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38396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经济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经济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经济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经济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培训管理资料大全 商务智库整理 培训管理资料大全 商务智库整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赵人伟收入分配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 收入分配的状况不仅会影响生产的效率,而且会影响人们的切身利益从而影响社会的协调与稳定。所以,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深受人们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之一。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十多年来,我们已经在走向这一目标的进程中迈出了巨大的步伐;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一进程还没有完成,换言之,我们仍然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之中。因此,论述收入分配问题必然要反映经济转型期的特点。本章拟从探讨转型期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入手,进而论述收入分配改革的起点和改革

2、开放以来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后将探讨改进收入分配的途径,特别要探讨政府在收入再分配中的功能和扩大中收入群体的比重问题。第一节 转型期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人们通常把收入分配关系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即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以及个人(或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不过,一般来说,人们在谈到收入分配问题时,主要是指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本章所要讨论的主要也是这种分配关系。 那么,我们在进行收入分配时应该处理好哪些基本关系呢?或者说,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我认为,首先要处理好按劳动这一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和按其它生产要素进行分配之间的关系,即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

3、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其次是要处理好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即要坚持先富带后富的原则。再者,还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即在现阶段要坚持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原则。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长期以来,人们把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标志,从而把按劳分配当作进行收入分配的唯一原则。尽管 1958 年的“大跃进”期间和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按劳分配曾因其含有资产阶级法权而受到过批判,但从 50 年代到 80 年代中期,在党的有关文件中,按劳分配仍然是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唯一通行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坚持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下,逐步放松了对其它分配方式的限制,使其它分配方式也有了用

4、武之地。1987 年党的十三大的政治报 培训管理资料大全 商务智库整理 培训管理资料大全 商务智库整理告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除了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和个体劳动所得以外,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就会出现凭债券取得利息;随着股份经济的产生,就会出现股份分红;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中,包含部分风险补偿;私营企业主雇佣一定数量劳动力,会给企业主带来部分非劳动收入。以上这些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 ”可见,十三大报告实际上已经承认了劳动以外的其它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现实,并肯定了按劳分配以外的其它分配方式的合法

5、性,只不过当时还把其它分配方式放在“补充”的地位而已。1993 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 1997 年的十五大政治报告对此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指出, “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 “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 “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城乡居民储蓄和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十五大的报告进一步指出,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

6、起来” , “允许和鼓励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可见,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尽管继续肯定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但是却把其它分配方式从“补充”的地位提高到“并存”的地位,并明确地指出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必要性和合法性。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进一步明确地指出,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认为,十六大报告在这一问题上有以下两点进展:第一是明确地把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之一而且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加以肯定下来;第二,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7、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则从“坚持”发展到“完善” ,说明这一制度无疑已经确立,但还需要完善。强调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稀缺的或有限的资源的使用不应该是免费的,不然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只有当劳动获得报酬,投资取得利润,土地和房屋的出租取得租金,股份分得红利,债券取得债息,存款取得利息,乃至企业家获得风险报酬等情况下,才能促使各种资源得到合理的和节约的使用,形成人们通常所说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的局面,促进经济的高效率发展。可见,收入分配不仅仅是把产品和劳务消极地在人们之间进 培训管理资料大全 商务智库整理 培训管

8、理资料大全 商务智库整理行分配,而且通过这种分配,积极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强调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不会影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劳动不仅仅是同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相并立的生产要素,而且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生产要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有的发达国家,科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 70%。在现代经济学中,人们甚至把知识和技术型的劳动称之为“人力资本” 。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都可以视为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的延伸和提高。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劳动收入的比重也是相当大的。何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收入所占的份额只会比其它国

9、家更高。因此,即使强调劳动以外的其它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也不会冲击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先富带共富所谓先富带共富,是指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促进效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二十多年来,它已经成为指导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之一。先富带后富的政策,最早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1978 年 12 月,党中央为即将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会上,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

