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陆贾与贾谊:性格与思想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46851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陆贾与贾谊:性格与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论陆贾与贾谊:性格与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论陆贾与贾谊:性格与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论陆贾与贾谊:性格与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论陆贾与贾谊:性格与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陆贾与贾谊:性格与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陆贾与贾谊:性格与思想(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陆贾与贾谊:性格与思想作者:夏增民 摘要:陆贾与贾谊都是汉初闻人,以文名于朝,但归宿却大有不同,陆贾以善终,而贾谊却伤悼早夭。究其原因,不仅与两人身处的政治利益集团不同有关,陆贾属于当政的军功受益集团,而贾谊出于新兴的法吏集团,双方的力量对比决定了集团内个人的命运;而且还与两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陆贾世故圆通,贾谊伉直不屈,性格的差异同样也影响个人政治的前途,终致两人同出而异终。就两人思想体系而言,陆贾宗儒,近于黄老而好纵横;贾谊则本儒近法而乐老庄。二人思想的异趣,不是学术的分裂,而是学术由”百虑” 向”一致”, ”殊途”向”同归” 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到汉武帝时,这一学术演进过程才告基本结

2、束,而陆贾与贾谊俱本于儒家,实为董仲舒公孙弘倡导儒术独尊张本。关键词:西汉 陆贾 贾谊一陆贾与贾谊都是汉初闻人,掌承顾问,议论应对,均曾为太中大夫。陆子位显于朝,竟以寿终。班固曾对他做出极高的评价,说他比之刘敬、叔孙通、郦食其、朱建诸人, “陆贾位止大夫,致仕诸吕,不受忧责,从容平、勃之间,附会将相以强社稷,其最优乎”!1贾生却左迁冷落,自伤悼而早亡。陆子与贾生不同的人生命运,不仅与汉初时势相关,而且与两人各自的思想倾向及性格也有莫大的关系。陈涉首难,群雄竞起,陆贾、郦食其、叔孙通等有识之文士也不甘寂寞,史载:“高祖以征伐定天下,而缙绅之徒骋其知辩,并成大业。 ”2“汉兴,高祖躬神武之材,行宽

3、仁之厚,总擥英雄,以诛秦项:任萧曹之文,用良平之谋,骋陆郦之辩,明叔孙通之仪,文武相配,大略举焉。 ”3可见汉帝国的建立,文士武夫相竞功,文士也功莫大焉。汉初实行军功爵制,文士无军功,自然不得受爵赏,但他们仍属军功受益阶层无疑4。军功受益集团是西汉初年政治权力的主导集团,参与汉帝国创建的文士与他们在利益要求上基本上是共同的。文士不附骥于武将之后,自汉立后亦是如此。 “自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会天下初定,将相公卿皆军吏。张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5,叔孙通定朝仪,而陆子“乃祖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6 ,文士与武夫竞功,以求与之侔,并为利益共同体,这与亡秦立汉之

4、时是一脉相承的。吕后死,吕氏欲尽诛诸功臣武将,军功受益阶层先发制人,发动宫廷政变,诛吕兴刘,保住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这次政变之所以成功,与陆子联络周勃与陈平这两个政变关键人物有极大关系。这正说明陆子与军功受益阶层的利益同构关系,陆子与绛、灌诸人关系深厚自不在言。参与刘邦集团的文士们与汉初军功受益阶层同属一个政治集团,共同分享获得的政治权力。而贾生则不然。文帝之时,汉廷内政治结构稍有变化。即法吏官僚阶层开始萌现,贾生正是此阶层的突出人物。贾生为专制皇权计,主张力黜军功受益阶层,迁徙诸侯国,使“列侯悉就国 ”,因此,激发了自己与之的矛盾。但此时,军功受益集团仍垄断着朝廷大权,直至汉文帝晚期,这一状况

5、还没有根本的变化7。所以, “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8。贾生与主政的军功受益集团交恶,其政治前途可想而知。贾生不仅在政治利益上与军功受益集团有所抵牾,其思想对于当世来说也过于激进。汉初以至文帝,朝野仍以清静无为为主流思潮。而且文帝初即位,因以代王入继,又是受功臣拥立,对功臣存狐疑之心,因此,政治上必求抑制势力过于强大的军功受阶层,而致政治平衡和政权安定。以是,文帝虽“好刑名之学”9,但仍不得不稍作收敛。而贾生主张大举改弦更张,遍观其策论,屡屡攻击主张“毋动” 、 “毋为 ”之人

