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49223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积极心理学的兴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积极心理学的兴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积极心理学的兴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积极心理学的兴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积极心理学的兴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摘 要: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一个新的领域,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根源、对积极心理学的界定、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征和研究层面的介绍。关键字:心理学研究进展 积极心理学1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positiv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 positum,原意是“实际的”或“潜在的”。因此,积极从其本义上说既包括了人外显的积极,也包括了人内部的积极。积极这一概念最早在心理学界被系统提出来是在 1958 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贾霍达(Jahoda)

2、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 ”的思想。但直到 20世纪末,“积极”这一概念才逐渐在心理学界得到明确的界定。就目前来说,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概念主要包含了一下三重含义: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病理学式心理学的反动;倡导心理学要研究人心理的积极方面,如主管幸福感、快乐体验、乐观主义、自我决定、创造与健康等;强调用积极的方式来对心理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谢尔顿(Kennon 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有人认为,积极心理学史关于人类力量,如能力、乐观、毅力、善良、幽默、热情、宽容等

3、的科学。概括的说,“积极心理学就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人格心理学,郑雪 主编)2 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与现状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中,心理学家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于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局限于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成为主导性模式,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缺,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在 20 世纪末,国际心理学掀起了一个新的浪潮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

4、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图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对心理学进行诠释和实践。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具有的天赋权利。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的健康发展和生活幸福是营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心理学时代的到来,不仅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积极心理学这一新浪潮以锐不可当之势迅猛发展,矛头直指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方的消极心理学模式,给似乎有些沉闷的心理科学带来新的冲击和活力。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至 20 世纪 30 年代 Terman 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马斯洛在 动机与人格

5、中就曾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人本主义思潮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积极心理学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财富极大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却相对落后 ,负面心理层出不穷,而传统心理学许多理论似乎只把人当作动物或机器,而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因此, 积极心理学就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的呼唤以及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片面化等情况下应运而生。 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 2000 年和 2001 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1998 年 11 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积极心理学高峰会议明确了积极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成为世界性的心理运动。积极心理

6、学在短短几年内, 已从美国扩展到加拿大、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关注。3 研究近况3.1 主观层面上积极主观体验代表研究状况目前此方面研究在包括了主观幸福感、乐观主义等积极主观体验的同时,对积极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也进行了探索。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的看法和感受,即是评价自身生存所作出的认知和情感的结论。 Diener2在一篇综述中, 先对气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以及与高主观幸福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的相关作了回顾。接着对这方面的跨文化研究作了回顾,并提出宏观条件与幸福感存在着联系。他指出,幸福感的关键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如何在外部事件与生

7、活质量之间进行协调。他的研究使心理学家更易于理解 Democritus 和Epictetus 等古代哲学家的思想 ,他们认为不是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件决定了他们是否感到幸福,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决定了人们的幸福感。3.2 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代表研究状况积极人格特质的存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这方面研究的共同点是将人类看作是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并具有适应性的整体 ,其具体研究包括了自决、成熟防御机制、智慧、创造性等积极人格特质。Ryand 和 Deei 对自决这一特质进行了研究。自决是自决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自决理论探讨了三种相关的人类需要:胜任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Ryand

8、和 Deei 认为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 ,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将是乐观的。在此条件下的个体受内在激励,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 能够积极地寻求更大地挑战。由于需要的满足于否和个体所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Ryand 和 Deei还考虑了有利于满足这种需要的社会环境及其相反的社会环境。3.3 群体层面上人群与社会环境关系代表研究状况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 ,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从最广阔的环境进化来讲,进化的环境塑造积极的人类经验。当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青少年发展、天赋得以体现、发挥的环境因素的探讨上。Buss 在一篇文章中从进化的角度对阻

9、碍人们达到积极的精神状态的原因提出了三种看法。首先,因为人们目前所生活的环境大大地迥异于祖先们已经在生活和精神上已经很好适应的环境,所以人们在现代的环境中常会有所不适。其次 ,进化了的机制会造成主观压力,但因其有效而得以保留下来。例如 ,嫉妒是人们时刻保持警惕以确保其配偶的忠实。最后,选择是富有竞争性的 ,会给人们带来压力。但同时,人们也拥有另一些进化了的机制,产生快乐的来源,它们是: 婚姻联结、友谊、紧密的亲属关系、合作性联盟等。Buss 认为通过有选择地控制一些心理机制,而激活另一些心理机制,可以增加人们的快乐。在 Buss 将其论据建立在生物进化的坚实基础上之后,Massimini 和

10、Delle 进一步对心理进化和文化进化进行了论述。他们假设生命系统是自我组织的,并朝向复杂性发展,因此,个体是其自身进化的原因。个体不断地被包括进将限定他们自身个性的心理、文化的选择之中,并且形成了文化的未来。他们认为心理选择不仅由适应和生存的压力所驱动,而且也受体验乐观的经验的需要所驱动。只要有可能,人们选择的行为是能使他们感到充实、有能力和有创造性的行为。4 总结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是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理论结构。通过对主流心理学的纠正,给现存的心理学内容与形式以补充。从长远看 ,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可能不在于其提出的任何特定的假设和规则 ,而在与为心理学乃至整个社会,提供了以新的方法看待人类的生存和问题的解决。而新的方法、新的思维的出现则是一门学科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可以肯定的是 ,不论积极心理学是否遭遇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样的命运,它必将推动心理学向前发展。参考文献1 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2 苗元江 俞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 Webmaster,赛利格曼谈积极心理学,幸福课博客 .4 张倩 郑涌 ,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摘自心理学探新第 23 卷总第 87 期5 张若舒 董莹莹,浅析积极心理学,邵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