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考试复习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1840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考试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染病考试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传染病考试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传染病考试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染病考试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考试复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与免疫二. 感染过程的表现:1. 清除病原: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清除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

2、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4. 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5.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注意 :1) 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

3、,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2) 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八.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1) 患者(2) 隐性感染者 (3) 病原携带者 (4) 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1) 呼吸道传播(2) 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3.人群易感性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他们对病原体

4、都具有易感性(susceptibility)。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传染病的特征 十一. 临床特点:再燃(recrudescence):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复发(relapse):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1)发热 (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五种热型:稽留热、弛张

5、热、间歇热、回归热、不规则热)(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即粘膜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和先后次序:水痘风疹第1天,猩红麻疹次第连(2、3日),斑疹伤寒第5日,伤寒再接第6天)。形态包括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3)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充血、增生,肝脾淋巴结肿大传染病的预防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传染病的危重症重型肝炎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菌素的适量应用)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麻疹合并脑炎感染性休克(扩容、纠酸、维持

6、水电解质平衡)中毒性菌痢大球形颗粒:又名Dane颗粒,为完整的HBV颗粒,由包膜与核心组成,含环状双股DNA、HBsAg、DNA聚合酶、核心蛋白、细胞脂质肝肺综合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可出现肺水肿、间质性肺炎、盘状肺不张、胸腔积液和低氧血症等改变,统称肝肺综合症。慢性肝衰竭:是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推荐导致的以腹水或门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早期:极度乏力,厌食、黄疸进行性加重、出血倾向、PTA40%、未出现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3重型肝炎: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所有肝炎病毒均可引起,但甲型、丙型少见。(1)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暴发型肝炎,2周内出现肝功衰竭,严重

7、消化道症状,迅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肝性脑病度以上,黄疸急剧加深,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有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活动度PTA40%(2)亚急性重型肝炎:又称亚急性肝坏死,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肝衰,极度乏力,食欲缺乏,频繁呕吐,腹水征(+),黄疸进行性加深,胆红素每天上升17.1umol/L或大于正常值10倍,肝性脑病度以上,有明显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活动度PTA40%,晚期可有难治性并发症(3)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同亚急性,但有以下发病基础:a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b慢性HBV携带病史 c无肝病史及无HBsAg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影像学改变及生化检

8、测改变肝穿刺检查支持慢性肝炎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乙肝病例分析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一)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1、溶血性黄疸: 2、肝外梗阻性黄疸(二)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1、非嗜肝病毒:EBV、CMV、腮腺炎病毒等。2、感染中毒性:3、药物性:4、酒精性:5、血吸虫病性: 6、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方案:原则: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损肝诱因。(一)急性肝炎:1、休息,卧床休息至病情缓解。2、饮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3、药物治疗:(1) 维生素类:维生素B6、C、E等。 (2) 保肝药物:12种口服或肌注。(3)消化道症状重、呕吐者可补充10

9、%葡萄糖+VitC。(4)黄疸明显、上升快,可静点清开灵,茵栀黄注射液等。(5)有重肝倾向者及时按重肝治疗方案进行。 4、抗病毒治疗:适用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常用:-干扰素300万,隔日一次 肌注,疗程36月。同时合用利巴韦林8001000mg/日,口服,疗效可达70%左右。人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某些感染禽类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此病进展快,死亡率高用药:奥司他韦(达菲)典型麻疹临床表现:潜伏期621天,平均10天左右。1、典型麻疹(约10天)“3-3-3”:(1)前驱期(初期):发热至出疹,约34天。a主要为呼吸道及眼结合膜发炎的卡他现象。b特殊体征为麻疹粘膜斑,位双侧第

10、二磨牙对面的颊黏膜上,为0.51mm针尖大小的小白点,周围有红晕,12天内迅速增多融合,23天内消失,具诊断价值。c麻疹前驱疹:一过性,数小时后消失。(2)出疹期(极期):约34天。a发热和呼吸道症状达高峰,毒血症状加重。b发疹顺序(从上到下):耳后发际-前额、面颈-胸腹背、四肢-掌足底。c皮疹特点: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3)恢复期:约3天。迅速好转,按出疹顺序(上-下)消失,色素沉着,细小脱屑。出血热:肾综合症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病例病程呈五期经过。临床表现:潜伏期

