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防治的解决方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57591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防治的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防治的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防治的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防治的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防治的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防治的解决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防治的解决方案核心提示: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村消费品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分选和处理难度明显加大。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村消费品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分选和处理难度明显加大。前些年,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放在了大中城市,忽视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和农村生态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目前,广大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已经成为保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笔者从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和危害入手,就如何加强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进行了深入探讨。1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危害 农村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四个

2、方面:一是农田和果园的残留物,如秸杆、杂草、落叶、藤蔓等;二是牲畜和家禽粪便以及栏圈用的铺垫物;三是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四是人粪尿以及生活废弃物。1.1 农用塑料薄膜污染现状与危害农用塑料薄膜技术自从在我国推广以后,我国粮食产量有了大幅提高。但是,目前多数农用薄膜为聚乙烯成分组成,这种材料的性能稳定,在自然环境中,其光解和生物分 解性均较差,残膜仍留在土壤中很难降解。据农业部组织的地膜残留污染调查结果表明,地膜残留污染较重的地区,其残留量在 90135 kg/ hm2,高者达 270 kg/hm2。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 35 万 t,残膜率达 42%。据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

3、 16个县市中,废旧地膜平均残留量为 37.8 kg/ hm2,其中最严重的地块达 268.5 kg/ hm2,由于地膜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 1500 万元以上。还有数据表明,1998 年农膜用量达 120.1万 t,其中地膜 68.84 万 t,覆盖面 积 967.4 万 hm2,是 1982 年的 80 余倍。当土壤中含废旧农膜过多时,耕作层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孔隙减少,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降低,影响 了水分和营养物质在土壤中的传输,使微生物和 土壤动物的活力受到抑制。同时,也阻碍了农作物种子发芽、出苗和根系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据黑龙江农垦局环保部门测定,当土壤中残膜含量为每亩 3.9

4、 kg 时,可使玉米减产 11%23% ,小麦减产 9.0%16.0%,蔬菜减产 14.6%59.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30 团测定,连续覆膜 35 年 的土壤,种小麦产量下降 2%3%,种玉米产量下降 10%,种棉花下降 10%23% 。连续覆膜的时间越长,残留量越大,对农作物产量影响越大,连续使用 15 年以后,耕地将颗粒无收。1.2 农业秸秆污染现状与危害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的年产生量约 6 亿 t,其中稻草 1.8 亿 t,玉米秆 2.2 亿t,小麦秸 1.1 亿 t,还有苷薯蔓、油菜秸、大豆秸、甘蔗秸、高粱 秸、花生秧及壳等,它们产出的秸秆量都超过了千万吨。目前在饲料、还田

5、、造纸、能源和化工等领域对秸秆利用的一些关键性技术难题尚未突破,如秸秆作 为饲料的问题是消化率低,只有 40%左右,氨化技术氨源损失达 70%。秸秆还田腐烂速度和秸秆还田机械问题尚有待解决,秸秆造纸引起的污染难题也需 根冶,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挤效益不高等,使每年秸秆利用数量相当有限。另外,秸秆焚烧现象在我国有些地方仍然存在,由于秸秆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恶英、CO、 CO2 等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农村大气环境,给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1.3 禽畜粪便污染现状与危害自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兴建了许多大中型集约化的禽畜养殖场,养殖业规模及产值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禽畜粪便的排

6、放量也急剧增加。有资料显示,2000 年全国畜禽粪便年产生量已达到约 17.3 亿 t,是工业废弃物的 2.7 倍。广州市 1997 年禽畜粪便排放量为 473.193 万 t。上海市近年来禽畜粪便的年发生量已突破 1200 万 t,远远超过该市当年工业废渣(663.11 万 t)和生活废弃物 (666.44 万 t)的排放量。限于技术与经济可行性,绝大多数禽畜粪便未做任何处理直接排出场外。而养殖场在地域分布上多在水源保护区,这样经过多年运行后,这种直接排放已造成地表水、饮用水的严重污染,同时也是大气与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源。畜禽粪便堆放期间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其中有机物质被分解而产生一些诸如甲烷、

