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岗位津贴分配-分析框架与实证解读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3045334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岗位津贴分配-分析框架与实证解读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校岗位津贴分配-分析框架与实证解读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校岗位津贴分配-分析框架与实证解读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校岗位津贴分配-分析框架与实证解读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校岗位津贴分配-分析框架与实证解读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岗位津贴分配-分析框架与实证解读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岗位津贴分配-分析框架与实证解读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8高校岗位津贴分配:分析框架与实证解读 摘要:组织岗位津贴设计应当充分关注组织特性、组织群体心理以及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考虑组织特性、组织群体心理以及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岗位津贴分配制度设计思路为高校岗位津贴制度设计提供问题分析框架。 关键词:高校岗位津贴 分析框架 实证解读 高等学校是不同于其他社会机构的组织。高校岗位津贴分配应充分考虑组织特性、教职工心理以及外部环境,才能提高对教职员工群体对津贴分配改革的认同度。 一、高校岗位津贴分配的分析框架 高等学校是具有独特组织特性的“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机构。除民办

2、高等学校外,我国高校是带有传统行政色彩且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机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表明,高校是学术群体、行政群体以及其他群体构成的“松散联结”机构,各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高校组织的独特性与复杂性要求一种不同于一般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 组织特性:高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作为目的性要求,这种职能要求专业技术群体作为组织活动的主体,才能不偏离组织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8目标。高校作为社会组织,也存在行政管理群体。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高校中存在的两种主要权力形式。 ”高校组织的整体性表现

3、在能够把不同的学术群体和行政群体要素联合起来,为组织服务。 “从组织管理的逻辑起点出发可以发现:需要从基于认识论的学术逻辑出发,反思与重构多样性、自组织的学术组织管理及其治理机制。 ”无论我国高校遵循哪种逻辑,无论高校权力分野如何,这些组织要素被整合在一个整体中发挥作用,在组织整体特性约束下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成员群体心理:“组织成员群体心理既是他们共同活动、交互影响的结果,又是制约双方相互关系的心理环境的总和。 ”组织成员群体心理会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群体意识。高校是融合了不同价值追求的学术和行政群体的“松散联结”机构。学术群体追求学术活动的自由、自治传统,而行政群体追求行政科层的权力分配

4、与效率,二者群体也表现出群体心理以及群体行为的差异。高校管理中应该注意不同群体心理,整合不同的群体心理与价值取向。 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组织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也是组织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 ”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的理论要点是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政府与社会作为高校组织外部环境的纵横向主要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8成因素,对高校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因素。“分析世界各国大学办学外部环境,结果都会集中在两个方面:大学与政府(纵向制衡因素)的问题与大学与社会(横向制衡因素)的问题。因此,政府与社会成为大学办学外部

5、环境的主要构成因素。 ”高校组织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变革努力是高校适应社会的积极表现。 国内的岗位津贴分配经验性研究相对较多。基于组织特性、成员群体心理以及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分析框架为岗位津贴分配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种视角或者思考此类问题的一种思路。 二、高校岗位津贴分配的实证解读 某高校是校依托省属高校基础上,由两所高校合并而成,实现“省部共建” ,并顺利进入“211 工程”建设行列。但由于原两校不同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甚至组织文化,导致合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新高校并没有完成实质性的统一,其中人事管理上主要表现为岗位津贴分配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是原有两校教职工对岗位津贴的态度有

6、较大差异。同时,2007 年人事部、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高校开展岗位设置工作。高校岗位津贴必然要依据岗位设置情况进行。基于上述情况,该校以项目委托的方式开展岗位津贴分配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8模式研究。项目受托方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建立了“XX 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有熟悉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组成。课题组采用外出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开展研究工作,先后调研国内同类型五所高校,通过分层抽样,在教职员中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891 份,同时走访 21 个

7、二级单位,集体访谈约 240 人次,约占教职工总数的 10%,利用 SPSS 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获知被调查者对组织变革的态度。 利用前文的分析框架,分析新高校的基本情况,设计岗位津贴分配方案。 组织特性:原有两校由于上级主管单位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侧重点不同等,办学目的存在典型的差异,一个是要以热带农业科研、教学,开发为主攻方向的科研单位和高校,一个是“省属综合性重点高校” 。就岗位津贴分配模式而言,原有两校采用既然不同的分配模式,一个采用现在高校通行的岗位津贴二次分配模式,一个采用传统高校通行的“大锅饭”性质的一次分配模式。岗位津贴分配模式上,原有两校的差异(表 1)必然会经历整合的过程。

