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杭沪旅游景区规划的分析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82396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苏杭沪旅游景区规划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苏杭沪旅游景区规划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苏杭沪旅游景区规划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苏杭沪旅游景区规划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苏杭沪旅游景区规划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苏杭沪旅游景区规划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苏杭沪旅游景区规划的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 对苏杭沪旅游景区规划的分析正文:一、实习时间:2012 年 8 月 20 日 2012 年 8 月 25 日二、实习地点:苏州、杭州、上海三、实习目的:(1)了解景区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况和特色;(2)了解景区开发状况与总体设计思路,考察旅游产品的设计及旅游线路的组织情况,调查旅游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的布局与使用情况;(3)了解景区的运营状况及未来的发展思路,总结其成功之处及存在的不足。四、实习安排:8 月 21 日参观苏州周庄,8 月 22 日参观苏州拙政园, 8 月 23 日参观杭州西湖, 8 月 24 日参观上海城隍庙、南京路步行街、外滩等。五、实习内容:1、景区简介苏州周庄周庄镇位于

2、苏州城东南 38 公里,昆山市澄湖、蚬湖、淀山湖和南湖的环抱之中。初名贞丰里, 1086 年始名周庄,清康熙初年更名为周庄镇。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周庄“镇为泽园, 四面环水”, “咫尺往来 ,皆须舟楫“的典型江南水乡风貌,著名古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 。 周庄是座具有 900 多年历史的古镇。春秋战国时期,周庄镇内为吴天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北宋元祜元年(1086 年)周迪功以舍宅为寺始称周庄。元代中期,沈万三利用周庄镇白蚬江水运之便,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走浏河出海通商贸易,遂成江南大富,周庄因此成为其粮食、丝绸、陶瓷、手

3、工艺品的集散地,发展成为苏州葑门外的一座大镇。周庄镇内河道呈井字形,民居依河建屋,依水成街。河岸街道狭窄迂回曲折,古居鳞次栉比,临河水阁石桥错落,一派江南水乡面貌。河道上至今还保存着元、明、清古梁 14 座。其中有国内仅存的桥楼富安桥和国内罕内陆的双桥。古朴的建筑配合当地摇撸的阿婆,构成了当地“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韵。苏州拙政园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现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之冠” ,为江南风格的私家花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居,取古人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的语意而名。曾为太平

4、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拙政园以沧浪池为主,园内主要建筑物四周都可见悠悠流水,显得淡泊、明净。全园堂、亭、轩都以荷花命名,疏朗自然,错落有致。园内水池面积很大,有聚有分,山径水廊,起伏曲折,古树敝日,花香浓郁,富有自然色彩。这种运用分割空间,利用自然,对比借景的手法,因地造景,景随步移,成为具有江南园林特色和古代园林风格的典范。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中部山水明秀,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部水廊逶迤,楼台倒影,清幽恬静。东部平岗草地,竹坞曲水,空间开阔。盆景园与雅石斋是镶嵌在拙政园中的二颗璀璨的明珠。杭州西湖杭州是历史上七大古都之一。杭州是中国重要的产丝基地之一,丝绸作为这里

5、的传统产品,质量精美,品种繁多,享有胜名。杭州特产龙井茶叶,茶色翠绿,香气浓郁,为中国名茶。杭州市的市树是香樟,市花是桂花,旅游标志是瓶形小石塔。杭州西湖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别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三面环山,湖体呈椭圆形,水面面积 5.06 平方公里,岸周长 15 公里。湖面由白、苏两堤分成外湖、北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五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了“钱塘十景” 、 “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柳浪闻莺。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山亭、阮公墩四岛。西湖

6、的美不仅在湖,也在于山。环绕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山的高度都不超过 400 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遥相对峙,高插云霄。上海城隍庙上海市老城隍庙,又名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老城隍庙、豫园商城相连。它是老城厢仅存的明代园林。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湖光潋滟,素有“奇秀甲江南”之誉。 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系潘氏私园。豫园始建于一五五九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它原是明朝一座私人花园,占地三十余亩.园内有穗堂、大假假山、铁狮

7、子、快楼、得月楼、玉玲珑、积玉水廊、听涛阁、涵碧楼、内园静观大厅、古戏台等亭台楼阁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十余处古代建筑,设计精巧、布局细腻,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体现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艺术的风格,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一颗明珠。 清末小刀会起义时,曾以园内点春堂为城北指挥部。豫园历经兴废,日趋荒圮。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豫园进行了大规模修葺,当年景观大半恢复。全园可分四大景区。豫园内还收藏上百件历代匾额、碑刻,大都为名家手笔。豫园 1959 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 年 2 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路步行街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西起西藏中路,东至河南中路,步

