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部分)第三次质量预测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31965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部分)第三次质量预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部分)第三次质量预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部分)第三次质量预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部分)第三次质量预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部分)第三次质量预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部分)第三次质量预测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部分)第三次质量预测试题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长葛市 2014 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预测(三模)理 综 试 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300 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0-12 N-14 O-16 Na-23第 I 卷(选择题共 126 分)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A糖蒜变甜主要是细胞主动选择吸收糖类并进行积累形成的B维生索 D 能

2、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是因为其属于脂质C饭后消化道中的葡萄糖浓度大于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浓度,此时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D肾小管上皮细胞能将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其吸收过程需要消耗能量2下列关于 ATP 和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 ATPBATP 含有核糖结构,酶中不会含有该结构C细胞内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 ATP 提供能量DATP 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同一种酶催化3有一种人工合成的微小 RNA,不能编码蛋白质,当其进入小鼠细胞后,会号小鼠 Lin-4基因产生的 mRNA 结合,并抑制它的功能,最终引起机体患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微小 RNA 与小鼠 mRNA

3、结合很可能是借助细胞内的 DNA 连接酶B微小 RNA 不能编码蛋白质,很可能是因为它缺乏终止密码子CLin-4 基因所产生的 mRNA 在细胞中的功能一定是产生某种酶D微小 RNA 是通过阻止 Lin-4 基因的翻译过程来抑制该基因的功能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单倍体植株的细胞中可含有一到多个染色体组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低温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5 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杌理如下图所示。此种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

4、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 2 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征确的是 A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 Na+逶遘,阻碍 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 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F 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辣椒素能够使 Na+通遭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D 局部麻醉药和 氨基丁酸都能使突触后膜两铡的电位差增大6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豳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露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鳃决城市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闽题,使水库水质得裂明显改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流经该湿地的总能量是该漫地中的生产者所嗣定的太阳能B大量种植芦苇的原因是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C涅地中生物种类多

5、样,可利用耍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秘功能的相对稳定D从废弃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嚷29 (10 分)种子在成熟和萌发过程中会进行不同的物质转化,下图为蓖麻种子在成熟和萌发过程中糖和脂肪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脂肪的元素组成为_。鉴定脂肪可用 染液,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被染成_色的脂肪微粒。(2)蓖麻种子中主要的储能物质是 ,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能量更多的是 ,脂肪在细胞中被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为_,该过程称为_。蓖麻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主要去向是 。(3)萌发初期,蓖麻种子的干重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_。30 (10 分)生长

6、素促进细胞伸长的原理引起科学家的关注。下图是根据细胞壁松散学说绘制的一定浓度生长素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原理图。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生长素的刺激下,H+通过_方式跨膜进入了细胞壁,激活酶 X,进而促进_,从而使细胞壁松散,最终使细胞伸长。(2)生长素发挥作用首先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一受体复合物” ,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功能。(3)有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酸性物质,都能引起植物细胞的伸长,这些研究成果是否支持细胞壁松散这一学说?_(填“是”或“否” ) 。(4)在人们认识生长素的历程中,曾有三种观点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进行解释。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

7、背光侧;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对 A、B、C、D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如果 ,则支持观点一;如果 ,则支持观点二;如果 ,则支持观点三。31 (12 分)某植物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植物自然情况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皆可,请据图回答问题。(1)囊性纤维病也是基因控制性状的一个实例,其控制方式同上述图示过程是否相同?_(填“相同”或“不相同” ) 。(2)基因型为 AaBbDd 的植株自交,假如

8、子代足够多,那么理论上子代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 ,子代中纯合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3)某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花:紫花:红花=2:1:1,则该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和_。(4)育种工作者将第(3)小题中的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产生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种植后发现一植株上有开蓝色花的枝条,其它花为紫色花。他们提出两种假设:假设一:诱变产生一个新的显性基因( E) ,能够把白色前体物质转化为蓝色素,在变异植株中紫色素仍能产生,只是被蓝色掩盖。 (基因 E 与上述三对基因相对独立)假设二:上图中基因 B 发生了突变,转变为决定蓝色素合成的基因。现欲确定哪个假

