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何谓文化》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317577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秋雨《何谓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余秋雨《何谓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余秋雨《何谓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余秋雨《何谓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余秋雨《何谓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余秋雨《何谓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秋雨《何谓文化》(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何谓文化 余秋雨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9 (节选)何谓文化在接受澳科大荣誉博士称号后的学术演讲简目一、文化到底是什么?二、文化的最终目标;三、中国文化的特性;四、中国文化的弊病;五、近三十年的进步;六、当前的文化隐忧。尊敬的许敖敖校长,前来祝贺的教育界贤达,各位教授和同学,下午好!感谢澳科大授予我荣誉博士称号。这份荣誉,不仅仅来自称号本身,更来自于一起获得这个称号的其他名字。这中间,有名震国际的水稻专家袁隆平先生,有指导全国抗击了 SARS 灾难的医学专家钟南山先生,有领导绕月飞行而被称为“嫦娥之父”的航天专家欧阳自远先生,有很早被聘为美国大学校长的华人科学家吴家玮先生,有第一个被聘为英

2、国大学校长的华人科学家杨福家先生 。这些科学家,有的我早就熟识,有的则是新交的朋友,几天来有机会长时间交谈,很是兴奋。我历来认为,人生最大的享受,不是华宅美食,而是与高人相晤。但是,科学高人们总是极其繁忙,又星散各地,很不容易畅叙。为此,我要再一次感谢澳科大为我们创造了这个机会。与这些科学家不同,我这次获颁的是“荣誉文学博士” ,因此我今天的演讲也就推不开文化的话题了。但是在这里我首先要向科学家们叫几句苦:讲文化,看起来好像比你们讲科学容易,其实并不。原因是第一,科学有定量定性的指标,文化没有;第二,科学有国际标准,文化没有;第三,科学家很少受到非专业的评论,但在当前中国文化界,非专业的评论者

3、在人数上是文化创造者的几百倍,在言论上都非常激烈。这三个原因,已经造成文化话语的烟雾迷茫。本来,社会转型的终极目标是文化转型,但是,正当社会各部门纷纷向文化求援的时候,原来处于滞后状态的文化领域反过来充当起了老师。结果就产生了一系列反常现象,例如,最需要改革创新的时代却推崇起复古文化,最需要科学理性的时代却泛滥起民粹文化,最需要大爱救灾的时代却风行起谋术文化,最需要发掘人才的时代却重拣起咬人文化 ,等等。正是这些反常的文化现象,使国际间和我们的下一代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更多的误读。这种误读的后果是严重的。我想用一个比喻来说明问题。现在的中国就像一个巨人突然出现在世界的闹市区,周围的人都知道他走过很

4、远的历史长途,也看到了他惊人的体量和腰围,却不知道他的性格和脾气,于是大家恐慌了。阐释中国文化,就是阐释巨人的性格和脾气。如果我们自己的阐释是错乱的,怎么能够企望别人获得正见?有一个对比,我每次想起都心情沉重。你看,德国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本来国际形象很不好。但是,当贝多芬、巴赫、歌德等人的文化暖流不断感动世人,情况也就发生了变化。中国在世界上,并没做过什么坏事,却为什么反而一直被误读?我想,至少有一半原因,在于文化的阻隔。既然问题出在文化上,我们也就应该完整地对它作一些思考了。一、文化到底是什么?你们如果到辞典、书籍中寻找“文化”的定义,一定会头疼。从英国学者泰勒(E.Burnett Tay

5、lor,1832-1917 )开始,这样的定义已出现两百多个。那两百多个定义,每一个都相当长,我敢担保,你们即使硬着头皮全部看完,还是搞不清楚文化到底是什么。请记住,没有边界的国家不叫国家,没有边界的定义不是定义。文化定义的这种毛病,让我想起了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A.Lawrence Lowel,1856 1942)发出的叹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定义它,这就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除了不在手里,它无处不在。文化确实很难捉摸。因此,我们的传媒在讲述文化的时候,也只是说它有可能发挥的效

