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105319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 录】第一篇科学发展 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第一章 “十一五” 发展成就第二章 “十二五” 阶段特征第三章 “十二五” 指导思想第四章 “十二五” 主要目标第二篇创新驱动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第五章 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第六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七章 建设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第三篇扩大内需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第八章 形成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第九章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第四篇惠民优先 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第十章 保障和改善民生第十一章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第十二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五篇统筹兼顾 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第十三章 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第十四

2、章 促进区域互动协调发展第十五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六篇绿色引领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十六章 推进资源节约第十七章 持续改善环境第十八章 维护生态平衡第七篇改革开放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第十九章 进一步深化改革第二十章 增创开放新优势第八篇凝聚力量 实现发展宏伟蓝图第二十一章 组织实施重大工程第二十二章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序 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 年) ,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编制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3、规划纲要 。本规划紧扣“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阐明“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篇科学发展 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第一章“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全省人民紧紧围绕富民强省、 “两个率先 ”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经受了重大考验,取得了巨大成就,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圆满完成,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目标,谱写了又好又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2010

4、年,地区生产总值 40903亿元,年均增长 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5万元;财政总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408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 7.5万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以上,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2010 年,服务业占 GDP比重超过 40%,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实现“三二一” 的重要转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 33%,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粮食产量连续七年增长,高效农业占比达到三分之一,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市化水平达到 57%;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全境成为长三角

5、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竞相发展,苏南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苏中、苏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提高 1.5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944元和 9118元,五年年均实际增长 10.2%和 8.2%;新增城镇就业每年超过 100万人,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 227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 95.5%和40.5%;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高于 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高于 99%;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进展顺利,解决了 1200万

6、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平安江苏和法治江苏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民营、外资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不断优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省对县的经济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入, “引进来”、 “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格局正在形成,2010 年全省进出口总额 4658亿美元,其中出口 270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超过 1100亿美元,保持全国第一,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比 2005年提高 18个百分点以上,境外协议投

7、资累计达到 45亿美元。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预计“十一五”期间,完成单位 GDP能耗累计下降目标,超额完成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任务,耕地保有量控制在 470万公顷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为 42%,森林覆盖率达到 20.6%,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分别达到19个、6 个,占全国的 1/4和 1/2。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沪宁城际高铁开通运营,苏南地区进入区际通勤时代;连云港港 15万吨级航道建成投运,30 万吨级航道启动建设,结束了江苏无深水海港的历史;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 4000公里,二级以上公

8、路密度居全国第一,所有行政村实现通等级公路,苏通大桥等 4条过江通道建成通车;新增 110条国际、国内空运航线,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中国邮政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基本建成;新增电力装机约 2150万千瓦,其中核电、风电等新能源近 400万千瓦;第一轮治淮工程全面完成,南水北调江苏段工程具备送水出省条件,通榆河北延工程全线通水通航,沂沭泗东调南下工程基本完成,防洪排涝和供水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时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还比较突出,经济增长粗放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为明显,社会建设相对滞

9、后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等。第二章“十二五”阶段特征“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长三角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江苏将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增长和惠民优先将成为这一时期发展的主要特征。创新驱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快推进,我国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我们“十二五” 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江苏通

10、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成功实现了两次战略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人均 GDP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 “十二五”时期,江苏率先建设基本现代化的特征更加明显,创新驱动的发展态势日益增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产业基础扎实、科技实力雄厚、教育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的优势,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将成为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推动江苏经济发展进入以创新驱动为主的新阶段,实现第三次战略转型。协调发展。江苏总体上已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正向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随着主体功能区战略

11、全面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全面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力度将明显加大,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协调推进区域发展将成为重要的政策导向。这一时期,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三大区域互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进一步扭转,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全省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绿色增长。随着全球低碳发展浪潮的兴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围绕减少碳排放,大力开发和积极应用低碳技术,我国已向全世界作出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承诺。降低碳排放强度、减少资源消耗

12、、发展绿色经济既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江苏作为资源消耗大省,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十二五”发展的紧迫任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增长,是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将引领未来发展的潮流。惠民优先。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十二五”时期,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人们对加快提高收入水平有了新的期盼;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人们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扩大政治参与、体现公平正义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一

13、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更加突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共享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与此同时,民生改善将有效促进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需求潜力,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第三章“十二五”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必须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发展阶段的新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毫不动摇地推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开辟“十二五”发展更加美好的前景。“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

14、活的新期待,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铸造新的辉煌。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坚定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改善生

15、态环境,更加注重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建设江苏更加美好的明天。专栏 1 创新驱动战略内涵 创新驱动战略是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并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这是江苏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推 动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的重大举措,具有鲜明的发展导向。实施创新驱动战 略,最根本的是要靠理念 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知识和人才的作用,以科技 创新为先导,着力 发展创新型 经济,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16、观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突出发展创新型经济,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提升集约发展水平,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努力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以实施六大发展战略为重点。坚持把科教与人才强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统筹推进科技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建设,构筑江苏发展的战略优势。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显著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全面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创新,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把城市化战略拓展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坚持加快新型工业化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推进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相结合,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生产方式转变与生活方式转变相结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坚持更高水平“引进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