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333791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经验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经验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经验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经验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经验交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经验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经验交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经验交流2009 年高考,鄄城一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本科上线人数近 1600 人,文科也实现了重大的突破,本科上线人数比 2008 年翻了一翻。我们高三历史组全体同事共同努力,也为鄄城一中的辉煌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积累了一点心得,在这里与各位老师交流。目前,各地高三的复习备考的模式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但是我们鄄城一中在开学之初就达成了共识:高三复习不同于新授,它显然承担了更多的应试功能,所以,要想提高复习效益,我们的口号是:引导学生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扎实做事,有章可循,不折腾,不跟风,不搞花

2、架子。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转向对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抓实、抓细,逐渐形成了九个方面的流程,一一介绍如下:一:以考纲为依据,下功夫形成自己的理解。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复习的准绳,要想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益,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高考“宪法”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习惯于不辞辛苦的到各地聆听各位专家对考纲的解读来代替我们对考纲的理解、思考与探究。实际上,考纲本身的内涵是丰富的,可以理解的角度是广泛的,即使是专家也不可能真正参透考纲的要义。要想让考纲真正成为我们的指挥棒,我们就必须俯下身子潜心研究、全面思考,渗透我们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然后指导我们的复习。二:以学情为考量高三复习是在新授课

3、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提高复习效益,就必须清楚哪些东西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学生可能还不能掌握,这样老师才能够有的放矢,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但是,如果仅靠我们教师进行判断,往往是估计与实际情况偏差很大。在实践中,我们一般采取两种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在学案中设计一个自学疑惑板块,从反馈中扑捉信息;二是每单元发放一个调查表或者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展示新授时没能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这种做法还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三:以双基为基础双基是历史学科的生命线,是一切高层次能力最重要的来源和基础。但在今年的复习备考中,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受到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转变的影响,产生了一个误区

4、,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给学生总结规律、大讲方法、 “灌输”能力上,结果是学生听着“疯狂” ,用时迷茫,适得其反、拔苗助长。我们必须坚定一个认识,文史学科有 80%的题目完全可以在双基扎实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迁移、组合与综合就可以解决,无需特别高深的能力。有鉴于此,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方法必须得到切实的落实和掌握,这才是解决学生遇到题目不知如何下手的根本途径,正可谓“笨妇也会有米之炊” ,这个规律也被胶东的很多学校的经验所证明。四:以自学为主导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不少学生的双基交集很少,因而他们的双基需求的差异有很大不同,如果我们在复习中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整齐

5、划一的教学,必然导致大量学生的时间浪费,因此,我们应该坚持让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方法,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当好学生的公仆:出好学案、解读难点、巡回指导,让学生各取所需,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吃饱、吃好。五:已落实为手段上面已经说过,双基是一切能力的基础,但双基不会自动生成,如何督促学生把双基真正转化成自己的储备,是必须要解决的课题。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口号:落实、落实再落实,将落实进行到底。同时让学生理解落实的科学内涵:落即理解也;实即记住也。两者缺一不可。当然落实的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如老师提问、学生合作探究、爬黑板、课前小测验、学生间相互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检测、每节课至少留出三分之一

6、的时间让学生背诵等,这些手段看起来可能很小儿科,但如果坚持到底,收效是非常明显的。六:以训练为主线有人说,能力是练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要把学生的双基激活,转化成能力,必须强化训练。但问题是,训练效果的好坏,并不是做的越多越好,主要取决于教师选编的题目质量的好坏。我们在平时选题时,贯彻以下几个标准:(1)试题的情境性。史料是历史学科主要的载体,没有史料的历史题目是没有灵魂的,这也是高考试题的主要形式。所以,我们在平时训练时,不论第一卷还是第二卷,大多选择史料题,让双基在史料中得到印证、扩展、应用和升华。(2)问题设置的价值性。目前的高考试题,如果让学生看过答案后,大多都是“恍然大悟、捶胸顿足”

7、 ,原因何在?其要害就在于高考题目的设问不按常规出牌,让设问方向隐蔽化、变形化,设问条件多元化,如把意义转化成贡献,把措施设问成破蛋等,让很多学生有劲使不上。所以,我们平时就应该关注题目设问的质量,不能把别扭设问一律视为“垃圾题” ,只有这样,学生的双基知识才能真正用得上。(3)题目本身的理念性。高考题目,大都是小综合的题目,是一种通史理念。平时训练时,如果我们多选一些横向或者纵向的小综合题目(注意一定是大视野、小切口的小综合题目,不能追求高、精、尖) ,就能帮助学生克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弱点,让联系的思维方法深入人心。(4)题目答案的阶段性。今年不少高考题目的难度不在试题本身,而在试题答案