6、,而这些人,皆是汉文帝周遭之近臣,他们立论制策慎重且保守,追求政治稳定10。他们难于苟同贾生的政论。如此,贾生孤立于朝,无所援籍,文帝虽好贾生,却无奈何于朝臣压力。贾生终于左迁长沙王太傅。从此,就再未返回中央权力中心。与陆子构结军功受益阶层主势者不同,贾生与之持疏离、黜难的态度。这不仅是利益、思想、意念的问题,实与其人性格有很大的关联。陆子老于世故,善于谈辩纵横,深得应酬变通之道,与叔孙通诸文士一样, “知当世之要务”,且“进退与时变化”。太史公亦不得不承认他们行事“大直若诎,道固委蛇”11。楚汉交战之时,陆子“居左右,常使诸侯”12;汉兴,又和南越,上新语 ;吕氏执政,又沟通功臣受益阶层领袖

7、周勃、陈平, “游汉廷公卿间,名声藉甚 ”13,陆子以自己的辩才及纵横之术,取得了各方的支持,终助周勃、陈平平灭诸吕。贾生则为人伉直,不假虚饰,这可能与贾生深受法家思想之染有关,具有法家刻薄真朴的性格。贾生初受吴公推荐入朝, “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恃才放旷,锋芒毕露;又议正朔服色, “悉更秦之法”,迁徙诸侯,使列侯就国,全然不顾军功受益集团的强大势力14。贾生为人至刚,以己意更张社会,操之过急,过秦而又入秦之窠臼,及放流长沙,吊屈原以自喻,尚励志自勉,不妥协合污;而久之,不得复受文帝征见,又做服鸟赋 ,伤悼以自广,有寄情于庄子之意,进取之意尽失,并最终因梁怀王堕

8、马而自伤不已,哭泣多日而死。这又展现了其性格脆弱的一面。处逆境而自失,处顺境而张扬,也充分体现了其为人的不成熟。贾生的悲剧是中国古代具有独立性格文人的共同悲剧。他们志洁行廉,与俗人俗政不可并立,但若流入庄子之脉,不仅可惜,而且可叹!他们遁离人世,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感,不能以身正世,让不贤之人掌控社会,使社会日益腐败。而陆子之属交构权势甚急,其心正其意诚则政事大治,反之则政事大坏。古代政治思想皆高德义而黜诈伪,在当时的政治体制下,亦不失为现实之举。二诚如本文开头所言,陆子与贾生人生道路的歧路,也部分由其所持思想使然。思想的倾向决定个人的政治主张,有时也决定个人的处世态度。从现在陆子与贾生所存留的

9、文字材料看,二人的所持思想有同,但亦有异。陆子守本于儒家,自古即有定评。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陆生时时前说称 诗 书 。 ”这一点,今本陆子著新语中可证, 新语凡引文处,除一处出自老子外,其他皆出自儒家经典如 诗 、 论语 、 易 、 孝经等15,而称述先圣孔子及孔门弟子言论更是比比皆是。可见史记所记不诬。班固汉书艺文志列陆贾二十三篇,而本传不载,其中当有新语各篇。 隋书经籍志亦列新语入子部儒家类。四库馆臣相沿不改,认为“ 据其书论之,则大旨皆崇王道,黜霸术,归本于修身用人。其称老子者,惟思务篇引上德不德一语,余皆以孔氏为宗。所援多春秋 、 论语之文。汉儒自董仲舒外,未有如是之醇正也。 ”1

10、6由上可知,就其思想内容而言,历代均归陆子为儒家,这从其学术传承上也可得到佐证。王利器先生认为,陆子之学,盖出于荀子。 盐铁论毁学篇说:“李斯与包邱子俱事荀卿。 ”。 汉书 楚元王传也说:“ 交与申公受诗浮邱伯。伯者,孙卿门人也。 ”荀子晚年适楚,终老于兰陵。而陆贾为楚人,从浮邱伯游学,也是意料中事。 新语资质篇说:“鲍丘之德行,非不高于李斯、赵高也,然伏隐于蒿庐之下,而不录于世,利口之臣害之也。 ”盖陆子与鲍丘游,因得以闻荀子说于鲍丘17。由此可推知,陆子学宗荀子,而陆子及新语宗法儒学可以明辨。陆子以儒为宗,但不斥黄老道家,尽管其书中仅一处引老子“上德不德 ”之言,但对老子精神的阐述却可遍见

