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黏土路基施工技术交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47528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黏土路基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红黏土路基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红黏土路基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红黏土路基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红黏土路基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黏土路基施工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黏土路基施工技术交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黏土路基施工技术交底一、编制依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释义手册二、适用范围公路路基红土地区地基施工。三、交底内容1、施工准备1)根据实际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质量计划),编制中力求考虑周到,措施得力,便于操作。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在掌握现场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施工段、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3)利用已批复的水准点、导线

2、点定出路线边线、中线及标高控制点。4)用全站仪在现场恢复和固定线路测量桩点,并设立标记,在施工过程中严格保护主要控制点。并根据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现场放样工作。5)根据规范要求做好相关试验检测工作。6)施工便道贯通,通电、通水、拆除障碍物,平整场地。7)施工机械已进场,并且,试运行状态良好。2、材料要求:1)压缩系数大于 0.5MPa1 的红粘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堤。2)不符合上条条规定的红粘土拟作为路基填料时,应进行处理,处理后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表 4.1.2的规定;注:表列强度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规定的浸水 96h的 CBR试验方法测

3、定。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表中上、下路堤填料最大粒径 150mm的规定不适用于填石路堤和土石路堤。3、红黏土地区路基施工工艺流程:红黏土地区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3(以掺灰方法为例)。4、红黏土地区路基施工工艺:1)填料运致现场、掺灰:对红黏土进行现场掺灰处理可采用路拌法。可有效降低含水率,提高强度,同时又可降低塑性指数,提高水稳性。2)检测、调整含水量:在现场施工前应进行含水量检,使之符合最佳含水量2%范围以内。3)机械整平:路基上料应使用推土机、平地机并人工配合进行整平。4)控制松铺厚度:在路基上料前应进行测量放样,采用钢钎钉点,根据试验段所确定的

4、松铺系数进行控制。5)碾压成型:碾压应采用试验段路基所确定的机械组合及相关数据进行。四、施工要点1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雨季施工时,应防止松土被雨淋湿。施工中应保持作业面横坡不小于 3%。雨后作业面,应经晾干且重新压实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2填料应随挖随用。摊铺后必须及时碾压,做到当天摊铺当天完成碾压。3路堤填筑应连续,碾压完成后,应采取措施防止路堤作业面曝晒失水。4分层填筑时,先摊铺包边土,后摊铺红黏土。碾压前,应控制两种填写料的各自含水率,使两种填写料在同一压实工艺下能达到压实标准。包边土的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5采用包边土法时,碾压应从两边往中间进行,对不同填料的结合处要增加碾压遍

5、数 1-2遍。6超高弯道的碾压应自低处向高处进行。五、质量检验1质量检验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表 4.2.2的规定。注:表列压实度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评定路段内的压实度平均值下置信界限不得小于规定标准,单个测定值不得小于极值(表列规定值减 5个百分点)。小于表列规定值 2个百分点的测点,按其数量占总检查点的百分率计算减分值。采用核子仪检验压实度时应进行标定试验,确认其可靠性。特殊干旱、特殊潮湿地区或过湿土路基,可按交通部颁发的路基设计、施工规范所规定的压实度标准进行评定。三级公路修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路基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标准。2外观鉴定1

6、)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曲线圆滑。不符合要求时,单向累计长度每50m减 12 分。2)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圆滑。不符合要求时,单向累计长度每 5Om减 12 分。3)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飞碎落台的位置适当,外形整齐、美观,防止水土流失。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 12 分。六、注意事项1路堤施工前应做好临时排水及防渗设施,截断流向路堤作业区的水源,疏干地表水。2包边土材料应为透水性较小的低液限黏土、石灰土等,CBR 应符合规范规定。3路堑边坡应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防护和综合排水施工。4挖方边坡坡脚应按设计要求及时施工支挡结构物。七、安全环保要求1、安全要求1)施工前应检查施工机械

7、的运行状态、良好情况。2)现场指挥人员及机械操作手应进行岗前培训及安全教育。3) 机械操作手工艺在施工操作时,必须听从指挥讯号,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应经常注意机械的运转情况,发生异常立即检查处理。4) 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得擅离岗位,不得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合的机械,不得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种操作证的人员操作。5) 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关闭好驾驶室(操作室),要拉上驻车制动闸。坡道上停车时,要用三角木或石块抵住车轮。夜间应有专人看管。6)应采取隔振、防振措施消除强夯对邻近建筑物的有害影响。7)作好宣传和现场管理工作,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2、环境保护1)根据客观存在的粉尘、污水、噪声、废气和固体废物等环境因素,实施全过程污染预防控制,尽可能地减少或防止不利的环境影响。2)施工废水a所有施工、生活废水在排放前必须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同意。b施工中产生的废弃泥浆必须经过沉淀池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严禁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废浆沉碴必须用密封的槽车外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置。c各类土方、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现场时,为保持车容清洗车辆轮胎及车厢,清洗废水接入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系统。3)施工噪音在居民住宅区附近施工,早 7:30 时前,晚 10时后不得桩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