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劳动人口规模结构及使用状况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52058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宁劳动人口规模结构及使用状况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宁劳动人口规模结构及使用状况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宁劳动人口规模结构及使用状况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宁劳动人口规模结构及使用状况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宁劳动人口规模结构及使用状况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宁劳动人口规模结构及使用状况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宁劳动人口规模结构及使用状况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力资源(即劳动年龄人口)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首要的生产资源,对经济与社会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劳动年龄人口是指总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及就业要求的劳动适龄人口。包括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就业人口和要求工作而尚未获得工作职位的失业或待业人口。我 国 分性别规定男 1659 岁、女 1654 岁为劳动年龄人口。目前,我市处在劳动人口流动规模进一步加大,劳动力资源充足,总抚养比逐步降低的时期,开发利用好这一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为西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本文根据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全市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结构及配置、使用状况的变化进行分析。一、劳动年龄人口规模

2、扩大,总抚养比稳步降低。自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随着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西宁劳动年龄人口也在不断增加。据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西宁劳动年龄人口为 150.54 万人(不含男15-60 岁 、 女 16-54 岁 以 外 及 离 退 休 再 就 业 人 口 ),与2000 年的 128.81 万人相比,增加了 21.74 万人,10 年间平均每年增加 2.17 万人。劳动适龄人口丰富。劳动年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达 68.16%,比 2000 年提高 3.08 个百分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较低的劳动力人均负担。2010年全市总抚养比为 46.72%,比

3、 2000 年降低 6.94 个百分点。总抚养比的降低是实现社会高储蓄率的一个重要条件,也必将为全市经济发展带来较高的资本积累或投资,提供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和高水平的消费能力,刺激和推动了经济发展。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10 年间,西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每年增长 1.57%,比同期总人口平均增长率高 0.47 个百分点。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之所以快于总人口增长,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使总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同时,上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劳动年龄。二是吸纳了省外的劳动年龄人口。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 年西宁市有省外户籍的流动人口 18

4、.43 万人,比 2000 年增加 11.04 万人,年均增长 9.57%;比同期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1.10%)高8.47 个百分点。随着西宁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外、省内其它地区劳动人口来宁创业、就业的越来越多,劳动人口流动呈现速度快、规模大的趋势。外来流动人口主要以务工经商为主,他们中的 84.77%是劳动年龄人口,这支劳动大军的流入,扩大了西宁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促进西宁经济的快速增长。三、劳动年龄人口男性增速快,比重大。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为 115.12,同比提高 1.22 个百分点。男性劳动年龄人口为 80.57 万人,比 2000 年增加 11.9

5、7 万人;男性劳动年龄人口占男性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70.86%,比 2000 年上升了 3.88 个百分点。女性劳动年龄人口为 69.99 万人,比 2000 年增加 9.76 万人;女性劳动年龄人口占女性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65.29%,比 2000 年上升了 2.25 个百分点。四、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年龄有所提高。从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看,西宁市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是平均年龄不断上升。2000 年全市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年龄为 33.44 岁,2010 年为 35.39 岁,10 年间提高了 1.95 岁。二是从劳 动 人 口 年龄构成看,呈现青年劳动人口比重下降,壮年、老年

6、比重增加的特点。1624 岁青年劳动人口为 34.11 万人,占 22.66%,比 2000 年的比重下降 0.21 个百分点;25-34 岁劳动人口为 33.76 万人,占22.43%,下降 12.70 个百分点;3549 岁的壮年劳动人口为 65.98 万人,占 43.83%,上升 11.56 个百分点;5060岁的劳动人口为 16.69 万人,占 11.08%,上升 1.35 个百分点。三是老年劳动人口增速快。50 岁以上的劳动人口从12.53 万人增加到 16.69 万人,10 年增长 33.14%,而 40 岁以下的劳动人口则从 116.27 万人增加到 133.86 万人,10年增

7、长 15.12%。随着时间推移,职业老龄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结构 单位:万人、%2010 年 2000 年年龄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总计 150.54 100 128.81 1001624 34.11 22.66 29.46 22.872534 33.76 22.43 45.25 35.133549 65.98 43.83 41.56 32.275059 16.69 11.08 12.54 9.73五、少数民族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上升。西宁市劳动年龄人口的民族构成是:汉族劳动年龄人口占 75.01%,少数民族占 24.99%。与 2000 年相比,少数民族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

8、上升了 0.86 个百分点。各民族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及构成 单位:万人、%2010 年 2000 年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总 计 150.54 100 128.81 100汉 族 112.92 75.01 97.73 75.87蒙古族 0.92 0.61 0.69 0.53回 族 23.27 15.46 19.90 15.45藏 族 8.08 5.37 6.42 4.98土 族 3.83 2.54 3.22 2.50撒拉族 0.58 0.39 0.28 0.22其他少数民族 0.94 0.62 0.57 0.45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 年西宁市少数民族劳动年龄人口达到 37.62 万人,其中

9、男性为 19.46 万人,占少数民族劳动年龄人口的 51.74%;女性为 18.15 万人,占48.26%。与 2000 年相比,西宁少数民族劳动年龄人口十年间增加了 6.54 万人,增长了 21.05%,年均增长 1.93%,高于少数民族总人口年均 1.29%的增速;少数民族劳动年龄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65.60%,比 2000 年上升了 4.0 个百分点。六、城镇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加大。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 年西宁城镇劳动年龄人口为 98.75 万人,比 2000 年增加了 23.28 万人,增长了 30.85%,10 年间年均增长 2.72%。乡村劳动年龄人口为 51.

