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051671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 滴水穿石的启示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启示”?生:我认为“启示”的意思就是启发我们、暗示我们应该怎么做。师:还有谁想说?生:启示就是一些道理。师:启示就是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考。是这样吗?滴水穿石到底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课文。【初读课文,整体感悟】师:现在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滴水穿石带给人们什么样的启示。开始吧。生:(自由读课文)师:读完了吗?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读得特别认真。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吗?老师考

2、考大家怎么样?生:好。师:(投影出示)谁愿意读一下?生: 安徽 碳粒 白炽灯 纲目 自谋生计 小贩 迷恋 权利 自勉 师:谁来评论一下?生:我觉得张继豪读得声音很洪亮,字音也比较准确,就是中间的“哦”声音可以去掉。师:去掉口头语。好的,你再来读一遍。这一遍他读对了,大家跟读。生:安徽 碳粒 白炽灯 纲目 自谋生计 小贩 迷恋 权利 自勉 师:读得非常好。红色的字是我们这一课要学习的生字,观察一下,想想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生:大家来看“纲目”的“纲”: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大家跟我读“纲目” 。请注意这个字的偏旁,它是一个绞丝旁,而不是木字旁或者金字旁。师:提醒得很有道理。生:我提醒大家的字

3、是自勉的“勉” 。我们想,勉就是勉强的意思,因为没有力气而勉强,所以竖弯钩要把力给包住。组词:勉强。大家跟我读。师:你的想象力很好。不过注意读音,应该是“勉强” (强读三声) 。跟老师读:勉强。平常的学习中要多花力气,才叫“勉” 。师:刚才我们读了一些字词。再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滴水穿石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吗?生: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师:要读准确。还有没有同学想读?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师:同学们很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个非常重要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读。生:目标

4、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师:这就是滴水穿石给予人们的启示!【品读词句,感受精神】师:课文的作者一开始是从哪里感受到滴水穿石的力量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同学们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把你感受深的地方用笔画下来。生:(默读,画感受深的词句)师:谁来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有什么体会?生: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这里告诉我们做事要专一,要持之以恒,不要三心二意。师:你能从中提炼出两个最重要的词吗?生 1: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生 2:请大家看第一自然段。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

5、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从这我能体会到水滴也是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体会最重要的词是“接连不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 。师:好,你从三个词中体会到水滴的力量。注意刚才读的时候哪个音读得不准确?谁来纠正一下?生:锲而不舍。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话吧。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那些词最能看出水滴的那种精神?生: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

6、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师:读得不错。谁来说一说,你还从哪个词中感受到水滴的力量?水滴那种坚持的精神?生:我从“几千年” 、 “几万年”感受到水滴一直锲而不舍。师:几万年还没有结束,还有?生:还有很多很多年。师:你怎么知道的?生:省略号。师:大家注意看这个句子。这个句子当中有一个问号,你觉得作者知道答案吗?生:知道。师:他既然知道答案,为什么还要问呢?生:这种写法叫设问,就是自问自答的意思,更能烘托出水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师:这种句子叫设问句,自己来提问,自己来回答。这样可以强调要表达的内容,让我们更好地体会水滴的那种精神。【正反对比,领会表达】师:我们反复地读这段话,能够感受

7、到水滴的这种力量。可是,同为水滴,雨水就没有这样的力量。你发现了吗?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你自己上课文中找找答案。生:因为雨水既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所以它不能把石块滴穿。师:你从哪儿找到的?生:我是从第四自然段找到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四自然段。哪一句话让你找出了这个答案?你给同学们读一下。生: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师:我们看,太极洞内的奇观是因为它具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它完成了这样了不起的壮举;而雨水达不到,是因为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这两点缺一不可。所以,雨水就没有这样的力量。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一正一反,一个是水滴滴穿了石块,一个是雨

8、水滴不穿石块,两个不同的事例,讲的却是同一个道理。谁能用书上的语言把这个道理找出来?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师:我们一起来读。【交流感悟,深入理解】课文举了太极洞奇观的例子,又举了雨水的例子,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定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现在我们相信每一个同学都对这件事有很深的认识了。你认可不认可作者这个观点?生:认可。师:可是,这篇课文除了这些内容之外,还有一段。你觉得这一段是不是多余的?能不能去掉?自己读读第三段,想想这一段是不是多余的,说说你的理由。生:(自学第三段。 )生:因为第三段告诉我们这些人也都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取得

9、了最后的成功。课文举了这三个例子能让我们更深地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师:课文又举了三个人的例子。生:一、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例子这些都是以水做例子,并没有以人做例子,不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认可这个目标,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这个道理。所以他又举了三个非常突出的人来举例,这样让我们更加认可这个启示。师:你体会得非常深。生:请大家看第三自然段。我是从课文里面找到的。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快“顽石” ,最终取得成功的吗?师:从这里你得到了答案。课文中举了三个人的事例,这三个人分别是谁?生: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师:刚才同学们体会得非常

