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砂加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指南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35616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英砂加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石英砂加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石英砂加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石英砂加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石英砂加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英砂加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指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英砂加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指南1 石英砂工艺流程石英砂分为干法生产和水法生产两种;其工艺流程一般为:粉碎-分离-粗选-精选-风选-收尘等。1.1 干法生产石英砂,主要设备有磕石机、粉碎机、振动筛等。其工艺流程为石英石矿料经过磕石机加工成较小石料,石料再经过粉碎机加工砂粒,然后经过振动筛筛分,在筛分过程中利用磁铁棒和排磁铁除铁,然后分装完毕入库。1.2 水法生产石英砂,主要设备有磕石机、石碾、烤房、振动筛、水路系统等。其工艺流程大致如下:石英石矿料经过磕石机加工成较小石料,石料再经过石碾碾压成砂粒,碾压时不停的加水,水带着砂粒流入沉淀池内,再把沉淀池内的砂粒运入烤房烘烤成干砂粒,然后再经过振动筛

2、筛分,在筛分过程中利用磁铁棒和排磁铁除铁,然后分装完毕入库。2 职业危害因素表 1 干法石英砂加工企业各岗位及其接触职业病危害分布表序号所在工段 工种 工作范围及内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1 投料口 投料工 开铲车进行投料 矽尘、噪声包装工 对成品石英砂进行接料包装 矽尘、噪声2 成品包 装 叉车工 利用叉车将包装好的石英砂产品入库 矽尘、噪声3 管理 管理人 员 对生产现场进行看管 噪声、矽尘4 辅助 维修工 对整个车间生产设备维修 矽尘、噪声5 投煤口 烧煤工 将煤投入窑内 CO、煤尘、SO 2(烘干线)表 2 湿法石英砂加工企业各岗位及其接触职业病危害分布表序号 所在工 段 工种 工作范围及

3、内容 主要职业病危害 因素1 投料口 投料/转运 工 用铲车将原料运至水碾槽/铲 车将成品装车转运 矽尘、噪声2 原料破 碎 破碎工 对较大原料石英石破碎 矽尘、噪声3 分离器 操作工 对分离器阀门开关操作,磁 铁清洗 矽尘、噪声4 辅助 维修工 对整个车间生产设备维修 矽尘、噪声序号 所在工 段 工种 工作范围及内容 主要职业病危害 因素5 管理 管理人员 对生产现场进行看管 噪声、矽尘3 控制要求3.1 基本要求3.1.1 石英砂加工企业严禁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生产工艺(如人工加料、原料露天自然风干等)。石英砂加工企业在生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用湿法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应密闭化、机械化和

4、自动化,宜采用视频监控技术集中监控。输送干石英砂(粉)应采用密闭化措施,减少中间转运环节,降低物料落差,缩短输送距离。烘干企业应优先考虑采用电加热、天然气等清洁能源。3.1.2 石英砂加工企业严禁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生产设备(如直径 2.2 米以下的磨机、水膜除尘设备等)。对于产生粉尘和毒物(烘干企业)的生产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人工直接操作。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并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高噪声设备应设置隔声罩。3.1.3 企业场地应平整、硬化,石英砂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干法不得低于2 万吨,湿法不得低于 1 万吨。新建企业干法不得低于

5、 10 万吨,湿法不得低于5 万吨。3.1.4 石英砂加工企业应远离居民区和其他建筑群,并位于城镇、相邻工业企业和居民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厂址距居民区和其他建筑群的距离应按批准的环评报告书(表)要求确定。3.1.5 石英砂加工企业应根据工艺流程合理布局。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与生活区之间保持卫生防护距离。产生粉尘、噪声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生产场所必须与有人的作业场所隔离,宜将车间按产生粉尘、噪声危害浓度(强度)分开。采用高温热源烘干的加工企业其高温热源应布置在车间外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其纵轴宜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当受条件限制时,其夹角不得小于 45。

6、生产车间的厂房面积和厂房高度应能满足工艺布置和通风除尘的要求;筛分和包装车间宜采用多层结构厂房。3.1.6 石英砂加工企业的颚破、球磨、锤破、筛分工序应隔离设置,防止噪声和粉尘(主要是游离二氧化硅)的污染。3.2 技术控制措施3.2.1 石英砂加工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危害的环节,采取局部排风、全面通风或混合通风除尘等措施,降低作业场所尘毒浓度。3.2.2 石料 筛 选 不 得 采 用 露 天 作 业 , 应 与 石 料 破 碎 合 并 进 行 。3.2.3 粉碎、破碎应采用机械化进料方式。湿法破碎设备进料口上方应安装连续喷水装置,如果不能完全控制粉尘的产生,应设置半密闭罩,下部排料口应进

