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质量的测量教学案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50967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质量的测量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物质质量的测量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物质质量的测量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物质质量的测量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物质质量的测量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质量的测量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质量的测量教学案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案例学科 理科 年级 八年级 时间 2014 年 11 月 6 日 地点 聋四教室教学内容 质量的测量 研修主题参与者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模式(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内容、地位及作用。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的初步概念、单位;常用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由于质量是学生认识各种物质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天平的正确使用又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因此本节内容比较重要。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2) 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3) 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数量级观念。2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

2、成对质量的初步认识。(2)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会利用它测量质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感受测量是认识物理世界的重要方法。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质量的含义。(2)会正确地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难点:(1)对质量单位的感性认识。(2)正确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四、教法分析质量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常接触的问题,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由于学生的实践较少,对于质量单位缺乏感性认识,1kg 到底有多少,缺乏经验。因此上课时要多举几个生活中常见1kg 的例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另外天平的操作动手能力要求较

3、高,学生熟练使用比较困难,多练习几遍才能掌握。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理念: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相互交流、合作学习。1首先让学生区分“物体”和“物质”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铁钉和铁锤都是由铁组成的,为什么铁锤比铁钉重?” 让学生讨论明白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其次引入质量的概念,铁锤比铁钉重,是它们含有铁的量不同,引导学生明白不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差别,为了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的概念。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再次创设问题情景,准备一块橡胶泥,让学生捏成各种形状。问这块橡胶泥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发生了变化,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将一

4、个冰块在容器里化成水后质量会如何变化?师生讨论得出结论:质量不变。进而说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的位置变化无关。所以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思考题:如果将这块橡胶泥带到月球,它的质量如何?3质量的单位及换算。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出质量的单位。大家知道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首先要确定长度的单位。那么,比较质量的大小,就要确定质量的单位。质量的国际单位是kg。其次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1kg 的物质有多少呢?20 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 1kg,两瓶中等容积的矿泉水的质量约为 1kg。再组织学生阅读“科学窗”关于千克原器的介绍,进一步理解1kg 的含义。最后介绍常用的质量单位以及各单位

5、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阅读表格 “一些物体的质量的近似值”,使学生感知物体质量的数量级,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并简要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测量根据杆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首先学习天平,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的学生天平是托盘天平。将学生 2 人一组,配备一架天平,组织学生对照教材天平结构图,弄清天平结构。认识天平结构时,要注意观察方法:从下向上依次进行。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为突破难点,老师要分步示范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先练习调节方法:放平、调零。再练习称量的方法:左物体右砝码,轻拨游码,物体质量 砝码质量数 标尺读数。六、板书设计第二节 物体的质

6、量及其测量一、物体的质量1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称为质量。2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的位置变化无关。3单位:国际单位 kg ,常用单位为 mg、 g、t二、物体质量的测量1测量质量的工具:托盘天平2天平的结构3使用方法:(1 )调平(2)左物右码(3)测量 (4)记数教学反思与改进设想我们在课堂上往往不敢大胆放手,总希望课堂要向着我们预设的方向发展下去,不让学生尝试,害怕暴露问题,教师一讲到底。但我们倡导自主课堂后,我在课堂中不断探究小组学习模式,通过自学、交流展示、先学后教等方式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事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很多环节做得还不够深入,不够优化,形式较重。在今后

7、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探索自主学习、少教多学、先学后教等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的交流、展示、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物理教学模式。反思以后我准备改进教学过程设计:1、每一小组的课桌上放一台托盘天平,先让学生观察桌上的托盘天平并讨论学习托盘天平的结构;2、学生阅读课本,学习交流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3、学生分组尝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4、学生交流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5、师引导点拨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总结使用技巧;6、课堂基础习题过关检查。我改变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8、趣。因为现在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配有说明书,学生要通过阅读说明书学会使用,所以在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时,我采用让学生先阅读课本讨论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尝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师点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把学习主动权、思考权、发现问题权还给学生,师起到引导和点拨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一课二上式教学课例执教者 向 博 学科 理科 年级 八年级 时间 2014 年 11 月教学内容 测量物体的密度 研究主题参与者课 题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 型 新 授知识技能1、 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

9、的密度过程方法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2、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教学重点 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难点 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教学用具 天平 200g 20 个、量筒 100ml 20 个、水、盐水、石块等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情境引入:1、教师出示一

10、块长方体铁块,要测量这个铁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2、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杯中的盐水,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呢?合作探究:一、量筒的使用:(一)观察量筒回答课本第 18 页想想做做中的问题;结合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归纳量筒测量液体密度的使用方法。(二)使用方法:(1) 、如何测固体(石块)体积的方法(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一块总结使用量筒测固体的方法)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 V1;将不规则形状物

11、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 V2。V 2与 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密度概念 m/V 得出若测 就先测 m 和 V 再算出。(1)方法如下:用天平测质量,用刻度尺测长度,进而算出体积,密度可得。(2)不能,体积的测量不可以,如何测量体积呢?引入量筒。学生观察本组量筒回答问题:(1)单位 ml(2)最大量程 100ml,最小分度值为 1 ml(3)正确读数: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与刻度线垂直。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回顾密度的概念,围绕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12、体现物理从生活中来。使学生知道本节知识的原理进一步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总结能力,从实际操作中总结量筒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2)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3)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归纳总结使用量筒测量不同物体体积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量筒测量的固体的体积。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4)探究怎样用量筒

13、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 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 V2,V 2与 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分组实验: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

14、后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 ,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4、总结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中注意的事项。课堂小结:1、 测量密度的原理2、 量筒的使用3、 测量固体的密度4、 测量液体的密度然后,让学生自己小节本节课的知识,并谈谈自己的收获。学生理解使用量筒测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用画图法表示自己的方法分组讨论塑料块、盐水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选择实验器材,将本组设计的测量方法的原理图按操作步骤的顺序,重点是盐水质量的测量方法,写(画)在练习本上。最后结论进行讨论。同桌交流,互相补充,总结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学生回

15、顾本节内容,加深印象固体的体积。图形可以使学生有一直观的感觉,便于学生理解。学生自主设计测量小石块、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评估交流,提出新问题,教师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种完全自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使学生把知识纳入知识系统1、 动手动脑学物理(2)1、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了空矿泉水瓶的质量 m(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了它们的总质量 m1(3)用矿泉水一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 V课堂练习(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A、 (1)

16、 B、 (2)或(4) C、 (3) D、都不能省去2、实验室中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 100g 密度为0.8103kg/ m3 的酒精,则应选的量筒是( )A、500ml,10 ml B、250 ml,5 ml C、100 ml,2 ml D、50 ml,2 ml3、学习质量和密度的后,小轲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验课题:(1)测量牛奶的密度(2)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3)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4)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5)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数目,你认为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A、 (1) (2) B、 (1) (2) (4) C、 (1) (2) (4) (5) D、 (1) (2) (3) (4) (5)4、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A、 将 m、V 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B、 铁块用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