11、于全书,看来陆子也有尊崇黄老道家的倾向。其述老子清静无为,曰天地万物“为宁其心而安其性,盖天地相承,气感相应而成也”18 ;而“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 。不过, “无为者乃有为也”19,目的是达致“ 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闾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无夜行之卒,乡无夜召之征” 的为治理想。其述道家之精神专一,曰“专心一致” , “同一治而明一统” , “天一以大成数,人一以成伦”, ;又曰“正心一坚” , “执一统物”20 ,然后“壹其道而定其操”21,与太史公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之意甚合 22。

12、另外,老子思想的朴质精神也见于陆子书中,如曰“不违天时,不夺物性,不藏其情,不匿其诈”23,又说“朴质者近忠,便巧者近亡, ”“谗言似贤,美言似信”24,皆近老子本义。而柔刚转化更是老子真义, 新语辅政篇曰:“怀刚者久而缺,持柔者久而长,躁疾者为厥连,退重者为常存,尚勇者为悔近,温厚者行宽舒,怀急促者必有所亏,柔懦者制刚强”。正是如此,所以有学者认为陆子“兼儒道二家”25,或以为陆子为“新道家 ”者亦有之26。然而,一个人的思想到底归于何派,应看其主流倾向。尽管陆子多称引道家,但已如前引先贤诸言,陆子思想主流还是儒家的。何为儒家?“儒家者流游文地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

13、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27“儒者其大抵本于仁义及五常之道,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咸由此则。 ”28陆子的思想正与此合。他说:“ 仁者道之纪,义者圣之学;学之者明,失之者昏,背之者亡。 ”“先圣乃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图画乾坤,以定人道,民始开悟,知有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于是百官立,王道乃生。 ”29又讲“圣人居高处上,则以仁义为巢,乘危履倾,则以圣贤为杖。 ”“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30,是以陆子提倡“仁义” 之意明矣。陆子还继承儒家的“德化” 思想, “夫法令所以诛暴也,故曾、闵之孝,夷、齐之廉,此宁畏法教而为之也?”31意谓人之德行来自教化,而非

14、法令。而圣贤正身以行,以德化民, ”夫王者之都,南面之君,乃百姓之所取法则也,举措动作,不可以失法度。 ”32此与孔子所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行草上,必偃”同理33。此外,他还说,“夫欲富国强威,开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 ;又说, “天地之性,万物之类,怀德者众归之”。可见,陆子亦得儒家爱民来众之义34。反观以上所述,综览新语全书,陆子仍是以儒为主,而不斥黄老道家。陆子虽宗儒尚道,但却也多表现为力辩之士,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云:陆贾“ 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游走于诸侯群臣之间,以知辩行纵横之事。他虽说项羽归刘太公吕后未果35。但他两赴南越,数服赵佗,不战而屈人之兵,可见其谈辩

15、的能力36。所以,陆贾以辩士著名于世。扬雄法言渊骞篇评价说:“言辞:娄敬、陆贾。 ”司马迁也说:“余读陆生新语 十二篇,固当世之辩士。 ”37及陆贾劝说周勃、陈平联手翦灭诸吕,拥立文帝,苏秦、张仪亦不过如此38。亡吕而继刘氏,功可以周、陈两人比侔,其纵横之术可谓精矣。 以是观之,陆子的思想乃是宗儒好黄老而好纵横。三贾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 “颇通诸子百家之学”,然观其学,仍宗于儒学。河南守吴公“ 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而吴公“ 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 ” 39,李斯也尝学事于荀子,那么,贾生如孟子,对于儒学,乃“私淑诸人” 而已。而侯外庐诸先生认为,贾生治安策不仅在形式上有荀子之富国 、 议兵诸篇的结构,而且在思想上也深得荀学修养。 治安策关于置三公三少以教训太子,主张从孩提之时,以道习之,他的立论点就是基于荀子的“惟善者伪也 ”的理论。同时,贾生又有荀子“谨注错,慎习俗”思想的复述。荀子谓“ 积礼义而为君子 ”,贾生则说,“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 ”40这正与荀子“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之说相合41 。不仅如此,详析贾生思想,其核心仍不出儒学范围,同陆子一样,贾生也极力推崇仁义。他论秦之过,认为秦败即败在“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