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42899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教育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单位:竹林关镇中心小学时间:20*年1月6日立足应用各位同事:构建教育信息化大家好!能在这里和大家探讨教育信息化我感到很荣幸!我校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作以教学科研为先导,努力协调改进学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设备及运用水平,充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使信息化发挥最大教育教学功能。现将我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几点体会向大家做以汇报。一、更新理念,引领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1、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

2、技术的不断突破,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对教育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新世纪,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信息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占领了这个山头,谁就在21世纪的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所以要重视了信息化,才能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才能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2、高瞻远瞩,加强领导。结合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从“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长足高效发展”的高度出发,把教育信息化放在了突出的位置,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我校重点工作;制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规划。认真贯彻“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指导方针,分阶段、分层次地高标第 2 页准、高

3、质量、高速度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推进我校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二、加强硬件建设,创设学校现代化教育环境。20*年9月新校落成,学校高瞻远瞩,为了促进学校的信息化的发展,学校投资几十万余元购置了电脑等信息技术设备,并及时将光纤引入校园,构建高速校园网络。给每个教室配备电脑,多媒体,投影仪,并接入网络,实现班班通。还设置了计算机房。随后有陆续为教师添置了办公电脑,又采购了电子白板等一系列信息技术设备。学生人机比达到10:1。教师基本上人手一台电脑,而且全部实现与教育信息网的高速链接,发布文件尽量达到无纸化办公,学校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分为最新文章、人

4、物风采、经验交流、教育随笔、资源共享等栏目,以加强与各校的网络交流与互动。三、培训与实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了硬件,教师不会使用,是浪费资源。教育信息化关键在于教师能熟练地掌握其操作技术,并将之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1、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评比活动,培养他们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带头人。2.带头人对全体教师进行分层次培训。我校每月规定时间,对全体教师分层次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及实践操作,培训形式多样,有观看网络现代教育技术专题视频,有校内组织的各项培训,培训内容覆盖Word文档、电子表格、Powerpoint、校园网络使用、flash等技术的培训、绝大部分教师能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操作并具

5、有自行编辑多媒体课件的能力,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在网络环境下查询、阅览和开展教学活动。第 3 页3.以练代学,以练促学。学校定期举办教学大练兵,要求执教者必须使用多媒体,制作使用课件进行授课,通过活动指挥棒引导教师重视多媒体使用,学习多媒体使用,熟练多媒体使用。练兵活动中提供平台安排专人为教师制作课件、运用网络释疑解难。四、注重应用,让信息化发挥最大作用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再好,教师的素质在高,而没有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教育信息化就是空谈。1.加强教学信息化,促进师生发展学校要求教师上课尽量使用多媒体,学校领导深入听课,督促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而且计入平时量化积分考核中,刚开始教师觉得节节课使用多媒体

6、,制作起来太麻烦,很占时间,但是节约了上课时间,有利于课堂教学,学生普遍觉得通过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爱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教师通过一学期或几学期积累,以后用多媒体教学就在要来的基础上修改,减少了工作量,减轻了很多负担。这样老师尝到甜头,更喜欢这样去做,形成良性循环。2.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师进步学校以一批中青年教师为依托,以课题研究为着眼点,由点到面,用上课、评课、赛课、座谈、交流、切磋、写论文,利用网络、课件等开展教学活动,以新的教学手段促进新的教学思想。学校还利用信息化搞起了“照镜子”活动。一是学校将教师授课录成视频,让教师看自己的光盘,大家看授

7、课光盘,查找不足,指出优缺点,共同进步;二是学校组织教师通过网络观看名师讲座,经典课例等等,丰富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第 4 页3.通过网络加强家校合作,家校共育,以及教师之间交流。随着经济的发展,手机、网络已经很普及,大部分人都能使用手机网络进行交流,而且根据我们当地很多家长在外务工的实际,我们建立学校QQ群,学校领导、教师都加入、并让学生家长加入,方便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交流,在外务工的家长通过QQ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而且可以在群中发布作业,解难释疑,拉近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学校也为教师建立局域网方便教师学术交流,资源的共享等等。4.利用网络进行德育安全纪律教育德育

8、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信息化与德育课程的整合,有利于形成德育网络、拓宽德育渠道,改进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各校利用计算机设备定期对学生进行德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如:每两周为学生播放开学第一课中华之秀、艺术天地、不忘国耻、一个也不能少等教育故事片,从祖国的秀美山川、悠久历史、古老文化,激发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高尚艺术情操;受到启迪。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先进性、远程性。学校还自制文明礼仪视频,从县信息中心拷贝安全知识视频让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感受安全的重要性,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礼仪。篇二:(定稿)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围绕中心完善功能推进新农保信息系统规范化建设-巴东县

9、新农保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为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巴东县新农保信息化建设始终围绕“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按照“公正、便民、高效”的基本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配臵,高效率运行,高质量服务,整合人、机、系统资源,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在新农保经办工作第 5 页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系统运行效能,以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建设促进新农保工作扎实有序地向前推进。一、推进新农保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一)明确要求,统一规划,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新农保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新农保业务工作不断规范、完善的重要举措。根据信息数据“完整、正确、统一、及时”的特点