10、79 万人,比 2000年减少了 1.58 万人,下降了 2.96%,年均下降 0.30%。在全市劳动年龄人口中,2010 年城镇劳动年龄人口占全市城镇总人口的 70.19%,比 2000 年上升了 2.79 个百分点;占全市劳动年龄人口的 65.60%,比 2000 年上升了8.01 个百分点。而 2010 年乡村劳动年龄人口占全市乡村总人口的 64.59%,比 2000 年上升了 2.49 个百分点;占全市劳动年龄人口的 34.40%,比 2000 年下降了 8.01 个百分点。七、劳动年龄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产发展中

11、,劳动力素质比劳动力数量显得更为重要。第六次人口普查调查数据显示,2010 年,西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10.00 年,比 2000 年的 8.53 年提高了 1.47 年。全市具有小学及以上各种文化程度的劳动年龄人口达到 147.03 万人,比 2000 年增加了 33.38 万人,增长了 29.37%。2010 年,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劳动年龄人口为27.14 万人,占全市劳动年龄人口的 18.04%;比 2000 年提高了 9.96 个百分点;高中(含中专)为 28.33 万人,占18.82%,下降了 1.56 个百分点,初中为 59.34 万人,占39.41%,提高了 3.2

12、4 个百分点;小学为 32.22 万人,占21.40%,下降了 2.21 个百分点;未上过学的为 3.51 万人,占 2.33%,比 2000 年下降了 9.43 个百分点。与 2000 年相比,10 年间全市新增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年龄人口16.75 万人,新增高中文化程度劳动年龄人口 2.08 万人,新增初中文化程度劳动年龄人口 12.74 万人,新增小学文化程度劳动年龄人口 1.81 万人,未上过学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 11.64 万人。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构成 单位:万人、%2010 年 2000 年 2010 年比 2000 年增减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人数 百分点劳动年龄

13、人口 150.54 100 128.81 100 21.74 -未上过学 3.51 2.33 15.15 11.76 -11.64 -9.43小学 32.22 21.40 30.41 23.61 1.81 -2.21初中 59.34 39.41 46.59 36.17 12.74 3.24高中(含中专) 28.33 18.82 26.25 20.38 2.08 -1.56大专及以上 27.14 18.04 10.41 8.08 16.75 9.9610 年间,西宁市劳动年龄人口的文化素质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仍显素质偏低。一是 2010 年西宁市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人数占全市劳动年

14、龄人口的比重高达 60.82%。二是女性劳动年龄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于男性。2010 年,女性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9.91 年,比男性的 10.08 年低 0.17 年。未上过学的劳动人口中,男性占 39.83%,而女性占 60.17%,女性是男性的 1.51 倍。八、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劳动力市场活动水平的一项首要指标,表示为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和失业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 年西宁市经济活动人口为(在劳动人口中)116.84 万人,与 2000 年的 95.79 万人相比,增加了 21.05 万人,劳动参与率则由 2000

15、年的 74.37%上升到 77.61%,提高 3.24 个百分点。也就是说,2010 年劳动年龄人口中有 77.61%的人参加与生产和劳务相关的经济活动。在劳动年龄人口经济活动中,分地区看,四区中城中区劳动参与率最高为 73.69%,城东区最低为 66.84%,其它依次是城西区 72.92%,城北区 70.71%;三县则依次是湟中县 87.48%、大通县 85.67%和湟源县 81.85%。在劳动年龄人口经济活动中,分户口性质看,具有农业户口的劳动参与率高。2010 年西宁市具有农业户口的劳动参与率 83.71%,非农业户口的劳动参与率 69.49%。主要原因是农村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区富余

16、劳动力的转移以及经济意识的增强,而城市则主要是在校大中专学生人数、家 庭 其 他 成 员 供 养 和其他不想工作的劳动人口增加,致使所占比重上升。九、非经济活动人口比重下降。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 16 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中,全市非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在校学生、家务劳动者、丧失工作能力的人等)为 33.70 万人,比 2000 年增加 0.69 万人,增长2.10%。非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为 22.39%,比 2000 年的 25.63%下降了 3.24 个百分点。非经济活动人口比重下降,主要是本地就业人数增加和外来劳动人口流入,以及年轻人口比重下降。从 非 经 济 活 动 的 构 成 看 , 料 理 家 务 最 多 , 占40.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