10、好。仅仅举雨水或水滴的例子,还不足以说明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这个道理,所以又举出了三位人物的例子。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看看哪个人给你的启示最深,你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生:自学课文:读书,思考,画句子,写感受。师:已经写完的同学,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交流。刚才同学们交流的非常好。谁愿意给同学们说一下?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时珍。请大家看第三自然段。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百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他二十几年都尝药草,如果有的药有毒怎么办?师:是,那些药有毒怎么办?他会怎么样? 生:他会生病,会发烧。师:那他为什么还要尝呢?

11、生:因为他要写成本草纲目 ,那样的话人们就知道那种草药有毒了。师: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不但坚持不懈,而且具有献身精神。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爱迪生。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但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我喜欢他的原因是我非常敬佩爱迪生,生活的压力并没有打击他对电学的热爱,所以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生:我印象最深的是齐白石。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块金子,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汗水去冲洗,金子才能闪闪发光。白石老人已经很老了,生命剩余的时光已经不多了,但他仍然让自己的一生拥有值得骄傲的事情。所

12、以我们也要向白石老人学习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师:说得真好。你说出的话都可以做为格言了!还有谁想谈?生:请大家看第三自然段。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 ”我从这里能体会到齐白石不浪费一丁点时间,他很珍惜时间。师:“不教一日闲过” ,你理解这句话什么意思吗?生:他一直在他的画室里作画,每天作画三幅。师:我这里有两副齐白石老人的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猜一猜这是他多大年纪时画的?聪明的孩子会总落款中找到答案。生 1:这是在他九十岁时画的。生 2:第一幅是在他八十七岁时画的。师:八十七岁,九十岁,甚至九十多岁,白石老人还是坚持每天作画三幅。他可不可以作画四幅?三幅是他最少的底线

13、了。这就叫“不教一日闲过” 。所以他的技艺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现在白石老人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的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仍然在鼓舞着我们。师:刚才有些同学提到了爱迪生。还有没有同学对爱迪生这个事例感触特别深?我们今天能在明亮的灯光底下读书,我们要感谢谁?生:我从“独自谋生,当小贩、报务员等”能体会出爱迪生生活很贫苦,但是他仍不放弃电学实验研究,才能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如果他当时没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我们今天就不会在如此明亮的灯光下学习新的知识了。师:你体会得太好了。爱迪生和我们还不一样。他从小有没有读书的机会?生:没有!师:当我们坐在宽宽敞敞的教室里读书

14、的时候,他在干什么?生:当小贩、报务员。师:用书上一个词叫?生:自谋生计。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却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我们来算算:假如一个星期他发明一种东西,这一千多项他要耗费多长时间?生:二十多年。师:一周一项,一周一项,以这样的速度也得花费二十多年,才能完成这样了不起的业绩。可是,你觉着像电灯、像话筒、像留声机这样复杂的东西,用一周够吗?生:不够!师:你想到了什么?如果爱迪生现在就在你的身边,你最想对他说什么?生:谢谢你,为我们发明了这么多东西。那种复杂的东西大约需要一个月或者很长时间,但是你以滴水穿石的精神,一直发明了一千多项,为我们贡献了这么多,你真伟大!师:如果我们也能拥有像爱迪

15、生这样滴水穿石的精神,我相信每个同学也能做出了不起的业绩。还有谁说?生: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百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从这里我能体会到李时珍非常不容易,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佩。师:学习他的什么?生:滴水穿石的精神!师:我们来看一段数据。这是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一些资料。李时珍历时 27 年,于 1578 年写成本草纲目 。全书共 52 卷。配有药物绘图 1127 种,各类药物按类编入共计 1892 中,附有治病药房 11096 条,集中国历代药物书籍之大成,具有重要价值。这其中每一个药方、每一种植物、每

16、一个药材的药性、药效等等,全都是靠他怎样得来的?生:尝出来的。师:尝出来的,访出来的,然后带着疲劳、带着辛苦一笔一笔写出来的。没有这样一个人,我们今天的中医就不会这么发达。这三个人改变了我们整个人类的历史!现在就选取你最敬佩的一个人的事迹,好好读一读,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生:(自由读。 )师:这三个人,他们经历不同,国籍不同,生活的年代也不同,可是,他们什么相同呢?生:滴水穿石的精神。师:他们拥有同样成功的秘诀。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这句话?生: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快“顽石” ,最终取得成功的吗?师:这就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仔细读读,这是个什么句子?生:反问句。师:你能不能换一个说法来说?生: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快“顽石” ,最终取得成功的。师:你把它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