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事迹材料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464247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妇女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村妇女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村妇女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村妇女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村妇女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妇女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妇女事迹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农村妇女事迹材料农村妇女干部先进事迹材料记县人大代表史会兰同志史会兰,女,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年4月被评为全县青年道德建设标兵称号,20*年10月被新华乡政府评选为宁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同年12月被宁县县委推选为庆阳市第一届人大代表,连任至今。20*年5月被评选为宁县第十二届妇女代表至今。多次被新庄镇政府评为全镇先进工作者。现年43岁的史会兰同志是宁县新庄镇村白店村城东组组长,十年来,她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发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架电、修路、搬迁村庄、行政村合并村基础设施建设,使白店村由过去靠救济过日子的贫穷落后的混乱村、光棍村,一跃变为山绿、路通、街畅、瓦房成排、文

2、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村庄。一、穷村变富村20*年3月,镇党委让史会兰担任白店村城东组组长,说实话,一开始,她不愿接手这个“烂摊子”。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家庭压力大,她既要下地干活又要照顾子女上学,顾了外边顾不上家里。二是村里的工作难度大。村各项工作处于混乱无序状态。三是她怕自己干不好,辜负乡党委和乡亲们的厚望,可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又让她义不容辞地接过了村组长这副担子。一上任,冷嘲热讽就来了:“一个娘们能治理好这个村?”。俗话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而做一名落后村的女组长真是难上加难。作为当时新庄镇唯一全县也少有的女组长,史会兰感到压力不小。但是既然干了,就要干出个样子来,她多次召开村民

3、代表会,广泛征求第 2 页群众意见和建议,制定出治村方案和村庄发展的长远规划。新庄镇有大面积适宜栽植果树的红壤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群众就开始栽植果树,发展水果产业,但随着周边地区的水果产业越来越强,品种越来越新,我镇生产的水果在质量和品种上逐渐弱化,经济效益逐年下降,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白店村民史会兰大力发展、引进各种新品种栽培,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济效益逐年提高。谈到她的宝贵经验,主要有:一是引进良种,优化组合。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林果业发展前景,史会兰同志不断从外地引进优质苹果、桃、梨等新品种,更新换代,逐步淘汰地老化品种,及时采用嫁接、高接换种等方法更新改造老果树,加快

4、树种、结构的调整,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合理配置的生产优势。二是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多年来,史会兰同志遵循一条“三分栽、七分管”的原则,为了掌握果树、桉树栽培、修剪、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他除了自己细心探索,刻苦钻研外,还虚心向他人请教。他每年都积极参加县、乡举办的科技培训班,对疑难问题及时向林业专家及有关技术人员请教,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在自己的不断学习应用、不断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管理经验,他把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记在纸上、装在心里、用在生产。他的水果产品个大、质优、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苹果树长势良好。三是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果品质量。在多年栽植果树的过程中,始终把应

5、用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首先是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便利的地块合理密植,增施农家肥和复合肥,科学灌水,满足果树生长的需要,提高产量。其次是科学修剪,针第 3 页对各个不同的品种采用适宜的修剪方法,培养结果枝组,及时采用疏花、疏果、套袋等措施,使所结果实个头大、外观好、色泽鲜、品质高、销路畅、价格好。第三是适时防治病虫害,提高果子的品质。在果树生长期,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尽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在病虫害发生时,找准最佳防治时期,针对不同类型的病虫害,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她不仅自己带头致富,带领身边的人共同致富,同时也非常热心当地的公

6、益事业,她对环境治理、文明创建、路灯亮化、多次给予资助,经常对身边的困难老人给予帮助,每年底她都带着大米、油等生活用品到本村困难老人家慰问,并给她们洗衣、洗被、打扫卫生,同时为孤儿、半孤儿送去棉衣、学习用品,在当地群众中,口碑非常好,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同时也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赞扬。在他的带动下,苹果树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二、发展养殖业,带动一方村民在农村商品生产中,养牛是一项投资多,见效快,易管理的一个致富项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养牛的认识不断提高,由原来的役用牛转变为肉用牛,养殖技术由原来的放养改为圈养,但存在着养殖户分散,规模小,效益不大,养殖

7、户资金不足,缺少养殖技术等原因,养牛业发展始终缓慢。为此,史会兰在本村成立了养牛协会,把养牛户组织起来,共同研究养牛事业。选举了协会会长、副会长,组建了理事会,通过了协会章程。近年来,养牛协会为新庄镇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做出了重大贡献。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开发力度,促进养牛生产规模化。黄牛生产的发展与生产的投入成正比例关系,只有规模发展,才能收到较高的经第 4 页济效益。而规模的大小取决于投入的多少。协会会员在扩大养殖规模时,常因资金不足而困扰,对此,理事会就千方百计为会员筹措资金,养牛贷款委员会的成立和积极工作,有力调动了养殖户养牛的积极性,促进了黄牛养殖规模的发展,同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三