6、果,如“凝聚力” 、 “软实力” 、 “精神家园”等等,都是比喻,至于文化本身是什么,还是没说明白。近来又有不少地方把文化等同于“创意产业” ,这又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了。因为文化中那些最经典、最高尚的部位,早就在千百年前就完成“创意” ,更难以变成“产业” 。按照我的学术经验,对于那些最难下手的大题目,可以从它的裂缝处下手。你看,文化在这里就露出了它的一条裂缝:我们身边有很多跨国婚姻一一离散,离散的原因大多是“文化差异” 。然而仔细一问,男女双方既不在“文化界” ,也不是“文化人” 。可见, “文化”的含义远远大于文化部门和文化职业。这条裂缝,可以让我们窥知文化的真正奥秘。我们现在所关注的文

7、化,既不能大到无限广阔,又不能小到一些特殊的部门和职业,那它究竟是什么呢?看来,还要想办法给它一个定义。三年前,我在香港凤凰卫视的秋雨时分谈话节目中公布了自己拟订的一个文化定义。我的定义可能是全世界最简短的。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对于这个定义中的几个关键词需要解释一下。我前面说到不少跨国婚姻因“文化差异”而离散,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作为丈夫的华人每年清明节必须从美国的公司请假回故乡扫墓,使他的美国妻子觉得难以理解。这就在“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说明了“文化差异”是什么。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累” ,但也有责任通过“引导”而移风易俗。在

8、这个动态过程中,渐渐积淀成一种“集体人格” 。中华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ustar Jung,1875 1961)说:“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他在这里所说的“浮士德” ,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名,而是指德意志民族的集体人格,也就是德意志文化的象征。这种集体人格早就存在,歌德只是把它表现了出来罢了。在中国,自觉地把文化看成是集体人格的是鲁迅。他把中国人的集体人格,称作“国民性” 。他的作品阿 Q 正传 、 孔乙己 、 药 、 故事新编等,都在这方面作出了探索。因此,直到今天,他还是高出于中国现代的其他作家。当

9、文化一一沉淀为集体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必须注意的是,民族的灵魂未必都是正面的,从歌德到鲁迅都曾经深刻地揭示过其间的负面成分。按照我所拟定的文化定义,今天中国文化在理解上至少有以下五方面的偏差:第一,太注意文化的部门职能,而不重视它的全民性质;第二,太注意文化的外在方式,而不重视它的精神价值;第三,太注意文化的积累层面,而不重视它的引导作用;第四,太注意文化的作品组成,而不重视它的人格构成;第五,太注意文化的片断享用,而不重视它的集体沉淀。所以,大家看出来了吧,我的定义虽然简短,内涵却是不小。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文化在本性上的必然诉求。由于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因此

10、在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里它都具有归结性的意义。十几年前,在纽约召开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转型”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各国学者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值得我们参考。例如:“一个社会不管发达和不发达,表面上看起来是经济形态,实际上都是文化心态” ;“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化” ;“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 ;“经济行为只要延伸到较远的目标,就一定会碰到文化” ;“赚钱,是以货币的方式达到非货币的目的” ;“赚钱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衣食,而是为了荣誉、安全、自由、幸福,这一些都是文化命题” 。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经济学家,而不是文化学者。他们不深刻,却是明白人。二、文化的最终目标我们已经从定义上说明文化

11、是什么,但还没有指出它的最终目标。不管是精神价值、生活方式,还是集体人格,总会有一个正面、积极、公认的终极指向吧?它究竟是什么呢?我刚刚引述的在纽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诸多经济学家的发言,都强调了文化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却都没有说明他们追求的文化目标是什么。他们所说的文化,如果按照上述定义来解析,那么,在精神价值上,很可能是指理想、荣耀、成功;在生活方式上,很可能是指游学、交际、冒险;在人格修炼上,很可能是指崇敬、反省、乐观。诸如此类,都很不错。但是,还缺少终极指向。 “理想”的内容是什么?“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反省”的基点是什么?在这里我想举出美国企业家贝林先生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我曾为他的