8、行街的东西两端均有一块暗红色大理石屏,上面是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写的“南京路步行街”6 个大字。国庆 50 周年时落成的这条步行街,使“百年南京路”焕然一新,成为上海又一处靓丽的城市新景观。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的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周围还有位于黄浦江对岸浦东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地标景观。外滩自 1943 年起又名为中山东一路,全长约 1.5 公里。它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临黄浦江,西面是由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 52 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所组成的旧上海时期的金融中心、外贸机构的集中带,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2、特点分析:(1)造园艺术, “

9、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 ,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锋、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而成,叠砌时要防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位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自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于情、

10、意于境、虚于实、动与静、因于借、真于假、有限于无限等种种关系,这样就可以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散开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通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风光。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上自然环境

11、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薄、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步移景换、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娇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意于境都十分注重表现自然。(5)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3、景区的现状与问题:(1)缺乏对旅游景区科学的综合规划及管理,游览活动分布不均衡,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业对区域

12、旅游景区的规划甚少,甚至对目的地旅游景区也缺少综合规划利用,对区域内的旅游景点缺乏合理的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景区的游客对旅游景区的不合理感到不满意,如在同一个旅游景点的不同处,一些地方是大量游客集中在几个主要景点中,使这些景点在节假日甚至平时都处于超负荷接待状态,严重影响赏景审美,并损害了景区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部分地区则出现无人状态。服务设施不合理,有些景区很大一个地方也找不到一个厕所。旅游景区缺乏有效管理,如景区内对对商贩摊点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商贩只管卖,不管环境卫生的清理;使得景区内的卫生环境脏乱,促使游客环保意识减弱,继续破坏环境。(2)生态环境管理不善,资源利用不当,

13、资源恶化,环境破坏旅游者保护景区环境、文物、基础设施的意识薄弱。在旅游景点名胜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使其固有风貌和寿命收到严重威胁。这些不当行为既加重了旅游景区区的生态负担,又可能造对生物链的破坏,使旅游区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影响。同时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具有多重性。但目前对这多重性的风景区资源利用存在某些错位现象,如抽取地下水和拦截溪水作为生活、生产用水,将污水就地排放,照成水景受损水源受污染,片面满足交通需求而把停车场、道路盲目引入风景核心景区,都造成了对景观资源的影响和破坏。(3)忽视游客体验,产品过于雷同忽视游客体验,产品供需错位是经济开放型旅游景区的主要问题。我国的一些旅游景

14、区试图在为游客提供一种体验,但由于缺乏独特性、参与性,游客难以留下深刻印象。产品的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必然导致恶性价格竞争,导致行业的高失败率。模仿不但自己不会成功,而且使那些已成功的旅游景区陷入恶性竞争之中。(4)可持续发展的后进不足旅游景区多数还保留着事业单位体制,使景区旅游服务质量低,景区小、弱、散、差的问题突出,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话语权,导致丰富的旅游资源不能有效地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 (5)门票经济现象突出,旅游产品特色性不强公共资源类的旅游景区存在一定的经营垄断性,因而旅游景区产品价格具有刚性,只升不降。加上我国的旅游景区主要依靠门票收入,所以作为旅游景区产品价格的主要表现

15、景区门票一直虚高不下。特色性不强主要指景区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例如景区商品,千篇一律。多数国家 A 景区门票的收入大多上交财政,用于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费用少之又少,旅游景区的衍生产品这些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6)旅游交通制度管理不完善景区内道路交通工具的总体构成, 有公交车、旅游大巴、面包车、小轿车( 包括单位公车、私人轿车) 、出租车。平时公交车起着输送旅客主导作用, 但是在节假日, 外地来的大巴, 还有私家车、出租车成了景区道路中的主流。由于过多的小客车( 包括私家车和出租车) 进入景区, 浪费了宝贵的景区道路资源, 加刷了景区的交通拥堵。(7) 旅游景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旅游

16、景区是向外展示当地形象的窗口,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加上企业为了节约经营管理成本,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物价指数等相关参数制定相应的工资标准与福利待遇的政策,使旅游景区的就业岗位不具备吸引力,无法吸引素质较高的人才。此外,多数旅游景区的关注焦点还是“以企业赢利为主”, 非常重视自身的财务营收,对顾客的满意度则重视不够,所以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没有迫切的需求。4、建议(1)建立明确的行政主体,切实加强统一管理 旅游景区的管理机构必须实行政企分开的改革,还原明确的行政主体,建立行政意义上的管理机构。旅游景区至少存在着这样两个层面的产权关系,第一层面是国有资源性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产权关系,第二层面是经营性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产权关系。对资源性资产可以交付企业进行非完全产权关系下的企业化经营,对经营性资产则可以转让给企业实行完全产权关系下的企业化经营。旅游景区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可以解决旅游开发及保护过程中的政企不分问题及资金不足问题,从而促进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互动。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