细胞分型法减弱的凝集反应:健康献血员可能A/B亚型抗AB 血清能检出某些不与抗A/抗B试剂发生反应的A/B亚型,减弱或减少的抗原反应,疾病状态下,抗原强度减弱如:A型白血病/肿瘤患者在疾病活动期改变为A2或A3亚型 ,疾病缓解期复原疾病状态下,血型物质过量,中和抗A/抗B试剂,造成假阴性/弱凝集: 卵巢囊肿 胃癌 胰腺癌 肠道阻塞。对策:试管法 红细胞三洗,未知抗原反

15、应,获得性A奇异变形杆菌感染的O/B: 与抗A反应呈混合视野获得性BRBC反应象AB型,血清中有抗B抗体细胞分型法: A抗原B抗原,未知抗原反应,获得性B的成因细菌的脱乙酰基酶deactetylases可以将A的免疫结构域糖N乙酰氨基半乳糖胺转化为半乳糖胺。这个半乳糖胺与B的免疫多糖半乳糖非常的相似,可以与某些抗B发生反应。,抗体致敏的红细胞,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可显示直抗阳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高血压药物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放散技术移去抗体,减弱或缺少抗体反应,年龄70丙球蛋白过低血症丙球蛋白缺乏血症,未知的抗体反应,缗钱状凝集冷自身抗体未知的ABO同种抗体未知的其它同种抗体,缗钱状凝集

16、,球蛋白浓度增高: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纤维蛋白原增高血管扩张剂霍奇金淋巴瘤新生儿脐带血中的华尔道胶,冷自身抗体,抗I是反定型中最常见的自身抗体有时也见抗i和抗Pr抗I通常凝集所有供者RBC包括患者自身及反定型所用RBC抗I引起的凝集比抗A抗B所引起的凝集弱脐带血所带的I抗原量少通常不被凝集,抗HI,与冷凝集有关的最常见的特异性抗体是抗I有些冷抗体与I和H抗原强的细胞如(O和A2细胞)反应最强,称之为抗HI联合抗体。,冷自身抗体之鉴别,抗I 抗i 抗H 抗HI 抗Pr 成OI + - + + + 成AI + - - - + 脐Oi - + + - +酶OI + - + + +抗HI: O成A2成B/A成脐O脐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