12、自传写过序言,与他有过深入的交谈。他对我说,他原先为自己定下的文化目标是“展现个性的成功” 。其中,又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追求“多” ,即利润多,产业多;第二阶段,他追求“好” ,即质量、品牌都达到国际一流;第三阶段,他追求“独” ,即一切都独一无二,不可重复。他说:“当这三个阶段全都走完之后,我还不到六十岁。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聊,甚至觉得连活着都没有意义了。 ”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亚洲某地把一把轮椅推到一个六岁的残障女孩前,女孩快速学会运用后两眼发出的生命光辉,把他的生命也照亮了。几年后,在非洲,一个津巴布韦青年背着一位完全不认识的残障老妇人,用几天时间穿过沙漠来向贝林先生领轮椅

13、,贝林先生看着这个青年独自向沙漠深处走回去的背影想:“我一直以为有钱才能做慈善。他让我明白,我这一生把梯子搁错了墙,爬到顶上才发现搁错了。 ”现在,贝林先生成天在世界各地忙碌,早已没有一丝无聊之感。他在做什么,我想大家一猜就明白。这是一位六十岁之后才找到了文化的最终目标的大企业家。他明白了,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贝林先生与我们一样,当然从小就知道爱和善良,并把它们看成是道德之门、宗教之门,却很少与文化联系起来。文化,似乎主要是来制造界线的:学历的界线、专业的界线、民族的界线、时代的界线、高低的界线、成败的界线、贵贱的界线、悲喜的界线、雅俗的界线 。在这重重叠叠的界线中,人们用

14、尽了才华和智谋,编制了概念和理由,引发了冲突和谈判。这一切,似乎全都归属于文化范畴。贝林先生原先争取的“个性” 、 “成功” 、 “多” 、“好” 、 “独” ,也都是因为一条条诱人的界线而被误认为是“文化追求” 。歌德的一句话,就把整个“局”破解了。他说“人类凭着聪明,划出了一条条界线,最后用爱,把它们全部推倒。 ”因此,贝林先生在六十岁之后获得的转变,是他摆脱一重重“小文化”的界线之后所发现的“大文化” 。这种“大文化” ,居然是他从小就听熟的词汇:爱、善良。爱和善良超越一切,又能把一切激活。没有爱和善良,即便是勇敢的理想,也是可怕的;即便是巨大的成功,也是自私的。相反,如果以爱和善良为目

15、标,那么,文化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全都会因为这个隐藏的光源,而晶莹剔透。一个最复杂的文化课题,立即变得不复杂了。中国儒家说:“仁者爱人” , “爱人者人恒爱之” , “与人为善” , “止于至善” 。他们都把爱和善良看成是最高德行,最后原则。回溯远古历史,最早所说的“文化” ,就是指人活动的痕迹。当这种痕迹集中起来,“文化”也就是人类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生态共同体。但是,这样的共同体应该很多,为什么只有很少几个能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下来,而其他却不能?过去的解释是,能生存,只因为强大。其实只要稍稍研究一下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疫就能明白,人类在巨大而突发的破坏力面前,一时的所

16、谓强大并没有用。如果不能互相救助,反而互相争夺,那么,谁也存活不了。因此,存活之道,繁衍之道,发展之道,必然包含着大爱之道、善良之道。从大说到小,就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能够存在,也必定是无数前人善良的结果。我曾在一篇散文中写道:唐末一个逃难者在严寒之夜被拉进了一扇柴门,宋代一个书生涉江落水被路人救起,这很可能是我的祖先。一场灭绝性的征剿不知被谁劝阻,一所最小的私塾突然在荒村开张 这些事情,也都可能远远地与我有关。因此,我们区区五尺之躯,不知沉淀着多少善良因子。文化是一种感恩,懂得把它们全部唤醒。我不否认,历史上更多地存在着“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但是,正是在血泊边上的点滴善良,使人类没有退回丛林变为动物,这就是动物所没有的“文化” 。世间很多最初原理都会变成终极原理,善良也就由此而成了文化的最终目标。在这个问题上,儒家文化宣示得非常堂皇却分析不多,而佛教文化却建立了一个更精密的精神架构。佛教的逻辑出发点,倒不是善,而是苦。人为什么有那么多苦?因为有很多欲求。而细究之下,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