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调查报告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55115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金融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民间金融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民间金融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民间金融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民间金融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间金融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金融调查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民间金融调查报告关于推进我市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民间金融较为活跃,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民间金融发展迅猛。由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引发的企业倒闭、知名企业家“跑路”事件相继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国经济热点地区一样,我市民间融资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和潜在隐患。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从体制入手,以创新机制为路径,以建立相关政策、优化金融环境、发展草根金融等具体措施为手段,努力促进全市民间金融健康发展。关键词:民间金融健康发展调查报告20*年以来,国家出于遏制通胀的需要,信贷规模进一步收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断加大,银行市

2、场处于卖方市场,导致多数企业遭遇资金困境,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民间融资发展迅猛。但由于受宏观经济下行以及民间融资市场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影响,民间借贷危机连连曝光。河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不断被爆知名企业家卷款“跑路”事件,近日轰动全国的常州第一美女老板顾春芳“跑路”事件、南京女老板骗数亿元携子失踪事件,都充分暴露了我国民间融资存在的风险隐患。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地下资源,榆林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资金需求旺盛,推动了民间融资市场异军突起。和全国经济热点地区一样,我市民间融资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和潜在隐患,必须引起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

3、视。近期,市发展研究中心对我市民间融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第 2 页一、我市民间融资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我市民间融资经历了逐步发展的过程。小煤矿、煤转化企业以及房地产企业是支撑民间融资市场的主力。从20*年煤炭市场开始起步到20*年房地产市场升温,民间融资的形式由初期的入股分红逐步转变为债权分息,并伴随煤炭行业市场利润率升高,民间融资利率也不断走高。据人民银行榆林中心支行统计估算,榆林民间融资规模约700-1000亿元,近年来融资利率一般为月息15-30,均超出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平均利率和农信社贷款平均利率,在部分活跃的县区个别甚至高达50。从地区分布看,县域经济发达的神木县、府谷

4、县、榆阳区是民间融资较活跃的县区;融资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以三个月和六个月期限较为普遍;融资金额以单笔50万元以内为主,也有千万元以上的巨额融资;融资方主要包括个人、非金融机构企业、融资中介组织以及地下钱庄等隐性组织。我市融资中介组织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和典当行。截止20*年底,经省金融办批准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共66家,注册资本金共65.18亿元,已开业64家,贷款余额56.34亿元,本年累计发放贷款93.66亿元。取得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的机构8家,注册资本金共8.89亿元,已开业5家,在保余额7.36亿元。典当行24家,注册资本金共3.1亿元,典当行贷款期限相对较长

5、,利率较高,月利率一般在20以上。投资公司共442户,其中项目投资业务类304户,投资咨询和投资管理业务类138户。我市民间借贷资金用于本地投资生产经营占比近半,区域外投资占比较少。我市民间借贷资金用途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用于煤矿和相关煤化工企业生产经营;二是用于房地产项目投资、公路交通等建设项目,以及炒房、炒矿等资产炒作;三是用于第 3 页衣食住行或婚丧嫁娶等生活领域;四是用于“过桥贷款”、票据保证金、验资、票据承兑等短期周转;五是用于其他投资,用于虚拟经济或各个融资主体之间空转。20*年以来,煤炭价格趋于下行、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持续加大,民间融资主要投向领域的资金需求量相对降低,同时受全国

6、各地民间借贷“崩盘”事件,特别是毗邻我市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风波影响,榆林民间融资活跃度、借贷利率均有所下降,交易条件有所提高,民间融资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交易趋于谨慎,规模呈下降趋势,主要投向实体经济。当前,我市民间借贷利率主要集中在15-25,较南方省市40的月利率,利率相对处于较低水平,资金主要流向本地煤矿、煤化工、房地产等实体经济领域。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资金需求量趋缓,以及地方对非法民间借贷行为的清理、检查、监管力度加大,出现交易趋紧、规模下降的新情况,基本面具有实体经济的支撑,相对风险较为可控。20*年,榆林市煤炭行业进入整合重组阶段,由于许多煤矿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与规模扩大停产改造,一方

7、面因停产、限产,销煤收入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技术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使得煤炭行业资金较为吃紧。加之这些煤矿大多没有银行信贷支撑,民间集资或入股方式筹集资金较多,但随着整合基本结束,该行业资金需求量已近饱和。20*年榆林加大地方保障房新建力度,规划5年内建成1000万平方米左右、15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同时受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银行房地产开发贷完全收紧,按揭暂停或规模锐减,房地产新开工项目数下降,房地产市场逐渐降温。此外,全国各地民间融资“跑路”事件对民间融资影响较大,出现资金第 4 页减少的现象,居民风险防患意识加强,融资中介组织也不断增加对融资人信用度、贷款用途及担保的考察。二是作为

8、借贷双方投融资对接渠道,有效实现了双方的共赢。20*年,由高和投资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显示,榆林市“因煤而富”的亿万富豪超过6000人。近年来榆林市得益于能源经济大发展,“因煤而富”所催生的富豪较多,伴随地方煤矿集体分红及城镇周边农民土地赔偿收入增加,居民手中的闲余资本不断增加。受物价上涨、储蓄存款持续低利率影响居民财富不断缩水,由于居民缺乏证券投资意识与知识,投资渠道单一,受高利率吸引,选择将储蓄存款甚至银行贷款投向民间资本市场。榆林民间借贷普遍在熟人与朋友之间点对点交易,转贷层次较少,主要投向煤矿、煤炭深加工和房地产行业。所投资企业股东资产实力较为雄

