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社会实践报告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54878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社会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就业社会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就业社会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就业社会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就业社会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就业社会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社会实践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就业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报告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摘要: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那就形成了现在这个局面: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每年都有毕业生,也就是每年都有失业的。那么长久的持续下去,这个现象将会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

2、将超过64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新的一年中,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几大原因:一、每年新增大量劳动力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着大

3、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4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那么这个原因导致我国第 2 页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就业困难局面。二、高等教育大众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使从前的天之骄子到现在的满

4、地都是。三、高校自身问题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四、大学生自身问题首先是大学生自身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5、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第 3 页五、用人单位条件多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大学生就业难如何解决一、政府应不断深化改

6、革,完善就业市场要解决高校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鼓励东部毕业大学生向中西部城市流动。中西部城市要改变人才观念,在吸引东部大学生就业时不惜钱财、不惜官爵,要让大学生感受到有干事创业的环境和成功的可能。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通过深化改革,对于那些有障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的取消;各级政府要开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加强高等教育的素质教

7、育、道德教育、社会技能教育,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二、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各个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让那些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而且他们要发挥出价值也需要一个过程,对其进行培训。第 4 页三、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因此学校要深化自己内部改革。加强高等教育

8、学科建设,优化高校专业布局。教育部应提倡建立某学科的优势特色学校,摒弃建大学就要建综合型大学的理念,强调学校专业特色,好学校能做好几类学科就是成功。四、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大学教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他们知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好哪些准备。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去,强化学生自学成才的意识,也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力。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

9、教学形式上,要引入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五、大学生应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更新就业观念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篇二:大学生就业社会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题目:课程名称: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摘要随着大学教育的深化改革,大学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每年都有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流向市场,大学生的就业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就业现第 5 页状及趋势,从而更好的给大学生就业提供方向和指导,调查采用的方法是通过

10、随机采样,进行问卷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结论,从而提出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引言1.就业率分析2.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3.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4.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4.1国家方面4.2教育机构方面4.3社会方面4.4大学生自身方面目录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引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尤其是20*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年的就业形势也不景气,在国家和社会等多方努力下,10、11年就业形势稍有好转1、就业率分析就业分析表格20*年毕业生人数640万自20*年下半年以来,金

11、融危机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这种就业压力来自于金融危机对两个群体就业的影响,一是对于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二是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从数量上看,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农民工远大于大学毕业生,然而我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农村成为城镇就业的蓄水池,发挥着缓冲器的作用,失业农民工短期内可以返回农村地区。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情况则有所不同,他们急需在走出校园之后找到工作。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这两大就业群体中,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会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提升而迅速缓解,甚至会再度出现民工荒的现象,当前国家推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民工的就业压力。然而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形势并不那么乐观,在金融危机

12、爆发之前的几年时间里,尽管经济形势良好,然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始终较为突出。金融危机下,20*年大学生毕业形势更加严峻,而20*年毕业人数达到631万,更是火上浇油,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20*年毕业人数又创新高,达第 6 页到640万,加上前几年积累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可想而知。实际上,自20*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20*年是近几年来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最为不利的一年。从供给方来看,数据表明,20*年中国将有611万大学毕业生,比20*年增加52万。此外,截止到20*年,尚有150万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他们将和应届毕业生一起寻找就业机会,这使得2

13、0*年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从需求方来看,受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影响,以企业为主体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会有明显下降。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在20*年将更加突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既需要大学毕业生转变求职观念,拓宽求职范围,也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2、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通信业需求旺盛,营销人员比重继续上升。今后几年,通信业人才需求将主要分布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新增电信企业和政府部门,市场营销服务人才比重将超过技术人才。人才构成进一步变化为:经营管理类、通信技术类和市场营销类人才需求比例为235。这个比例中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人员比重较之前有所上升,预示着

14、更多非通信专业人才将涌入通信行业。目前通信业进入行业的调整期,业内人才存在严重的高不成低不就现象。相当一部分人由于不具备更高的战略眼光,很难担当更高的职位;而对于目前从事的工作已无新鲜感,一大批中级人才遭遇“天花板”。这为有冲劲、积极主动的新人提供了很多机会。快速消费品营销人才缺口大。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人才缺口将依然主要来自市场营销岗位。近年来,该行业大量的市场、销售人员,特别是品牌建设人员流向其他行业,而从其他行业流向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市场人员并不多。从20*年8月份第 7 页开始,不少快速消费品行业知名企业开始20*年下半年的新一轮招聘,蒙牛、联合利华、青岛啤酒、达能等均在其中。据猎头人士分析

15、,快消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需求量最大,未来的市场缺口也最大。最热门的营销职位包括品牌经理、产品经理、城市经理、大区经理、渠道经理、KA经理(重点客户经理)等。在某招聘网发布的7月就业指数中,上海、广州两地消费品行业职位数量在各行业中排在前列,上海消费品业职位数占总职位数的8.53%,居各行业第四;广州占12.06%,位居第二,仅次于计算机/信息行业。中华英才网职业顾问分析认为,快速消费品行业销售类人员通常占企业员工总数的30%以上,每当行业对人才出现集中需求时,首当其冲的是市场营销类人才。除了大量需求一线业务推广人员、销售代表之外,对营销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也较为迫切,这也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缺口较大

16、的人员。在20*年的人才市场,快速消费品的营销人才将非常抢手,相关企业将有必要继续对此类人才进行储备。石油业专业人力资源匮乏。石油行业招聘企业以特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石油服务公司为主。外资石油企业方面,其在中华英才网上所发布的职位显示出,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地质工程师和钻井工程师有明显的人力资源匮乏的现象。同时,因为目前石油企业人才流动的内外部条件还未成熟,所以外资企业虽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等优越条件,招聘到所需的研发技术人员也有一定难度。国有企业方面则是从事跨国经营的人才极为紧缺就陆上石油企业而言,无论是各石油企业还是三大集团公司直属机关,从事跨国经营的管理人才都不足总人数的1%。篇三: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就业第 8 页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就业目录一、调查课题的基本内容(1)实践方案简介(2)团队介绍(3)实践口号与主题(4)实践的目的与意义(5)实践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