8、的“貌离神合” ,如今年的“两部历史著作出现体现出的变化” ,2007 年全国文综“玉米传播的历史背景?”等。如果仅从材料信息本身揭示很难达到参考答案的高度,必须结合特定的阶段知识背景,让微观现象放在宏观层面认识才能够占领高地,这是学生甚至老师都感到困难的地方,我们只能通过一定的针对性题目加以解决。七:以纠错为抓手训练本身是为了发现学生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能力,所以,只有学生出错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增长点。在试卷评讲时,我们应该以纠错为抓手,让学生展示其错误的思路,然后在老师的反驳中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其错误所在,然后让学生把错题落实到错题本上,只要条件允许,就要配发相应的纠错题目进行强化,让双基和能

9、力在纠错中得到提高。八:以培养理解能力为核心一提到能力培养,如果看考纲要求,我们的感觉就是头大。经过我们讨论后认为:学生真正致命的能力缺陷是理解能力,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题意的理解和信息的理解,学生都非常欠缺,这是学生不能够正确的迁移知识、信息和答非所问或不知答什么的结症所在。因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就成为其他能力的核心和基础,在平时的双基落实和训练中,我们始终要抓住这一点不放,抓住根本,才能事半功倍。九:以规范为增点规范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关键是我们的学生为何不规范?怎样才能让他们规范?经过调查发现:学生不重视规范的原因主要是即使不规范在平时的考试中也没发现少得分,也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好。针对这

10、种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在每次考试时,都设置 5分的规范分,如果学生不规范,题目划出分数后,再在分数后面扣除相应的分数,并注明是因为不规范,让他感到心痛;二是每次考试后,都展示规范性好和差的学生试卷,让学生能找到榜样,也能找到反面教材。09 年高考已经过去,2010 年的高考复习又拉开了大幕,今年的高考复习,我们准备在坚持去年行之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一:加强时间和阶段性特征的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注意到,很多学生储备的双基是到位的,但是做题时就老出错,究其原因,原来是学生的时间概念模糊,时间和史实的错位异常严重,导致资源不能够被有效地、正确的利用。所以

11、,我们今年一定要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时间概念,尤其是在阶段性特征教学时,对展示的每一个重大史实都要明确的规划出特定的时间来!二:进一步加强落实的力度落实双基是我们一轮的中心任务,但如何落实却是我们永恒的课题。比如从潍坊一些学校反馈回的信息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教学水平也是一般,但是他们的学生就能考高分,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采用了非常恐怖的落实力度,学生不停地背书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看似原始的方法却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因此,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大督促学生让双基真正入脑使我们应该借鉴的地方,我们再也不能够大讲、特讲,用我们的高水平来代替甚至消耗应该属于学生的落实时间。三:进一步精简教学环

12、节,集中学生能量在一轮复习中,为了体现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或者理论上的递进性,我们的教学案往往追求大而全,各个环节具备。但是,如果我们研究后就会发现,其实许多环节的设置要么是流于形式,要么是相互重复甚至矛盾,有些是过于繁琐和艰深,高考中根本用不着。现举例说明:例如考纲目标展示环节,即使我们设置上甚至细化、即使我们给学生点拨,其实学生基本上仍然不可能把握,毕竟它是宏观的东西,它就应该有我们老师把握,并且在微观的双基教学中得到实现。再如重难点解析板块,大多数复习资料都设置,而且量大字多艰深,甚至有的知识和前面的双基矛盾。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理解还是云里雾里,苦不堪言,收效甚微。老师也要花大量的精力解

13、释说明;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前面的双基问题就完全可以满足需要,根本无需再弄深、弄宽。如果某些问题确有探究的价值,教师完全可以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在学生实际接收程度内进行突破和深化。以上几点是我们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可能有点老生常谈甚至幼稚,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导学案示例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自主梳理1、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_具体原因:_与_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原因:_过度,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2)标志:_(3)特点:_、_、_、_(4)影响引发_,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受空前严重破坏,世界贸易锐减引发_,法西斯主义在各国抬

14、头,社会动荡不安造成_,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纷纷采取以邻为壑的办法,国际关系日趋恶化。2、罗斯福新政(1)背景胡佛政府的_无法让美国摆脱危机1932 年,罗斯福上台(2)内容突破口:_,稳定了金融秩序中心措施:_调整农业生产特色措施:_和_(3)特点:在确保_前提下,_,扩大消费。(4)评价积极:(1)直接影响 经济_政治_(2)深远影响:美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_的时代局限:由于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政府干预经济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3、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革命(1)背景:30 年代大危机,使人对_经济理论产生怀疑(2)基本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_(3)评

15、价:积极:取代过去的自由放任政策,成为西方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了的推动了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局限:它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20 世纪 70 年代后,西方经济逐渐陷入_,使国家过度干预经济的理论被抛弃。 问题探究探究 1:经济危机爆发后,改善民生,拉动消费,往往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首要选择,使总结罗斯福新政的哪些措施有利于改善民生、拉动消费?罗斯福改善民生的措施,让他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了吗?探究 2:当今世界再次发生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与 30 年代的大危机相比有哪些相似点?为了不重蹈上次世界经济长期低迷的覆辙,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对应训练1、1929 年至 1933 年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指:A:各国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B: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C:迫使政府进行内部调整,形成新运行机制D: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2、1931 年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凯恩斯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是A: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D:提倡超前消费,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