8、组织成员群体心理:原有两所高校在组织特性各个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也体现在原有两校成员群体心理层面。其一是原有两校教职员工在心理上对合并存在一定的心理转化周期,原有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改变会带来不安情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8绪,有个心理转折的过程;其二是新环境、新制度、新工作单位会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数据显示,原有两校的教职员工分别认为原有的岗位津贴分配模式更适合新高校的比例分别占到被调查人数的 88.4%和 78.3%。同时,由于合并初期,学校人事行政部门预先设计了一个以提高课时量为基础的津贴分配方案,在没有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以学校

9、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合并后的第一个岗位津贴分配方案。特别是在不提高薪酬的前提下提高原有教师的年教学工作量,遭到教师的群体性抵抗,这个方案因没有得到部分教职工特别是教学科研人员的认同,也没有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但是部分教职员工对课题组开展岗位津贴分配研究带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特别是教学科研群体与行政群体之间矛盾凸显,不良的群体意识慢慢滋长。不良群体意识会产生不良的群体行为,为组织变革以及组织目标实现构成障碍。可以看出,合并后原有两所高校教职工群体意识表现出差异性,同时新合并高校由于受到前一次岗位津贴分配设计的影响,合并后学校内部产生了教师科研人员群体与行政人员群体之间的矛盾,群体意识产生裂痕,原有的岗位

10、津贴分配思路并不利于合并后高校统一的群体心理的形成。 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合并后高校已经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合并后高校必然要按照“211 工程”建设要求,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8建立符合发展要求的制度。合并高校需要尽快走出合并过渡期,开展教育教学以及科研活动。同时,为配合财政部、教育部以及所在省发布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要求,需要建立适合要求的岗位津贴制度。高校岗位津贴制度作为薪酬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在考察几所大学等高校岗位津贴制度的过程中,感受到具有竞争力的岗位津贴分配模式给一所大学所

11、带来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而且,这些大学已经完全建立了能够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又能够反映业绩的二次分配制度。 鉴于合并后高校进行岗位津贴分配制度改革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压力以及复杂的内部障碍,岗位津贴分配制度设计立足于新合并高校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找出内部障碍的核心问题。此次岗位津贴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岗位津贴分配方式标准、构成以及极差等。针对岗位津贴分配方式问题,研究发现, “大部分高等学校采取了分级目标管理、管理重心下移、学校宏观调控、学院(系)组织实施的岗位津贴管理原则。 ”教职工完成基本的岗位工作职责即可享受基础津贴,基础津贴的差距较小,主要依据教职工的年功和职级、职称等自然条件确定,业绩津贴

12、差距较大,其与教师等所完成的教学、科研任务挂钩,其对工作目标的设定比较高。国内很多高校也是采用此种构成方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8式设计岗位津贴;针对岗位津贴标准问题,也是此次岗位津贴分配模式设计中最核心的问题。根据岗位性质不同,岗位津贴的标准也存在差异,行政管理岗位依据行政级别确定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易行,但是教学科研岗位岗位津贴原有的岗位津贴分配一般是与教学工作量相关,根据教学工作量(学时数)分配岗位津贴。一般而言,高校会确定一个以学时数为基础的“基本工作量” ,在完成“基本工作量”的基础上,取得全额岗位津贴。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发现

13、一种奇怪现象,就是全校当年总学时数会出现“自我膨胀”问题,也就是岗位工作量的“寻租”现象。这样必然会增加学校的办学成本,同时也会增加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研究发现,在岗位津贴一次分配模式下,教学学时的调整权力在教学科研单位,而岗位津贴分配权力集中在学校层面,各教学单位必然会通过“膨胀”学时数获得更大的收益。本质上看,这反映了高校管理中的一个悖论,即教育教学的使用者与分配者之间的矛盾,也可以理解为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存与冲突的体现。通过研究发现,各单位编制数可以作为岗位津贴的分配基础,其理由是各二级单位教职工编制数占全校教职工总编制数的比例与各二级单位教学工作量占全校教学工作总量之间存在典型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 R 为 0.96,如图 1。高校管理机构根据教师编制数下拨岗位津贴,可以有效避免教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8学工作量膨胀,有利于激发二级单位教育教学积极性;针对岗位津贴极差问题,反映的是岗位津贴分配过程中的横向公平,可以按照学校岗位津贴原有极差以及相关法规要求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