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交通推动大发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325236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大交通推动大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以大交通推动大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以大交通推动大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以大交通推动大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以大交通推动大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大交通推动大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大交通推动大发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大交通推动大发展关于长沙市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几点思考交通是城市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型行业。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综合交通体系构建是对交通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建设、运营的举措,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吸引更多的发展资源,从而推动区域又好又快发展。一、长沙市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看,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加速,随着高速铁路、地铁、城际轻轨等的快速发展,交通发展的功能和定位正发生新的变化。顺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长沙市必须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第一,这是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

2、展对交通运输需求的需要。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在人均 GDP 从 5000 美元向 8000 美元跃升时期,交通运输需求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从而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迈上新台阶。2009 年长沙市人均 GDP 达 5.66 万元,正处于交通运输需求急剧上升阶段。据初步测算,2020 年长沙市旅客运输量需求和货物运输量需求将分别达到目前的2.1 倍和 2.4 倍。在运输需求结构上,旅客出行将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航空客运等高端运输需求不断增长;货物运输对低成本、高速度以及安全、及时等要求更加突出,集装箱及各类专业运输需求将迅速扩大。面对未来长沙市交通运输需求在“量”和“质”两个方面的迅速提升,传统

3、独立发展的运输供给模式将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更高层次的运输需求,迫切需要按照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理念和思路,在增加交通运输供给问题的同时,不断优化交通运输供给结构,从而在更高平台上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二,这是全面提升长沙市在区域层面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长沙市要在全省率先、中部领先、全国争先,必须始终保持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基础设施是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四大要素之一。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可以显著提升一个地区获取资源和刻市场的能力,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据统计,长沙市的物流成本占到 GDP 的 19%,运输费用占到物流成本的 56%。统筹

4、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和有机衔接,可以形成更加合理的运输分担,有效降低货物运输成本,并提供更加紧贴产业特点、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只有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才能刻主动,抢得先机,否则就将被边缘化,陷入从属地位。目前,全国各地在建设综合交通体系、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方面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当仁不让,重庆、武汉、郑州、成都也纷纷出手,竞争全国铁路交通枢纽、综合交通枢纽、航空枢纽等。长沙市作为中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在这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和较强的竞争优势,应该顺势而上,奋发有为。第三,这是全面发挥现代交通对经济支撑作用的需要。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交通运输发展对现代工

5、业、资金和人口具有诱人、产生和聚集三个作用,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更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随着武广高速铁路的建成,长沙市进入了武汉和广州的“一小时经济圈” ,加上沪昆铁路的动工开建,长沙市处在全国两条高速铁路“大十字”的交汇处,其综合交通优势日益凸显,交通的辐射功能和网络效应必将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长沙市发展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必将为长沙市全面融入长三角、珠三角,提升经济国际化和产业高端化水平发挥重大作用,将更加充分地发挥交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第四,这是全面推进长沙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2009 年

6、,长沙市委作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推进城乡一体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特别是城乡交通一体化。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处于二元分割状态,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以及城乡之间交通、城市内交通与城市外交通之间发展失衡、对接不畅,集散功能不强,导致群众出行时耗费在交通工具转换和进出城过程中的时间过长,很难享受到优质交效的出行服务。通过加快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努力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乡之间的有机衔接,推进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的延伸拓展和运输服务一体化,能够突破城乡交通壁垒,极大地方便群众出行。随着农村公路建设、城乡客货运一体化等加快推进,广大农民也可以

7、享受到更大范围、更均等的公共服务。二、长沙市综合交通建设现状分析(一)现有综合交通设施情况1铁路建设。京广复线贯穿南北,湘黔、浙赣、石长线连接东西,东西向和南北向在长沙市十字形交叉,加强了与中西南腹地和广东、福建等沿海省市的联系。特别是武广高铁和沪昆高铁在长沙市交汇,极大地提升了长沙市在全国铁路运输网络中的地位。2公路建设。长沙市公路通车里程达 5690 公里。目前已开行 847 条班线,跨省客运班线辐射 22 个省和 76 个大中城市;跨区客运班线辐射全省 13 个地、市和 94 个县(市) 。2009 年全市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 2.89 亿人次,旅客周转量 106.02 亿人公里。高等级公

8、路:京港澳高速分流了南北向过境交通,东西向浏花、上瑞两条高速公路也已建成,长韶娄高速正准备开工建设。高速公路总里程达 261.3 公里。绕城高速已修建完毕,对外高速公路系统初具雏形。一般公路:有 107、319 国道,河西长潭公路、洞株路、长宁路、长浏路、长湘路和长平公路等,构成放射状的对外公路系统。农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乡乡通油(水泥)路,实现市境内城区至县(市)乡镇“一小时交通圈” 。3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市区城市道路总长达 1317.26 公里,道路面积达 37.64 平方公里,路网密度 7.32 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 13.93 平方米/ 人。全市拥有公交车 3458 辆,

9、拥有公交停车场 38 个,公交线路 120 条,公交线网总里程914 公里,2009 年长沙市常规公交车客运总量 7.73 亿人次。出租车拥有量6280 台,出租车客运量 3.62 亿人次。4空港建设。黄花机场是国际空港,可供大型飞机全天候起降,现已开通国际航线6 条、国内航线 75 条,可直飞北京、上海、香港、台湾、首尔等特大城市和地区。2009 年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 1000 万人次,居中部首位,并升级为国内第 11 个一类机场。5水运建设航道总长共 74 公里。湘江航道现已整治为千吨级航道,湘江航电综合枢纽工程建成后,湘江将形成 2000 吨级的通航能力。目前长沙市现有长沙市港、暮云港