7、行封闭,并排风除尘。干法石英砂进料口应设置成半封闭罩,罩口设置水喷雾装置,下部排料口应进行封闭,并排风除尘。轮碾应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进料方式,宜设置料仓采用自动进料。转运石料和石英砂的铲车、叉车和行车等设备的操作室应密闭并设置空调。3.2.4 干燥设备排出的含尘气体,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宜采用湿式除尘器进行净化,若选用干式除尘器,应采用防结露和防堵塞的措施。其他除尘设施的选择参见附表 3。干燥设备的卸料口、料槽应密闭,在受料端应设密闭罩并排风除尘。表 3 石英砂干法加工设备除尘器选用表序号 生产设备 旋风除尘器湿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除尘机组 两级除尘1 破碎机 有时用 有时用 常用 不用 很少用

8、2 袋式输送机 很少用 很少用 常用 常用 很少用3 斗式提升机 不用 不用 常用 有时用 不用4 螺旋输送机 不用 不用 常用 有时用 不用5 转筒式烘干 机 用作第一级 常用 很少用 不用 常用6 平面振动筛 用作第一级 不用 常用 不用 有时用7 吊悬筛 不用 不用 常用 不用 不用8 包装 不用 不用 常用 不用 不用9 料仓 很少用 不用 常用 常用 很少用3.2.5 球磨机应安装在密闭间内,不应漏风,并通过除尘排风保持室内微负压。球磨进料口和包装口应安装符合要求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3.2.6 石英砂筛分房应整体严格密闭,不应漏风,并通过除尘排风保持室内负压。在设备运转期间严禁未采取

9、个体防护设施人员出入筛分房内。筛面应密闭,并在受料端设置局部排风设施。3.2.7 石英砂下料口管道保持负压,减少一次扬尘。包装口应设置局部排风罩,并在后方或上侧排风除尘,排风量依据罩口面积确定,罩口平均风速不得低于 1.5m/s。3.2.8 石英 砂 包 装 间 应 配 备 真 空 清 扫 装 置 , 及 时 清 扫 室 内 落 尘 。 3.2.9 输送石英砂的带式输送机,应采用全密闭或上部密闭方式,并设置通风除尘系统。带式输送机的转运点、末端卸料点,应排风除尘。3.2.10 斗式提升机严格密闭,在下部应排风除尘,当高度大于 10 米时,上部也应排风除尘。3.2.11 螺旋输送机应密封,还应在

10、适宜位置安装吸风口,保持内部负压。3.2.12 储存干石英砂(粉)的料仓应严密不漏风,应在顶部设置排风及除尘装置,其风量应考虑消除进料产生的瞬时正压影响。3.2.13 通风除尘风道内最低设计空气流速为:垂直管为 16m/s;水平管为18m/s。3.2.14 石英砂加工企业石料宜入库,不宜露天存放,若露天存放,应采取防止二次扬尘的控制措施。3.2.15 石英砂加工企业产品应及时袋装入库,应将袋装干石英砂(粉)储存在专用库房内,不得露天存放。3.2.16 采用煤气作为烘干能源的企业,在可能产生泄漏的阀门、管道连接处应根据 GBZ/T233 的要求设置一氧化碳泄漏报警仪。3.3 现场作业要求3.3.

11、1 现场作业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作业开始应先开除尘机组,后启动生产设备。作业结束应先关闭生产设备,后关除尘机组。3.3.2 厂区 内 配 备 真 空 清 扫 装 置 , 保 持 厂 区 及 道 路 干 净 、 整 洁 。3.3.3 石英砂加工企业的作业场所严禁住人。严禁在粉尘作业区饮食、休息。粉尘作业区应设置具有空气净化增压功能的工作室和休息室。3.3.4 石英 砂 加 工 企 业 应 设 置 更 衣 室 、 淋 浴 室 。 便 服 与 防 护 服 须 分 柜 分 别 存放 , 便 于 接 尘 工 人 更 换 劳 动 防 护 用 品 和 下 班 后 淋 浴 。3.3.5 作业现场、生产设备、

12、工件及劳动者身上的粉尘应使用吸尘设备清扫,严禁使用压缩空气吹扫。3.3.6 石英砂加工企业应在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按 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要求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3.3.7 存在高温和一氧化碳等的作业场所应配备防暑、防烫伤、防中毒的应急药品和器材。3.4 职业卫生管理与监督3.4.1 石英砂加工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为劳动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应符合 GB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和 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的要求。特种防护用品应具有生产许可证标识“QS”、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标识“LA”。石英砂加工企业应随时检查防护用品是否损坏或失效,发现问题,及时更换。石英砂加工企业劳动者按要求配备防尘服、防尘帽、劳保鞋、防尘口罩;装载机司机、球磨机岗位工人还需配备塞栓式耳塞或耳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