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农业战略目标与其政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40240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阶段我国农业战略目标与其政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现阶段我国农业战略目标与其政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现阶段我国农业战略目标与其政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现阶段我国农业战略目标与其政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现阶段我国农业战略目标与其政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阶段我国农业战略目标与其政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阶段我国农业战略目标与其政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对策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阶段我国农业战略目标与其政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农业战略目标与其各政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 ,目的在于从众多农业政策变量中萃取出较为有效的政策或政策组合来实现不同的农业战略目标,使政府在进行相关决策时把重点放在与其战略目标相关性好的政策组合上,为我国农业 发展 政策的制定提供 科学 依据。 关键词:政策变量;农业发展战略;相关系数 农业发展政策的正确制定必须要有正确的农业战略目标,因为正确的目标是制定正确战略和正确政策的基础,同样正确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正确政策来支持。所以政策变量与战略目标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研究农业政策变量与其战略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

2、理论 和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战略目标的选择 一般来说,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有四个:一是农业的 社会 安全目标,即增加农产品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二是农业的盈利目标,即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利益;三是农业的社会环境目标,即保证环境友好、生态改善;四是农业的创新目标,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 本文认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顺序应该如下,具体理由参见叶堂林博士论文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第七章相关 内容 :首先是实现农业的社会目标,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环境友好和社会稳定,即农业生产上,要实现尽可能小的投入产出比,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需求。在农业

3、可持续发展方面,保证农业发展要能吸引各种资源的持续投入,使农业具有自我发展与自我积累的能力。其次是实现农业的盈利目标,促进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通过改善农产品流通尽可能充分地实现农产品价值,并尽快地使其转化为生产者的实际收入。最后是农业的市场目标和创新目标,这两个目标是为前两个目标服务,不管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还是市场竞争力提高都是为社会目标和盈利目标服务的。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农业保护必须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保证重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安全供给、优化 农村 产业结构、支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与保障体系(包括技术、生态环境、生产和流通

4、的基础设施、农村信息 网络 、制度和 法律 等)为主要任务。 二、本文研究中农业政策变量与其战略目标的萃取 在农业政策变量与其战略目标之间的相关性 分析 上,本文做了农业各政策变量与我国农业保护水平、农民收入、粮食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及效果分析。其中农民收入数据指标采取的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 ,原因在于本文对“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 与“来自第一产业生产性纯收入” 作了相关性分析,两者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达,近似于线性,由此可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 指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由于同样原因,我国农业保护水平指标本文采取的是“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 ”;粮食产量指标采取的是“粮食作物总

5、产量” 。 本文选取了三类政策变量,由于数据获取的原因,政策变量选取得不多,但这些指标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政策变量共选取了 13 项,具体指标如下: 国家宏观支农政策: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 科技 三项费用、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市场价格保护政策:农产品政策 性补贴支出合计、粮棉油价格补贴、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其他政策:农业各税、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中专程度及以上。 三、农业各政策变量与其战略目标之间的相关性系数 计算 本文采取的是从 1985 年到 2

6、002 年期间的 18 年数据,原始数据见叶堂林博士论文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表 412。数据来源参见本文表 1 的注释。具体计算结果见表 1 表 1 相关性系数表 农业保护水平 农民收入 粮食产量 农业保护水平农民收入粮食产量 国家宏观支农政策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农村基本建设投资 市场价格保护政策 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 - -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合计 粮棉油价格补贴 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 - -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 - - 其他政策 农业各税 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平

7、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中专程度及以上 注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来自第一产业生产性纯收入、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 工业 产值占整个轻工业产值的比重、农牧业税占各项税收的比重、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数据来自xx 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数据来自2002 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合计、粮棉油价格补贴数据来自xx 年中国统计年鉴 ;财政支援农业生产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支出总额数据来自2002 年中国财政年

8、鉴 ;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数据来自中国物价年鉴 ;农业各税、农业基本建设总投资数据来自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中专程度及以上数据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中国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按生产者价格与口岸价格的差额计算, 农产品平均PSE,资料来自张莉琴博士论文我国农业政策对农产品的有效保护效果分析P73 资料来源:来自叶堂林博士论文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表 413,中国农业科学院,xx年 6 月 四、农业各政策变量与其战略目标之间的相关性系数 计算 的结果 分析 1、从总体来看 我们可以看出农业保护水平、农民收入与粮食产量三者都呈高度或中度正相关,其中正