10、和“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指导思想,巴东县作为国家第二批试点县,在省、州、县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初步建成了县乡(镇)两级网络经办服务平台,实现了“五有”目标,即有场子(办公场所)、有机子(电脑、复印件、打印机、应用软件等办公设备)、有位子(设立乡镇人社服务中心)、有银子(工作经费)、有人员(经办服务工作人员),基本满足了新农保经办服务要求。县级核心平台严格按照“征收、支付、稽查”三分开,“经办、审核、发放“三分离的原则,严格按省经办规程的要求进行业务经办,强化了系统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决策支持功能。同时,县农保局信息中心组织举办了各乡镇业务经

11、办员的业务培训班,通过现场讲解示范、个人上机模拟操作、实践考核评价、信息反馈校正等环节,进一步让乡镇业务经办员明确了要求,锻炼了业务能力,提升了经办服务水平,促进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科学运用。(二)严格规程,细化职能,充分发挥网络系统作用通过使用统一的业务管理软件,全县新农保经办流程进一步趋于规范,实现了村级办理、乡镇受理、县级处理、省级管理的新农保运行管理体系,为新农保业务规范化、制度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参保人员基础数据、缴第 6 页费人员数据、基金征缴数据、个人账户数据、待遇审核数据、基金支付数据、异地流转数据、年度收支结算、业务报表统计等所有业务环节均实现了信息化处理,达到了参保登记、基金征收

12、、支付、稽查、核算、管理数据共享,各环节协调统一管理。按照新农保信息系统各项业务流程的要求,局信息中心负责汇总整理分析数据,并对信息数据的准确性进行系统校对。各乡镇业务经办员首先将录入的数据模板导入系统学习环境,进行信息比对,对系统提示的错误信息,查找纸质档案进行甄别修改,直至系统确认再上报县局统筹股。信息中心通过管理权限对上报数据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错误信息,有效地防范错报、漏报少缴等情况,方便了对参保信息、待遇审核、基金发放等信息的核查,提高了监管的透明度,从而强有力地保障了新农保基金的安全。(三)依托系统,夯实基础,完善数据质量和档案管理工作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既是新农保信息化建设的

13、基础,也是为参保人员“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的客观要求。县农保局依托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充实基础数据库。自20*年10月新农保启动以来,共为22.11万人建立了个人参保基本信息数据,符合领取养老待遇的农村居民参保登记率达到100%。年满60周岁以上人员的信息数据已导入新农保业务管理软件正式环境。强大的数据库信息,对提高经办服务质量夯实了基础。巴东县农保局高度重视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岗位责任目标考评内容。现建有两个档案室,制定了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对参保人员的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做到分类科学、管理规范、排列整齐、查阅方便。局领导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加大工作力度,提出了

14、档案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管理的第 7 页要求。依托信息系统提升档案管理质量,以现有的信息化成果为基础,继续探索和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同时加大资金和人员投入,完善硬件设施,提升档案管理质量,让纸制文件与电子数据建立对应联系,确保档案数据齐全、准确和安全。二、新农保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一)统一网络平台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县级信息化统一平台通过对县、乡(镇)两级网络系统的权限管理,形成前台统一单点登陆、后台数据统一存储分发、中间层各应用系统分别处理业务的三层体系架构,实现了“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各乡镇在录入参保缴费信息时,必须对村协办员和财经所保费征

15、收员上交的信息资料进行认真核对,录入完毕后,将信息导入学习环境中,若有错误,立即校正。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乡镇人社中心业务经办员将数据上传县信息中心,县信息中心通过与统筹股纸质档案信息进行核对无误,再导入正式环境中,确保数据一致准确。(二)网络化管理提高了乡镇基层管理水平各乡镇充分利用新农保平台,明确了责任主体,实现各职能部门在基层的协同办公、联动处臵,乡镇财经所和人社中心的同场办公制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县农保局信息中心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指导各乡镇开展信息管理维护工作,同时,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优势,通过网络对乡镇人社中心业务经办员进行在线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自动

16、软件使用、联网直报、数据导入、网络维护、统计报表制作等内容。另外,巴东农保局利用网络化平台,虚心向上求教,向同行请教,通过网上咨询,取长补短,共同交流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难题,确保信息化管理工作持续高效开展。第 8 页三、新农保信息化建设中的难题及应对之策(一)业务经办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业务水平不高巴东作为第二批试点县,抢抓国家惠民政策,倾其财力、人力、物力推动试点工作。但是,部分乡镇人社中心业务经办员缺乏必要的业务操作知识,对系统的维护能力有限。业务水平不高,对政策的理解不够深入,影响了服务的质量的提升。县级经办机构最初仅有工作人员四名,面对庞大地服务群体显得力不从心。针对新农保工作面临的人员困境,县委县政府、县人社局高度重视,从其他系统选调专业技术人员6人,充实到县农保局。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各乡镇从未就业大学生中聘用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配臵到业务操作岗位,基本满足了经办服务的需要。(二)经费不足,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长效支持机制新农保服务群体大,工作任务艰巨。受县财政财力制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