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n**** 文档编号:33547830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承担单位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血蛋白活性肽绿色饲料添加剂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项目2、承担单位概况*成立于2004年,公司位于#省#市#经济开发区,占地210亩。是#省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是#省自治区经委认定的“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公司充分利用区域内得天独厚的畜牧业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以生化药物研究、脏器生化原料采集及加工为主导产业。开发出十余种生化原料药,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和动物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积极立足于区域畜牧养殖优势,综合利用牲畜的血液与骨骼及肺、胰等脏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和“多肽”系

2、列产品为主导产品,充分发挥企业在本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现有员工 689人,其中科技人员185人,企业建有研发中心,有专职研究开发人员46人,研发中心有中高级技术人员及硕士学位以上人员8人,有外聘专家 3人,公司凭借着多年建立起来的稳定通畅的市场营销网络和高素质的营销队伍以及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实施科学可行的营销策略。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实现税金776.4万元,实现利润936.6万元。近三年经济效益指标单位:万元年 份 销售收入 利润 税金 固定资产 资产负债率()22007 9548.7 343.3 238.2 3471.6 42.42008 10685.

3、6 770.6 340.5 4569.6 43.22009 14245.8 936.6 776.4 5454.9 46.5(1)企业研发能力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生物所、内蒙农业大学、#省畜研所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组建了企业研发中心。形成了研发试制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开发体系,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发展潜力,企业每年提取销售收入的5%做为研究开发资金,并坚持持续的投入。公司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技术力量雄厚。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培养和引进人才,近三年来招聘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68名,经过不断培养造就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的技术开发队伍。研发人员具有技术创新意

4、识和创新能力,现在新产品研发已形成“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制一批,构思一批”的良性循环。(2) 生产能力公司所在#市#经济开发区是#省自治区20家重点开发区之一,水、电、汽等基础设施完善。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及完善的仓储设施。完备的理化、生化检测设备。能对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水分、钙、磷、各种维生素、药物、细菌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监控,确保了产品质量,产品供应蒙牛、伊利、草原兴发等企业养殖基地,使用效果良好。二、项目内容1、项目建设地点:#省#市市#经济开发区*。32、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年产2000吨血蛋白活性肽绿色饲料添加剂。建设内容:包括动物血收购站、血蛋白

5、活性肽生产车间、化验室、冷冻库房、原辅材料库房、检测检疫站、以及供电、供热工程、给排水工程、污水治理工程和运输等配套工程,建筑面积 5300平方米。3、主要建设条件*是区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生物原料药研发单位和生产企业,已有多年的产学研协作基础,并与相关的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与国内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研发出了多项科技成果,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投入市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研发中心和生产线,项目的实施具有坚实的基础。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项目总投资3990.5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680.5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10万元 (流动资金1050万元

6、)。 项目完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800万元,实现利润 895.38 万元,实现税金566.77万元。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一 生产规模 吨 2000二 产品方案血蛋白活性肽绿色饲料添加剂三 年工作日 天 300四 主要原料用量动物血液 吨 22000五 全厂定员 人 861 其中:生产工人 人 722 管理人员 人 113 技术人员 人 35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六 总占地面积七 建筑面积 5300八 项目总投资 万元 39901 建设投资 万元 3680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3103 建设期利息九 年总

7、销售收入 万元 4800十 年总成本 万元 3112.92十一 年利润总额 万元 895.38十二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566.77十三 财务评价指标1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 28.33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21.032 财务净现值(税前) 万元 3545.92财务净现值(税后) 万元 1961.806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3 总投资收益率 % 25.974 项目投资回收期 年 5.49十四 生产能力利用率 % 38.376、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自2001开始,中国农业大学张日俊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1AA

8、246111和2001AA246110)的资助下,用血蛋白为原料,研究制备活性肽的工艺技术。获得了酶解工艺、超滤和纳滤分离不同分子量活性肽以及浓缩、喷雾干燥等整套工艺参数,可使各级滤膜的截留率高于90%;利用飞行串联质谱等先进测试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测出发现7种生物活性肽序列,并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活性肽的热稳定性、溶解性、贮存稳定性、安全性等9种理化特性,表明其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高的特点;在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活性肽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对畜禽产品品质改善、免疫功能、营养代谢、抗氧化、粘膜生长发育等,并开发出了功能性添加剂;血蛋白活性肽可使畜禽的蛋白质代谢率提高12以上;利

9、用纳升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ESI-MS/MS)分析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7种富有价值的生物活性肽序列,即:Val-Pro-Pro-Lys (分子量MW=440.26Dal)Leu-Val-Ser-Pro-Lys (MW=543.14 Dal)7Val-Asp-Gln-Ala-Pro-Lys(MW=633.28 Dal)Gln-Asn-Phe-Pro-Lys (MW=646.3 Dal)Asp-Gln-Met-Pro-Arg (MW=657.37)Phe-Val-Asn-Ser-Gly-Met-Val-Val (MW=742.43 Dal) Leu-Pro-Pro-Gly-Va