9、相关程度最高的是农民收入与粮食产量,相关程度达,原因在于自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产品产量的增加,由于篇幅所限具体这方面的阐述可以参见叶堂林博士论文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 研究 第四章第三节。而农业保护水平与农民收入及农业保护水平与粮食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差不多,这说明国家提高农业保护水平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粮食安全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不应该片面强调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或强调如何实现粮食安全或强调农业保护水平的某一方面的提高,而应该看到农业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的、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农业 发展 问题 ,任何局部的、片面的和“ 临时抱佛脚”的 方法 都是不正确

10、的,只会导致事倍功半、资源浪费。 2、从农业保护水平目标来看 一是与其正相关性较高的指标有支援 农村 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中专程度及以上、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 社会 从业人员的比重、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等等,这说明国家要提高农业保护水平则应该对农业和农村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农民的 教育 培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非农产业以及提高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二是就其大类指标来看,国家宏观支农政策和其他政策对农业保护水平 影响 较大,而市场价格保护政策效果并不好。 三是从负相关指标来看,总共有三个,分别是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业生

11、产资料价格指数,其中与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负相关程度最大,这说明农产品进口额的多少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保护水平,所以这要求我们在加入 WTO 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否则就会导致农业保护力度下降,进而影响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2001 年以来的农业减产就是例证。 四是我们可以看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农业保护水平呈低度负相关,这说明我们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对农业保护水平没有多大影响,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往往在粮食歉收时提价,以刺激供给,而在农产品供过于求需要价格支持时却降价,所以没有起到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反而加剧了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对农业发展不利。张莉琴在其博士论文我国

12、农业政策对农产品的有效保护效果分析第 56 页中,对 19851997 年间粮棉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价格波动进行了分析,也发现了国内市场价格的变异系数要远远大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异系数 (见表 2),即国内粮棉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比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 表 2 粮棉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价格波动,19851997 变异系数 世界市场价格 国内农户平均销价 小麦 .91 稻谷 .27 玉米 .11 大豆 .92 棉花 .08 说明:变异系数为标准差与期望值的比率。世界市场价格为 中国 物价年鉴的各农产品世界市场价格;国内农户平均销价来自全国农产品成本和收益资料汇编中的各农产品农户平均销售价格。 资料来源

13、:张莉琴,博士论文我国农业政策对农产品的有效保护效果分析第 56 页 五是我们看出农业各税和农业保护水平、农民收入及粮食产量均呈正相关的,特别是与农民收入呈高度正相关的,这说明我国自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一方面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另一方面加大了农业的税收负担。众所周知每项财政政策都有漏出效应,这必然导致我国当前财政对农业支持的低效率,因此我国已于 xx 年宣布在 5 年之内取消农业各税是一个英明的决定,这必将很大程度提高财政对农业支持的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配置。3、从农民收入目标来看 一是与其呈高度正相关性的指标有:农业各税、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中专程度及以上、支援农村生产

14、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农业 科技 三项费用、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合计、粮棉油价格补贴等指标。这说明农民收入与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程度、国家财政支持程度、农民数量密切相关,因此提高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程度、加大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和减少农民数量对农民收入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是从大类指标来看,同样国家宏观支农政策和其他政策对农民收入影响也较大,而市场价格保护政策效果并不好。 三是从负相关指标来看,总共有三个,分别是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其中与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

15、总额的比重负相关程度最大,呈高度负相关,这说明农产品进口额的多少将严重影响农民收入水平,所以这要求我们在加入 WTO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否则就会影响农民收入,这几年纯农户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就是例证。 四是我们可以看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农民收入水平呈低度负相关,说明农产品收购价格对农民收入影响也不大,具体原因同上。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如果我国要提高农民收入,今后财政支持农业增加的资金则主要 应用 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在取消农业各税,增加中央财政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第二,给予农民“国民待遇” ,拆除限制农民工就业的壁垒,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数量;第三,主要增加在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农村的教育、卫生和对于青年农民的培训方面;第四,主要增加在农业农村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的扶贫工作方面。 4、从粮食产量目标来看 与农民收入目标分析结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言。 5、基本结论 由上述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不管我们是要提高农业保护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提高粮食产量,首先我们必须加大国家宏观支农力度;其次要取消农业各税;再次加大农产品贸易保护;再次改进农业支持方式,建立一个合理的农业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