11、4-46d(7-14d)临床特征:发热,出血 Fever Hemorrhage 肾脏损害 Renal damage1、发热期 Fever Phases(1)发热 Fever(2)全身中毒症状(“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3)毛细血管损害 (充血、出血、渗出水肿征)(4) 出血 Hemorrhage (5)肾损害 Renal damage2、低血压休克期 Hypotension shock phases低血压 Hypotension 休克 低血压倾向 Hypotension tropesis Shock难治性休克 Refractory shock低血压休克: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审使血容量

12、下降3、少尿期 Oliguric Phases(1)少尿的分度:少尿:24小时尿量 500毫升 无尿:24小时尿量 50毫升(2)肾衰的分度:轻度中度重度(3) 肾衰的类型:少尿型非少尿型二次肾衰慢性肾衰(4)少尿期临床表现:消化道症状 Digestive tract symptom高血容量综合征 Hepervolumia Syndrome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Acid-base imbalance出血 Hemorrhage4、多尿期 Polyuric Phases移行期 500-2000毫升多尿早期 2000毫升多尿后期 3000毫升5、恢复期 Recovery Phases尿量恢复2000

13、毫升以下治疗:利巴韦林乙型脑炎临床表现:潜伏期:421天,平均1014天。典型乙脑的表现:1初期:13天病初13天,表现为急性发热,体温3940,头痛、恶心、呕吐、嗜睡。2极期:310天(1)高热:体温40以上,平均710天,热程越长,病情越重。(2)意识障碍:从嗜睡到昏迷不等,通常1周,意识障碍的程度及持续时间长短与病情轻重有关。(3)抽风:程度不同,可由局部到全身,多伴有意识障碍,其原因为高热,脑实质损害及脑水肿等。(4)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齐和幅度不均,脑疝引起者伴有脑疝表现,重者呼吸停止;少数可因呼吸肌麻痹或痰阻而引起外周性呼吸衰竭。(5)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14、:浅反射:减弱,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昏迷时可有肢体强直性瘫痪,偏瘫、伴肌张力高。锥体束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植物神经及颅神经损害;(6)循环衰竭:由心功能不全、脑水肿及消化道出血引发。3、恢复期:6个月以内极期过后,体温下降,神经精神症状好转,2周左右恢复,重者可有多种恢复期症状,低热、多汗、失语、吞咽困难肢体功能障碍、癫痫等,半年后仍未恢复者为后遗症期。4、后遗症期:520%的病人可留后遗症,主要有失语、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临床类型:类型 体温 意识 抽风 脑膜 呼衰 后遗症轻 3839 (-) (-) () (-) 中 3940 浅昏迷 偶有 (+) () 重 40C 昏迷 反

15、复 (+) (+) ()极重 40C以上 深 持续 (+) (+) (+)脑积液:压力高, WBC50500 106/L,中性为主,糖和氯化物正常。流脑流脑: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脑膜炎双球菌)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突然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及脑膜刺激症状,部分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本病冬春季多发,儿童多见。临床表现:潜伏期: 110天,平均23天。根据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不同分为:普通型、暴发型和轻型。(一)普通型:1、前驱期:低热、咽痛、咳嗽等上感表现。2、败血症期:、1、 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 、2、 皮肤粘膜瘀点瘀斑 7090%。(3)脾大。3、脑膜炎期:此期多与败血症期同时存在(1)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加重。(2)皮肤粘膜瘀点及瘀斑。(3)颅压升高表现。(4)脑膜刺激症状。(5)意识障碍及抽风等表现。(6)口唇疱疹。4、恢复期(二)暴发型:1、休克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1)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严重。(2)皮肤瘀点及瘀斑迅速扩大。(3)感染性休克表现。(4)DIC表现。2、脑膜脑炎型: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表现(1)高热及中毒表现严重。(2)皮肤瘀点(3)意识障碍(4)抽风(5)呼吸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