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代贵州义学的特点及影响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340961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清代贵州义学的特点及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清代贵州义学的特点及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清代贵州义学的特点及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清代贵州义学的特点及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清代贵州义学的特点及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清代贵州义学的特点及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清代贵州义学的特点及影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清代贵州义学的特点及影响【摘 要】清代的贵州,同明朝相比,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明显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文化发展时评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学校和科举体制日趋完善,官学盛行,书院增多,除官学和书院外,义学也随着清政府对西南地区加强统治的过程中一起兴起。义学的兴起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本文将对贵州义学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加以论述。 【关键词】清代;贵州;义学 一、关于清代贵州义学研究动态 关于清代贵州义学,并无专门性的研究论著,仅限于通史、地方教育史、地方史等方而的论著中有所提及。以通史性论著而言,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

2、要中认为清廷镇压乾嘉苗民起义后在苗疆设立义学是一项“化导” 政策,虽主观动机是将其同化,但客观上却有积极意义。目前已出版的贵州教育史专著,都把义学视为民族教育的一部分加以论述,如孔令中主编贵州教育史第三章第二节把义学作为清代贵州民族教育的特殊形式来论述,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义学的设学目的,发展状况及其作用进行了研究。顾先龙“苗疆义学 ”历史考察把 “苗疆”界定为以贵州为主,包括湘西在内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此文以贵州苗疆义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兴起原因、发展阶段及特点。蒋立松清前期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社学、义学发展述略研究了康熙至嘉道时期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社学、义学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过程,提出其创

3、学目的。 二、清代贵州义学的特点 贵州足消代两南少数民族地区推广义学的典型省份,和其它省份一样,其义学的大量设立体现了清政府注重边疆民族教化,力图通过文教上的宣扬王化来达到政治上的有效管理与控制。然而,贵州义学的的发展又与其独特的地域背景紧密相连,带有明显的地方性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目的针对性 清政府在贵州设立义学,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并且具有十分强的目的性。张经略广兴义学文中说:“多其数之之地,广其数之之法,莫如义学”1,其目的在于改变贵州各少数民族“不事诗书,罔知礼仪” 的“夷俗”,此外,在雍正年间,在贵州实行了“改土归流”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清政府急于从思想上巩固

4、其大一统的政治成果,于是便在文化上加强对贵州各族人民的教化。雍正八年,张广泗等人于“苗疆新辟 ”之时,即上书雍正, “于抚绥之余,必当诱植彼之秀者,教义复习礼仪,庶可渐臻一道同风之效” 。 2提出兴办义学的主张,并认定这一措施“实为振励苗疆之要务”。 教育内容与塾师选拔的严格性 由于清政府统一思想加强其政治统治的需要,在对义学的教育内容上的控制也十分严格。个庑学均悬挂康熙书“ 文教遐宣” 匾额。并取了诸多具有封建正统文化意义的名称。如“养正 、 “崇正 ”、 “端本” 、 “义正”、 “正蒙”等等。同时,清政府还把教育内容严格控制在讲授圣谕广训及儒家经籍。此外,对于执教塾师选拔也有明确规定,塾

5、师多在府县生员中挑选“老成谨慎 ”、 “文行兼有者”充任。清政府这些措施,是为了通过一批接受儒家文化并严格遵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生员执教,来培养出一批同样遵守封建国家道德规范的人。 设立范围不断扩大、教育对象不断推广 雍正以前,贵州义学的设立仅仅局限于“大乡巨堡” 。施教对象主要是土司子弟和“苗民之俊秀者” ,雍正元年,清政府议准:“黔省苗人皆有秀良子弟,令各府、州、县报名,送入义学,令教官严加督察。 ”到了雍正五年以后,清政府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义学的设立范围逐渐从“大乡巨堡”发展到偏僻乡村。雍正到乾隆初年,义学在贵州各府、州、厅均有分布,形成了比清初广泛的多的特点,如安顺府之城西义学、

6、归化之摆顶义学、威远汛义学、安平县之县城义学、永丰之州义学、水城厅义学等等。 办学经费不足、义学发展举步维艰 为了更好地促进义学的发展,贵州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义学的创办和正常教学。在办学经费上,义学主要来源于私人自筹,或由地方官员自捐“养廉银” 置买土地,但是,在雍、乾、嘉三朝,办学经费始终不足,据贵州通志.学校志引永宁牒文称,雍正十年“拨大龙潭祖谷三十五石四斗四升八合充义学师生资釜,嗣因借充他项之用,久假不归”3,至乾隆三十八年始归还,其间义学荒废达数十年之久。道光年间,徐记述松桃义学情况亦云:“旧设义学,迁徙不恒。中历数年,且有废而不举着。”可见,清政府虽力图推广义学的设立,但在

7、实际发展过程中,义学始终发展迟缓、艰难,运转始终不能正常。 三、贵州义学带来的影响 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 尽管清代以前,贵州的地方官学教育体系已经建立,府州县学、书院、社学在贵州各地纷纷设立,自清康熙年问于准题请设立义学起,贵州内地开始大量设立义学,正如雍正安南县志所言:“康熙四十三年巡扰于准题请增设同仁义学,择侬、鲁民秀良了弟入学肄业,启迪之任责训导,至今苗寨内争自延师。从这段材料可以看出,一方面贵州境内义学教育已经惠及到了广大少数民族子弟,使其有机会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义学设立之初需要采取措施吸引苗民接受教育,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其影响逐渐深入人心,终使苗民愿意主动争取接受教育,并

8、形成向学之风气。 广行教化,培养人才,维护地方社会稳定 贵州义学还在广行教化,培养人才,维护地方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贵州地方志中写到:“义学者,即古之闾塾也凡近乡子弟年十五以下者,送入读书,谨习冠婚丧祭之礼。嘉庆二十四年,道光二年屡奉上谕,令各厅州县劝设义学,俾质美者升于书院,由书院以入太学,为王国之桢。其质钝无成者,亦得以负耒横经,习闻入孝出悌之训而不至犯上作乱。然则欲渐仁摩义,移风易俗,盖舍此无由也。 ”4这段材料至少表明了其一,义学的教育对象是居住于学校附近的孩童,年龄在十五岁以下。其二,义学教学内容中很重要的方面是学习成年礼、婚丧嫁娶之礼以及祭祀方面的礼仪。其三,义学作为启蒙教育是清代边疆教化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与书院、太学等高层次的教育是相接轨的。为贵州的教育事业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四、总结 总的说来,清代贵州义学的发展是艰难而曲折的,大批义学迁徙不定,或寄址于寺庙,办学条件十分艰苦。贵州各地虽都设有大批义学,但受官吏侵渔,或租无所出的情况大量存在,使得义学的创设举步维艰。但是,义学对这一时期贵州文化教育的发展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它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其次,贵州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得到了提高。此外,在义学的推动下,私塾在贵州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这都为贵州人才的培育打下了基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