9、设正确,请完善下面的设计方案:实验步骤:将上述蓝色花进行_处理,让其自交。将自交所结种子种植后,分析其性状表现。 结果分析:若 ,则假设一正确;若 ,则假设二正确。32 (7 分)下图中的图甲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值代表能量,单位是 ) ;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两条典型食物链,请分析作答。(1)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_ (填图中相应的字母) 。(2)若图甲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 ) ,则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C 同化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 (3)某同学模拟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用玻璃球进行如下实验:先从布袋里的白玻璃球中随意抓出一

10、把(经清点共 15 个) ,然后换成相应数量的红玻璃球放回布袋,摇匀后再抓出一把,经清点共 12 个(其中红色球 4 个) ,则布袋中原有玻璃球 个,这种被模拟的调查方法称为_。(4)图乙中占有两个营荞级的生物是_,蛇可以根据鼠发出的红外线去追踪捕食鼠,由此可以说明信息能够调节,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3 道物理题、3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某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9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1

11、5 分)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大肠杆菌的同化类型为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屑于 。(2)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因此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填“消毒”或“灭菌” ) ,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一 ,还能破坏 DNA 的结构。(3)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填“选择”或“鉴别” )培养基,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需将培养基中_换成_,若要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还需将伊红美蓝换成_。(4)培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和_。通过上述方

12、法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_。(5)使用以下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时,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相同的是 (多选) 。A制作果酒 B由果酒制作果醋 C 制作泡菜 D制作腐乳40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科学家从某无限增殖的细胞中分离出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 ,该基因能激发细胞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常用聚乙二醇、_、电激等诱导因素诱导细胞融合。再经多次筛选和细胞培养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_细胞。(2)有人提出用核移植技术构建重组细胞来生产单克隆抗体,请完

13、成设计方案:取 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能够 _的细胞中,构成重组细胞。 (假定移植后细胞核中基因的表达状态不受影响)将重组细胞在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_内增殖,以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3)也有人提出,可以直接通过基因工程导人该调控基因( prG)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其思路如下图所示。图中 I 表示,对进行检测与鉴定的目的是具有的特点是 。2014 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生物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A 3D 4B 5D 6D二、非选择题(除注明的外,每空 1 分)29 (10 分)(1)C、H、O 苏丹() 橘黄(红)(2)脂肪 脂肪 二氧化碳和水 细胞呼吸(有氧呼吸) 以热

14、能形式散失(3)种子中的脂肪大量水解,一部分水参与形成了水解产物(2 分)30 (10 分)(1)主动运输 连接纤维素分子的多糖链水解(多糖链断裂)(2)信息交流(3)是(2)DA=BC(2 分) A=B=DC(2 分) A=B=C=D(2 分)31 (12 分)(1)不相同(2)3/16(2 分) 5(2 分)(3)aabbdd AaBbdd(4)套袋 蓝色紫色红色=1231(红色、紫色和蓝色都有出现) (2 分)蓝色红色=31(只有红色和蓝色,没有紫色出现) (2 分)32 (7 分)(1)E(2)20% 12 (3)45 标志重捕法(4)蛇 生物的种间关系39 (15 分)(1)异养型 分解者(2)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灭菌 消毒 蛋白质变性(3)鉴别 蛋白胨 尿素 酚红指示剂(4)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菌落(5)BC(2 分)40 (15 分)(1)动物细胞融合 灭活的病毒 杂交瘤细胞(2)特定抗原刺激的 B 淋巴(2 分) 无限增殖 体外 腹腔(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 连接酶 目的基因(无限增殖调控基因或 prG)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和是否表达(2 分)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