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自考和考研课本课后答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38262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1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自考和考研课本课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中国近现代史(自考和考研课本课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中国近现代史(自考和考研课本课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中国近现代史(自考和考研课本课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中国近现代史(自考和考研课本课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自考和考研课本课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自考和考研课本课后答案)(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1 第一章 1、外国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1 )军事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占领土;勒索巨额赔款;在战争中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 (2 )政治控制: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3 )经济掠夺:外国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逐渐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4)文

2、化渗透:外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鼓吹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 综上所述,资本帝国主义在给中国带来某些新变化的同时,又为控制和掠夺中国的目的而同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 共同阻碍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它们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并非要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而是要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

3、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

4、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中,近代中国各地区经

5、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生活极端贫困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4、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中国资产阶级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来的。其特点: 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民族资产阶级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一方面受帝、封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的革命或保持中

6、立。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帝、封有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 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中国工人阶级诞生在外国在华企业中,比中国资产阶级年龄和资格更老,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更大。其特点: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地域上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行业上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铁路、航运等行业),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所以,中国工人阶级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 5、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

7、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两对主要矛盾的关系: 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能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为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 二是当外国侵略都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三是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区别在于两者的主体、内容不

8、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的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 6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 1919)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第一、社会制度的腐败。第二、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第二章 1、 天朝田亩制度1853 年颁发纲领文件 :确定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了农副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鳏寡孤独废疾免疫,皆颁国库

9、以养”(他们希望通过该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内容: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田地分为 9 等,好坏搭配,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16 岁以上分一整份,16 岁以下分一半。 评价: 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与以往农民起义提出的“均贫富,等贵贱”和“迎闯王,不纳粮”等相比,天朝田亩制度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应该说这个纲领比历代农民起义所提出口号的思想内涵更为深刻; 不过,这个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

10、的狭隘眼界,追求的理想天国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所以,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他表明即使是像太平天国这样的农民起义,尽管给腐朽的封建制度以严重冲击,却难以建立起足以替代腐朽制度的新的社会制度。 2、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 资政新篇 。1859 年洪仁玕回到天京,被封为“干王”参与朝政。向洪秀全提出资政新篇。内容: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学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人

11、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正确评价: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该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段基础和社会条件。3、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它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

12、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它对孔子和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在 19 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第一、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既不能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也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的滋生,还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13、 第二,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太平天国是以拜上帝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3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4、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 )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

14、,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洋务事业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兴办近代企业;二是建立新式海陆军;三是创办新式学堂。 (2 )历史作用 第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第三、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第四、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

15、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 ) 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5、维新派通过哪些行动宣传变法 (1 ) 向皇帝上书(2)著书立说(3)介绍外国的变法(4)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 6、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

16、举和兴学堂。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通过这场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开始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7、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国难当头、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2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