10、、捞刀河港、平塘港、霞凝港 5 个主要港口。长沙市港口主枢纽霞凝港区一期、二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结束了长沙市无千吨级泊位的历史。目前已发展 7 条国际集装箱内支运输线,开辟数十条国际航线,形成通江达海、物流全球的水路网络体系。(二)综合交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交通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很难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求。干线公路数量不够、路网结构不合理,国省干线承接高速路、衔接农村路的纽带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目前,长沙市二级以上干线公路公 1142.8 公里,万人拥有里程仅 1.7 公里。一级公路里程不及高速公路的 30%,标准偏低。城区路网有待完善,近年新建道路 78%都建在二环以外,二环以内新

11、建道路只占全部新增道路的 1/5,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机动车对城区交通的需求。铁路干线运能运力紧张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干、支流航道发展不均衡,湘江枯水期断流明显,制约湘江水运和港口发展。黄花机场设施条件亟待改善,货运站场数量缺乏,功能单一。二是现状城市路网格局中协调,路网结构不合理。从路网格局看,城市发展形态要求城市骨干路网成“中心放射状” ,但长沙市现状的骨干路网呈现“不完整方格网架环线”的格局,中心城区未形成快速干道交通体系。从路网结构看,城区路网存在着成网性不够、密度不均衡、断头卡口路较多、支路和背街小巷弯窄等问题,城市快速路密度偏低,主干道车流过于集中,去路密度有明显差距,难以起到分流作用

12、,路网结构“中间粗、两头细” ,与规范要求的金字塔结构相距甚远。过江交通通道数量和通行能力明显不足,尤其中部走廊流量饱和、通行能力明显不足,南部走廊流量已接近饱和,且可靠性不足。三是公共交通发展与广大市民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公共交通优先政策、投入还做得不够,公共交通分担率、公交港湾式停靠站设置率、公交车占道停车率都还未达到“畅通工程”一等城市的标准。公共交通系统存在结构单一、运营落后、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公共交通线路覆盖率低,分布不均衡,乘坐及换乘不方便,甚至部分园区和稍显偏僻的小区仍未开通公交线路。四是机动车快速增长,交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截至 2010 年 3 月底,全市机动车驾驶人员

13、 101.8 万名,注册登记机动车 79.5 万辆,电动车、电动自行车 32.1 万台。平均一个工作日机动车登记上牌 693 台,预计到2010 年底机动车将突破 100 万台。而与之相对应的道路里程增长率不足10%,交通基础设施供给、道路通行供给能力与交通发展需求日渐失衡。五是从宏观层面来系统认识和统筹研究交通还很不够。按现行管理体制,公、铁、水、空等运输方式分别隶属于不同管理部门,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增加了统筹规划的难度,难以形成合力。公、铁、水、空等运输方式多是从分方式、分行业角度来探讨各自交通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探讨行业内部客运、货动结构以及运输资源配置问题,很少从发展协同、

14、管理协调和过程协作的角度出发,研究各种运输方式软硬件之间有机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运输通道之间、综合枢纽之间以及建设机制等问题。三、长沙市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对策建议要着重围绕“三个一体化”的目标(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城乡交通发展一体化、区域交通发展一体化) ,加快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要突破思维限制和利益局限,跳出“小”交通看“大”交通,立足“大”交通看“小”交通,从综合运输的角度思考交通发展,从综合运输的格局寻找工作定位,从综合运输的要求明确推进举措。(一)抓紧制定完善各项规划建议由长沙市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抓紧编制“十二五”和中长期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和配套规划。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要综

15、合研究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城际轻轨、物流枢纽等综合对外交通系统、城市道路网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系统、客货运交通系统、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体系,从战略的高度构建一个对内循环、对外通达的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要从运输系统整体效益最优的角度,认真研究和解决运输结构以及运输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考虑和预留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空间,突出强调交通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现行规划与综合运输规划的衔接。尤其要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步伐,推动城市交通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地铁、轻轨黄花机场支线规划建设,提高空、地运输结合能力;加快城际铁路到湘江航电枢纽工程货运码头的支线规划建设,实现水运

16、与铁路运输的无缝对接。(二)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和高速道路交通体系为骨干的现代大都市综合交通系统,构建立体型、网络型、枢纽型的大交通格局。一是要加快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铁、水、空对外交通系统,提升对外交通能级。加速推进长沙株洲高速公路和京珠高速河西复线的建设,为城市往外疏解创造条件;加快启动长株潭和长益常城际铁路的建设,构建“3+5”城市群通达、快速的联系通道;继续推进长沙市黄花国际机场的扩建。二是要加快城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加快轨道一、二号线的建设;打通中心城区断头路和瓶路段,重视次干路和支路的建设,完善中心区路网结构;加快营盘路过江隧道、南湖路过江隧道、福元路湘江大桥、湘府路湘江大桥、橘子洲大桥拓改等过江通道建设;继续大力开展针对中心区道路网挖潜扩容的交通整治工程。(三)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治本之策。按照“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