9、厚,为扩大经营规模或投资新项目而民间融资,由于煤炭、房地产行业平均资本利润率较高(20*年至20*年,煤炭行业和房地产行业资本利润率在30%40%),为投融资双方都带来了收益,实现了双方的共赢。(来自:.)三是以良好的地域信用文化为基础,信用风险较小。历史上榆林属于边远落后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民生活贫苦,一直被外界认为贫困落后地区,但这里的人民本性纯朴简单,人与人之间相对重感情,讲信用,互帮互助、共度难关的氛围较浓,形成了独特的地域信用文化。伴随榆林能源战略基地大开发,一大批项目落户,榆林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大批抓住市场机遇的商界富豪涌现,榆林

10、也因此被外界瞩目为掘金的富土。民间投融资市场最初起源于搭伙投资大煤矿、大项目,获利之后第 5 页,一些富豪富了不忘惠四邻,通过投资入股等方式帮助亲戚朋友和周围的人共同富裕。这种良好的投融资关系主要基于亲缘、地缘等小型社群熟人间,以熟人间的口碑信誉运行,信用风险相对较小。总的看,我市民间融资的基本面是好的,相对风险较为可控,没有出现影响较大的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甚至卷款“跑路”事件,但存在着民间借贷泛滥、借款利率过高、中小企业贷款负担加重等问题,由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一是不规范的民间融资市场对正常的金融秩序产生干扰,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榆林民间融资市场较为旺盛,专门从事民间借贷的食利

11、中介组织应运而生。一方面由于食利中介组织自有资金限制,于是高息吸储、甚至非法集资,破坏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规则,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另一方面,部分个人、企业、甚至银行员工将其银行贷款高息放贷以赚取利差,致使银行信贷资金流入民间资本市场,由于其隐蔽性较高,客观上加大了银行监管难度。特别是银行信贷规模紧张时,银行信贷稀缺资金却首先流入了民间中介机构,更加推高了民间借贷利率,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中小企业只得转向民间融资,融资成本高企,经营压力不断增加,加速了资金从实体经济的抽逃速度。特别是一些薄利和微利中小企业在生存与过高的融资成本之间挣扎,濒临于破产边缘,极不利于我市经济健康发展。同时,近年来

12、,人民法院受理的民间融资纠纷、暴力催债等案件出现增长势头。一旦融资主体出现资金链断裂,民间融资中的不规范行为留下的隐患也将会浮出水面,这不仅会使各参与者的利益受到损失,而且会传导到银行体系,将会对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安定产生不稳定因素。第 6 页二是投向较为单一,潜在风险隐患较大。榆林民间资金主要流向煤炭与房地产行业,行业集中度很高,政策性风险与市场性风险较大。近几年,榆林房价不断走高,神木县城新开发的商品住宅价格每平方米上万元,房地产行业平均利润率很高,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热,许多民间资本陆续涌入了房地产市场。20*年,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榆逐渐显现,受到全国各地,特别是鄂尔多斯房

13、地产价格暴跌影响,本地购房居民的观望情绪较浓,房地产市场有价无市,交易量萎缩。一旦出现民间资本大量从房地产市场退出,部分高价买地、项目处于在建待售、资产实力较弱的房地产商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很大,可能会引发公司破产、借贷纠纷、政府兜底,甚至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将严重影响金融、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此外,由于榆林民间融资的高息收益率高于一般中小企业的经营利润率,存在食利阶层增加的普遍现象,使得实体经济“空心化”问题突出。实体经济“空心化”问题为实体经济发展和民间融资利益链的维持埋下了风险隐患。三是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生一定的阻滞作用。民间融资具有趋利性与盲目性,其流向集中于热门暴利行业

14、,往往是国家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关注的重点。由于其在体外循环,不便于控制,同时与体系内资金联系紧密,因此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具有弱化效应,加大了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难度。去年以来,国家控制物价上涨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却使得民间融资成本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居民的生活成本增加,部分抵消了国家抑制通货膨胀等货币政策的效应。近年来,国家为控制房地产市场过热、过快发展不断发布了限制房市的政策,地方城市相继制定了限购令等办法,银行也第 7 页收紧了房贷资金,这部分资金需求主要转移到民间融资市场,使得房地产政策存在一定的迟滞效应。二、推进我市民间融资健康发展的思路和措施面对近来全国范围出现

15、的借贷风波,正确引导榆林民间资本,让巨量的民间资本合理有序地流入本地实体经济领域,使其成为榆林经济再次腾飞的助推器,是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实现榆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目前的金融体制不适应实际需求,但是金融领域的改革权限集中在中央政府层面,中央政府碍于全局和宏观全面协调,又使得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无法适应各地的实际需求,地方只得各自寻求破局之策。解决好榆林民间融资问题的根本是要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顽症。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从体制入手,以创新机制为路径,以建立相关政策、优化金融环境、发展草根金融等具体措施为手段,努力促进全市民间金融健康发展。具体应该

16、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加大政策支持,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当前,金融体制存在一定缺陷,银行体系不完备,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此背景下,民间金融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鉴于当前民间金融不合法、不规范、风险高,政府需要加强引导,疏堵并举,将民间融资从地下引上地面。虽然国家先后颁布了支持民间投资的新旧“三十六条”,但由于尚无具体的实施方案,民间投资仍处于玻璃门、弹簧门的尴尬境地。让民间资本真正进入金融领域、银行领域,打破金融领域的垄断是规范民间借贷市场的核心所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利用市场导向干预政策加强对民间金融组织的支持与引导。一是充实民间融资资金,大力推动城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试点工作,鼓励倡第 8 页导企业和农民发展资金互助组织,加大规费减免和政策补贴力度,通过财政贴息等措施帮助其从银行和信用社取得贷款。允许一部分信誉度高、发展情况好、管控能力强的民间融资组织吸收公众存款、增资扩股,壮大民间金融组织的资金实力,让民间资本阳光化、规范化发展。二是加强小额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