8、、创建文明村村民富了,但富了口袋,不能空了脑袋。史会兰在抓村民致富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抓精神文明创建。她以“平安家庭”创建促进平安村庄创建,动员村民签定赡养老人、晚婚晚育等四项协议,搞好好媳妇、好婆婆及“美在农家明星户”等六项“十佳”评选表彰活动,为村民做好八件实事,在村内倡导十种风气。与此同时,村委会每年为评选出来的好媳妇、好婆婆、好邻里、好妯娌披红戴花,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号召全村村民向她们看齐,这些活动的开展都促进了村风、民风的极大好转,形成了邻里团结、夫妻和睦、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文明和谐局面。史会兰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突出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反映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

9、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展示了领导干部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篇二: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敬老孝老的好媳妇记秦岭乡董集寨村妇女赵淑珍同志赵淑珍,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她是一个上孝敬公公婆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妇,多年以来,她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她就是秦岭乡董集寨村赵淑珍同志。第 5 页一、孝在宽容中彰显博大赵淑珍,1975年出生在秦岭乡麻山头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赵淑珍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1994年嫁

10、入秦岭乡董集寨村,与现任村支部书记的有志青年董晓明结为夫妻,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农民。纯朴热情。婆婆性格开朗随和,婆媳关系融洽。婚后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也就其乐融融。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近年来婆婆因病卧床不起,不仅家里花费了大笔的医药费,而且婆婆从此由一个健康人变成生活难以自理的残废。婆婆是个急性子,一时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常耍性子,发脾气。赵淑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婆婆想不开,寻短见。于是日夜陪伴婆婆,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她说“瘫子也要过日子,何况你能行走,我会服侍你。”在儿媳的鼓励劝导下,婆婆慢慢摆脱了阴影,树立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11、,走上了生活的正规。赵淑珍作为长嫂,她是恨铁不成钢,对婆婆赡养服侍他们夫妇一概扛起,从不奢求弟弟负担,赵淑珍用博大的胸怀包容着家庭成员的不足,用孝心敬奉长辈,用爱心呵护晚辈,把一个清贫残缺的家勉强经营得和和美美。二、孝在坚持中凸显厚重自婆婆患病后,赵淑珍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婆婆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赵淑珍既要服侍婆婆,又要参加集体劳动,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早工,晚上要收拾家务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第 6 页清洗一次;婆婆洗澡要备

12、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十年来,赵淑珍虽然离娘家很近,但她缺很少回娘家,到天水市办事,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里不踏实。有次内侄婚庆,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改革开放后,两个儿女相继成家,家境日渐宽裕,赵淑珍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微型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这些年,丈夫董晓明由于家庭劳动力少,又要忙农活,又要为村上的发展谋出路,谋计划。丈夫董晓明有时情绪不好语言冲撞了老娘,赵淑珍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赵淑珍同志用十年

13、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纯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三、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在王爱的精心照料下,赵淑珍有两个儿子,在她的感染下,他们都十分尊重孝敬奶奶。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她孝敬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她的事迹在周边村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篇三: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好媳妇事迹材料记徐祥梅孝敬婆

14、婆、爱戴小叔的先进事迹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六年如一日服侍患有严重冠心病的婆婆和第 7 页照顾患有精神失常的小叔,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庄,她就是花山区霍里街道凤山村凤山组徐祥梅同志。徐祥梅1978年出生在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西宁村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她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20*年嫁入与大她5岁的高从友结为夫妻,婆婆也是地道的农民,纯朴热情。当时婆婆喻同美51岁,性格开朗随和,婆媳关系融洽。婚后尽管家境贫寒,但是家庭关系很和睦。尤其是她孝顺婆婆并精

15、心照料身患重病婆婆和精神失常的小叔,自婆婆患病以来六年如一日体贴入微从无半句怨言在凤山村传为佳话是左邻右舍公认好媳妇。天有不测风云20*年秋天一直体弱多病婆婆喻同美明显感到身体不适于是去市人民医院诊治诊断结果是:严重冠心病!这给本身贫寒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婆婆喻同美准备放弃治疗觉得人总归要死不愿去拖累儿女,婆婆喻同美正是这么想唯一儿子经济条件有差,不想拖累他们,但当徐祥梅得知婆婆重病后,就和丈夫商定,决定凑钱给婆婆治病,亲自陪婆婆去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自20*年婆婆喻同美被诊断严重冠心病起,至今已六个年头,徐祥梅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喻同梅

16、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徐祥梅既要服侍婆婆,又要参加服装加工厂劳动,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早工,晚上要收拾家务、农田活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小叔高建患有精神病,还有吸烟的习惯,徐祥梅就叫丈夫每天晚备一盒香烟;婆婆、小叔衣物清洗;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十年来,徐祥梅很少在外过夜,到十里八乡喝酒,都要第 8 页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理不踏实。有次内侄婚庆,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微型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这些年,丈夫高从友有时情绪不好语言上冲撞了老娘,徐祥梅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徐祥梅同志用十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在徐祥梅的精心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