10、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 。 1邓小平同志关于部分先富和共同富裕的这一论断,后来得到了党中央一系列文献的肯定。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都反复强调了这一思想和政策的重要性。这项政策不仅已经成为指导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之一,而且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先富带后富政策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强烈的针对性。1978 年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转折点上。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平均主

11、义分配僵局不仅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痛切的感到,普遍贫穷决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我们的目标。而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打破平均主义的僵局,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1邓小平: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152 页。 培训管理资料大全 商务智库整理 培训管理资料大全 商务智库整理我们还应该看到,先富带后富的思想不仅具有如上所说的强烈的现实性,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这一思想在理论上涉及到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或变动轨迹问题的探索。国内外经济学家都对这一问题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探索。早在

12、 1954 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美国经济协会的会长就职演说中就对经济增长中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开创性的分析。他在考察了若干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数据以后指出,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会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的稳定期,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会逐渐缩小” 。 2 这就是著名的库兹涅茨“倒 U 型假说” 。近半个世纪来,各国经济学家对这一假说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许多案例的研究验证了这种倒 U 型关系,但也有的案例显示不出这种关系。迄今为止,库兹涅茨的倒 U 型假说得到了许多支持,但仍然存在着争议。不过,库兹涅茨的这一开创性研究在理论上

13、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应该指出,我国经济学界在探讨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时也曾经提出过类似的看法。例如,汪洋在 1962 年就提出劳动者之间劳动报酬的差距变动有一个从小到扩大再到缩小的过程(即所谓的“小大小”趋势) 。他说:“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按劳分配规律可能会经历一个作用不够充分到作用比较充分的过程” ,“在劳动报酬变化的趋势上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社会主义建成以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劳动报酬的差距比现有的差距从总的方面来看有扩大的趋势;而在社会主义建成以后向共产主义过渡阶段,劳动报酬差距会出现逐步缩小的趋势。 ”3 可以说,汪洋对收入分配差距变化趋势

14、的看法同库兹涅茨的假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同库兹涅茨的假说相比,汪洋的看法更加缺乏实证的基础,而仅仅是一种构想。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倒 U 型”假说,还是 “小大小”设想,以及“先富带后富”政策,尽管彼此之间有紧密的沟通之处,但又都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分别地和独立地提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这些有关收入差距变化趋势的思想具有特别可贵之处。可以说, “先富带后富”是这种变化趋势的理论探讨在政策层面上的概括,换言之, “先富带后富”的政策在理论上也是有基础的。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在收入分配中如何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也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从哲学上讲,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即既有互相促进

15、的一面,又有此长彼消的一面。因此,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着在两者之间的抉择或取舍的问题。有的学者甚2西蒙库兹涅茨: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 , 美国经济评论1955 年第 45 卷第 1 期,第 18 页。3汪 洋:关于按劳分配规律的一点想法 , 经济学动态1962 年底 22 期。 培训管理资料大全 商务智库整理 培训管理资料大全 商务智库整理至认为,公平和效率之间的抉择是“最大的社会抉择” 4 。效率实际上是指馅饼如何做大的问题,公平实际上是指馅饼如何分割或分配的问题。显然,在对两者进行抉择或取舍的时候,走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例如,我们不能为了效率而只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而放弃政府在收入分配特别是收入再分配中的功能,从而舍弃了公平的目标,即只顾馅饼的做大而不顾馅饼的分割;我们也不能只顾公平分配而不顾生产效率的提高,即因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陈旧观念,只顾馅饼的分割而不顾馅饼的大小。事实上,走两个极端都只能造成效率和公平之间的互相促退,形成恶性循环的关系,造成既无效率又无公平的结局。因此,比较可取的抉择或取舍是在两者兼顾中寻找一个适当的均衡点。当然,所谓兼顾,只要不是走两个极端,都可以泛泛地称之为兼顾。所以,在两者兼顾的前提下是多考虑效率的因素还是多考虑公平的因素,则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阶段和任务来确定,换言之,这个均衡点的选择是灵活的和历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