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粘土砖房抗震构造措施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47520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层粘土砖房抗震构造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多层粘土砖房抗震构造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多层粘土砖房抗震构造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多层粘土砖房抗震构造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多层粘土砖房抗震构造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层粘土砖房抗震构造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层粘土砖房抗震构造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3 多层粘土砖房抗震构造措施7.3.1 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应按下列要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上简称构造柱):1、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 7.3.1 的要求。2、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表 7.3.1 的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按 2 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 6 度不超过四层、7 度不超过三层和 8 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后的层数对待。表 7.3.1 砖房构造柱设置要求房屋层数6度 7度 8度 9度设 置 部 位四、五三、四 二、三7、8 度时,楼、电梯间的四角;隔15m或单元横墙与

2、外墙交接处。六、七五 四 二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79 度时,楼、电梯间的四角。八 六、七 五、六 三、四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内墙的局部较小墙垛处;9 度时内比值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7.3.2 多 层普通砖 、多孔砖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要求:1、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 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用 412,箍筋间 距不宜大于 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 度时超过六层、8 度时超过五层和 9 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 4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200mm;房屋四角

3、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 设 26 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1m。3、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盘上下贯通。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上500mm,或与埋深小于 500mm 的基础 圈梁相连。5、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本章表 7.1.2 的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下部 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2)当外纵墙开间大于 3.9mm 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 4.2m。7.3.3 多 层普通砖

4、、多孔砖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档、屋盖的砖房,横墙承重时应按表 7.3.3 的要求设置圈梁;纵墙承重时每层均应设置圈梁,且抗震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比表内要求适当加密。2、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的房屋,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墙体周边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钢筋可靠连接。7.3.3 砖房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要求烈 度墙类6、7 8 9外墙和内纵墙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内横墙同上;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 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 15m;构造柱对应部位。同上;屋盖处沿所有横墙,

5、且间距不应大于 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 7m;构造柱对应部位同上;各层所有横墙。7.3.4 多 层普通砖 、多孔砖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圈梁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2、圈梁在本节第 7.3.3 条要求的间距内无横墙时,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盘替代圈梁;3、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120mm,配筋应符合表7.3.4 的要求;按本规范第 7.3.4 条 3 款要求增设的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180mm,配筋不应少于 412。7.3.4 砖房圈梁配筋要求烈 度配 筋6、7 8 9最小纵筋 410 412 414最大箍筋间距

6、(mm) 250 200 1507.3.5 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楼、屋盖应符合下列要求: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机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高时,板端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 120mm,伸进内墙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在梁上不应小于 80mm。3、当板的跨度大于 4.8m 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拉结。4、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8 度时房屋的屋盖和 9 度时房屋的楼、屋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7.3.6 楼、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包括构造柱)或圈梁可靠连接,梁与砖柱的连接不应削弱柱截面,各层独立砖柱

7、顶部应在两个方向均有可靠连接。7.3.7 7 度时长度大于 7.2m 的大房间,及 8 度和 9 时,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 500mm 配置 26拉结钢筋,并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1m。7.3.8 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8 度和 9 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 设 26 能长钢筋;9 度时其他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调协 60mm 厚的 钢筋混凝土带或本筋砖带,其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7.5,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10。2、8 度和 9 度时,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 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3、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

8、板的梁可靠连接;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4、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内接处应沿墙高每隔 500mm 设 26 接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应 1m。7.3.9 坡屋 顶房屋的屋架 应与顶层圈梁可靠连接,檀条或屋面板应与墙及屋架可靠连接,房屋出入口处的檐口瓦应与屋面构件锚固;8 度和 9 度时,顶屋内纵墙顶宜增砌支承出墙的踏步式墙垛。7.3.10 门 窗洞处不 应采用无筋砖过梁;过梁支承长度,68 度时不应小于 240mm,9 度时不应 小于 360mm。7.3.11 预制阳台应与圈梁和楼板的现浇板的现浇板带可靠

9、连接。7.3.12 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应符合本规范第 13.3 节的有关规定。7.3.13 同一结构 单元的基础(或桩承台),宜采用同一类型的基础,底面宜埋置在同一标高上,否则应增设基础圈梁并应按 1:2 的台阶 逐步放坡。7.3.14 横墙较少的多层普通砖、多孔砖住宅楼的总高度和层数接近或达到表 7.1.2 规定限值,应采取下列加强措施:1、房屋的最大开间尺寸不宜大于 6.6m。2、同一结构单元内横墙错位数量不宜超过横墙总数的1/3,且连续错位不宜多于两道;错位的墙体交接处均应增设构造柱,且楼、层面板应采用现浇钢筋的混凝土板。3、横墙和内纵墙上洞口的宽度不宜大于 1.5m;外纵墙上洞口的宽

10、度不宜于大于 2.1m 或开间尺寸的一半;且内外墙上口位置不应影响内外纵墙与横墙的整体连接。4、所有纵横墙均应在楼、层盖标高处设置加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宜不于 150mm,上下纵筋各不应少于 310,箍筋不小于 6,间距不大于 300mm。5、所有纵横墙交接处及横墙的中部,均应增设满足下列要求的构造柱:在横墙内的柱距不宜大于层高,在纵墙内的柱距不宜大于 4.2m,最小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40mm240mm,配筋宜符合表 7.3.14 的要求。表 7.3.17 增设构造柱的纵筋和箍筋设置要求纵向钢筋 箍筋位置 最大配筋率(%)最小配筋率(%)最小直径(mm)加密区范围(mm)加

11、密区间距(mm)最小直径(mm)角柱 14 全高边柱1.8 0.814中柱 1.4 0.6 12上端 700下端 500100 66、同一结构单元的楼、层面板应设置在同一标高处。7、房层底屋顶层的窗台标高处,宜设置沿纵横墙通长的水平现浇钢筋混凝土带;其截面高度不小于 60mm,宽度不小于 240mm,纵向钢 筋不少于 36。中国地震烈度表 (简要) 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度 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度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度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度 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度 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震级与烈度统计对应关系 震中烈度: 震 级: 1.9 2.5 3.1 3.7 4.3 4.9 5.5 6.1 6.7 7.3 7.9 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