10、l-Pro-Tyr (MW=960.43 Dal)经登录国际网数据库http:/ 和http:/expasy.ch/tools查寻比较,发现这七种肽为新的活性肽。课题成果申请了与血蛋白活性肽有关的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血蛋白活性肽的肽序测定、膜分离纯化、生物学功能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开发的血蛋白活性肽(BPBAP)具有以下特点:1)高蛋白、高能量、营养全面,富含铁元素蛋白质含量高达在75%以上,粗脂肪含量在2%左右,灰分含量在13%以下,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较为理想,比例较为平衡,赖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较高;消化能可达3850Kcal/kg,代谢能为3750 Kcal/

11、kg,也是一种高能量物质、高矿物质的优良饲料原料。2)消化率高、利用率高由于血浆蛋白经蛋白酶多级水解成小肽或短肽,分子量小,易消化、吸收效率高,利用率高。其消化率比豆粕蛋白等其他蛋白源高15-20%,体外消化率达到95%以上。3)适口性好血蛋白活性肽粉的加工工艺彻底消除了血腥味,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很多实验8都表明:其适口性明显好于脱脂奶粉、鱼粉等其它蛋白质原料。4)安全性高BPBAP由于经过过滤除菌,瞬间高温喷雾干燥等工艺处理,性质较为稳定,贮存期较长,且不含各种病毒及细菌,不易感染沙门氏菌等致病细菌,也不存在有害物质残留和污染环境等副作用,因此在使用上较安全和可靠,项目实施后具有重要的社会效

12、益和意义:有利于保障人类的健康。活性肽饲料添加剂是替代药物饲料添加剂的有效和可行的途径之一,是提高畜禽、水产品安全和品质的关键所在。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及带动绿色饲料添加剂技术的发展,促进畜牧业、饲料工业向着生态型、环保型发展,进而实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活性肽绿色高效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将提高我国畜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活性肽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产业化进程必将带动饲料工业及畜牧业的总体发展,不仅能够保持我国肉、蛋、奶等生产总量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而且能够切实提高产品品质,改善国民健康水平。课题密切围绕

13、当今畜牧业发展中迫切需要的绿色功能性和改善畜禽产品品质的饲料添加剂与高效生产技术,以及面临的饲料蛋白质资源紧缺等问题,开发了活性肽饲料添加剂,为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提供了关键技术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三、产业化前景1、技术发展趋势9就活性肽的生产技术而言,有三条重要途径:(1)化学合成;(2)酶解法;(3)重组DNA技术。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所欲得的肽的长短和数量。化学合成法广泛应用于生产高价值的短的到中长的药理级肽,缺点是成本高而且在反应过程中对健康和环境可能有害。重组DNA法也被广泛应用,但现在的趋向是仅限用于多肽和蛋白的生产。许多生物活性肽,特别是那些有感

14、官效应和营养特性的肽都是短肽,所以在这方面用重组DNA法是很有限的;另一个明显的缺点是世界上部分的消费者反对使用由遗传改性生物所生产的食物产品。酶解法则有若干优点,该法可生产大量短肽而成本比化学法低,另外,所用的基质、反应剂及反应条件亦多无害。因此,作为食物和饲料添加剂生产,酶解法成为最佳选择。从根本上说,使用蛋白酶来进行水解是获取寡肽或短肽并能保持较好的功能特性而不损害其营养价值的理想方法。除了前述的各类活性肽释放之外,食物降解的各种不同长短链的肽一般也更容易溶解和消化。况且其它的功能特性,如粘稠度、乳化力和吸水力也都受到影响,所以只要选择好正确的水解参数,就可有目的地提高生产性能。此外,所

15、研究的食物蛋白也有可能含有不良的感官效应成分,而通过水解一般也有助于去除这些成分。血蛋白活性肽的研究与开发作为国际上新兴的生物高科技产业,是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一领域中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应奋起直追,跻身国际蛋白质工程和生物工程的前列。要生产出更多的血蛋白活性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走在世界血蛋白活性肽研究、开发、生产的前列。2、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目前国内饲料行业整体科技含量较低,各种蛋白、淀粉类原料利用率低。尤其10是血液等动物活性蛋白,未经处理直接使用,不但使消化吸收率降低,同时由于细菌、病毒未被除去,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致使目前饲养的家畜发病率高,不得不大

16、量使用抗生素类药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这就给我国绿色肉制品的出口设置了技术壁垒。本项目是利用#省地区的血液蛋白的资源优势,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将大分子蛋白变废为宝。充分分解成活性多肽,这些功能活性多肽具有促进个体生长、提高蛋白代谢和利用率、免疫力的功能,同时减少疾病的发病率,从而达到部分或全部取代抗生素的目的。3、产业关联度分析(1)带动养殖业的发展本项目是利用生物酶解技术,以畜产品#省地区丰富的动物血资源为基础原料,通过生产高附加值的血蛋白活性肽绿色饲料添加剂产品,实现动物血的合理利用,提高养殖户的综合效益,消化当地及周边血液资源的70%以上,可以为农牧民增收近1800万元,综合利用后价值提高到4200万元,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经市场使用检验,使用本项目产品做添加剂的全价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