7、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等恶臭气体。空气中这些有害气体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人和动物产生有害影响。有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存栏 3 万只的蛋鸡场,每天向空气中排放的氨气达 1.8 kg 以上。在氨气浓度为 50 mg/m3 猪舍内,饲喂小猪 4 周,采食量下降 15.6%,饲料利用率下降 18%。陈素华等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集约化畜禽养殖废水中 BOD5 含量每年为 30 万,为该市工业和生活污水中 BOD 含量(10 万/ ) 的 3 倍;仅有不足 3%的粪尿等废弃物在排放前经过无害化处理,绝大部分就近排入水渠汇入河道或渗入地下;一些养殖场距地面 100地下水中的氨、氮含量已超出正常值的 23

8、 倍。1996 年广州市禽畜粪便废水中的 COD 占全市废水中 COD 总量 67%。禽畜养殖业禽畜粪便污染已成为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相并列的三大污染源之一。因此必须研究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禽畜粪便治理与资源化技术,使粪污处理达到无害化、资源化,以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1.4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与危害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厨房剩余物、包装废弃物、一次性用品废弃物、废旧衣服鞋帽等。由于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甚至没有处理设施, 部分农民环保意识又相对较差,许多难以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如旧衣服、一次性塑料制品、废旧电池、灯管、灯泡等随意倒在田头、路旁、水边,许多天然河 道、溪流成了天

9、然垃圾桶。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不仅侵占了土地,而且还成为蚊蝇、老鼠和病原体的滋生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合垃圾腐烂、发臭以 及发酵甚至发生反应,不仅会释放出危害人体健康的气体,而且垃圾的渗滤液还会污染水体和土壤,进而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另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偏低,饮用水大多取自浅井,因此,垃圾中的一些有毒物质的渗漏,如重金属,废弃农药瓶内残留农药等,随雨水的冲刷,迁移范围越来越广,最终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1.5 乡镇企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危害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民营、集体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据统计,1990

10、年全国乡 镇企业的“三废”排放中固体废弃物产生量 0.51 亿 t,而且每年呈不断增长的态势。据 1997 年公布的全国乡镇企业工业污染调查公报显示,1995 年,全国乡镇企业“三废”排放量达到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 1513,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 年代的 11增加到 4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的一半以上。乡镇企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若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处置,其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持久 性有机污染物等将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农田,并可以通过食物链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2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2.1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行农业清洁生产农村固体废

11、弃物污染从本质上来说是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所造成的,因此必须作好各个地区的农业长远发展规划,调整现有农业产业结构。借鉴工业上清洁生 产的成功经验和思路,大力发展农业清洁生产,即打破传统的末端治理的模式,开展全过程的污染控制,从源头抓起,在生产的每个阶段都注意防止污染物产生,使 废物产量最小化,并将每个环节产生的副产品与废物及时回收,综合利用。2.2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借助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大力扶持的契机,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利用资金,除将环保投资纳入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的同时,还应积极吸引社会资金,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实施垃圾清运制度,建设垃圾堆放池和生活垃圾处理

12、系统,使生活垃圾在集中堆放的基础上进行处理。大力推广农田秸秆、禽畜粪便制沼气技术和政府投入资金建设秸秆、人畜粪尿堆肥化处理设施,使农田秸秆、人畜粪尿等有机固体废弃物既得到处理的同时也实现资源回收利用。2.3 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农村经济整体水平不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禽畜粪便未经稳定化直接施入农田,由此加重了农村水体和土壤污染。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现 有的宣传、教育设施,运用广播、电视及报纸等农民能经常接触到的大众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同时要持之以恒地培养农村 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农村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考虑将环境教育

13、内容加入到课堂,组织学生对一些热点环境问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对环 境保护的认识。2.4 加强农村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农村乡镇企业是村民致富的源泉,也是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要控制和防止这一污染,就必须建立一整套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措施,统一规划、合理布 局治理,属于该淘汰的企业,要坚决淘汰;属于保留的乡镇企业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生产技术升级换代,以降低物耗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实行乡镇企业固 体废物集中治理。2.5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法制建设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现有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适应新 时期农村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执法监督力度,从法律制度上保护农村环境不受污染。3 结 语中国有将近 70的人口在农村,没有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的小康也就失去了意义。我国应积极通过包括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提高农业生 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秸秆还田,保护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加大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禽畜养殖场废物环境综合整治;面向乡镇 干部、农民和农村中小学生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最终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进 一步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