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2976213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截蜡烛》读书笔记(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半截蜡烛》读书笔记(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半截蜡烛》读书笔记(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半截蜡烛》读书笔记(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半截蜡烛》读书笔记(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截蜡烛》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截蜡烛》读书笔记(精选多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半截蜡烛 读书笔记( 精选多篇)第一篇:半截蜡烛半截蜡烛时间 课题半截蜡烛单位 课型略读课文主备人参入备课人员本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例行教材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简析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赞扬了法国人民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以及他们机智勇敢的优良品质。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的字词,积累好词好句教学 过程与方法:理清故事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 目标 情

2、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沉着、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重点 爱国主义精神。教学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体会他们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难点 勇敢和爱国精神。课前 准备 教学 过程使用多媒体教师活动一、揭题: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 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围绕 “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3、总结读题质疑情况。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3、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 然后写?最后?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习学生活动 说说关于蜡烛的猜想1说出读课文应该做些什么2学生自由读课文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 41抓住课文词眼切入,不理文章结构思路,层层深入,突破重难点,对于培养学生的感知、推理、欣

4、赏和评价的能力很有帮助,能够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剑拔迷雾,达到对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品质的培养。2学习课文中不忘总结学习方法,对课文有提纲挈领的指导意义,对于学生今后的阅读学习也会大有帮设计意图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的设置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使本课的教学更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课堂的实效性。1虽说是略读课文但本课中有些妙词佳句,学要学会。2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形成一个宏观上的认识,有利于继续品读课文。个性备课一 预习 探究二 合作 交流助。3通过视频观看,在动态的图画中不仅有利于调节可同气氛,还能更好地探知学生的兴趣。入境品读。1、这篇课文是围绕着“

5、半截蜡烛” 来写的。 “半截蜡烛 ”有多长呢?(比划)一节蜡烛大概有这么长,那么,半截蜡烛只有它的一半。就在这么半截蜡烛中,还隐藏着一个非同寻常的秘密呢!究竟是怎样的秘密?(绝密情报)是啊,就在这样短的半截蜡烛中,竟还有一段是插着金属管的,这样一来,这半截蜡烛可燃烧的时间就更短了呀!2、故事就是围绕着这样的半截蜡烛展开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快速浏览课文,说说看。3、看来,这藏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是伯诺德一家三口关注的焦点,可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 小结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一定(非常尽管情况危焦急、非常紧张) 急,伯诺德夫人内4、因为,师引读:伯诺德夫人知道,万心十分焦虑,但

6、她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还能表现得这么从灭) ,秘密(就会暴露) ,情报站(就容、机智,真是了会遭到破坏) ,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不起。如果让你演三口生命的结束)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伯诺德夫人,你能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情况如此通过动作、语言、三 危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全班朗读这一神情、心理活动把品读 段。 伯诺德夫人机智、体验 5、同学们:能不能再让这半截蜡烛燃烧勇敢的形象表演出下去?(不能!)直接吹灭行不行?(不来吗?行!) 语言:关键读危急关头,伯诺德一家千方百计地要把好哪个词?(亮)这点燃的半截蜡烛熄灭。于是,他们展开了为什么?与敌人周旋。 (板书:周旋)

7、要读得不引起导学引路。 德军的怀疑?指导1、他们究竟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朗读。们先来看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谁来读心理活动:个读相关内容? 别读,从中体会到2、伯诺德夫人只说了一句话,她是怎样什么?说这句话的呢?结合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 圈画重点词。(1) “平静 ”:从哪里感觉她很平静?个引读。别读,体会。 假如你就是伯(2)她此时的内心也是如此平静吗?诺德夫人,你能把读,再次体会。 这段心理活动以你(3)内心这样的不平静,可她却表现得自己的口吻表达出如此平静,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三读,加来吗?。深体会。 指导这是你的(4)小结:同学们很会学习,通过两个心理独白,你这么孩子的神态“脸

8、色苍白 ”和伯诺德夫人“急大声说出来,不引忙取灯”、 “轻轻吹熄 ”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心紧张、通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呢。谁再来做一回镇定,从而体会到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是伯诺德夫人。啊,这就是我们的伯纳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现得却是如此得镇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自学交流。1、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危机真的过去了吗?(没有, “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2、蜡烛还在燃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况越来越危急了,杰克与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试着用刚才的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 5、6 两小节,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圈一圈,

9、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3、我们一起来看看杰克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说说你的感受。(1) “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升个火吧!”(镇定、机智)读。(2) “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待着”(镇定)体会,读。4、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说这半截蜡烛是最可怕的?这半截蜡烛简直就是(炸弹?)我的心都快要窒息了!让我们一起来读!5、就在这时,传来了小女儿杰奎琳娇弱的声音。这个小姑娘又是怎样与凶残的德军周旋的呢?(1)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那一盏灯上楼睡觉吗?”体会,有感情朗读。a 什么叫 “娇声”?b 怎样“娇声 ”说的?c 为什么要这

10、样 “娇声 ”地说?(联系前两次)d 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在妈妈和哥哥的办法都没能成功的紧急时刻,她最小,却以自己的聪明、镇定战胜了德军!老师和你们一样,真的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小节。(2)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体会,朗读。1.同学们,这半截蜡烛熄灭了,但我们与伯纳德一家一同经历的这场无声的战斗却留 在了我们的记忆中。二战结束以后,为了表彰伯纳德夫人一家,四 2.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个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宣巩固 读这样一份奖状,你想象上面会写些什么呢?延伸 3.布置作业:继续有感情的朗

11、读课文。和同学们合作讲故事演一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半截蜡烛情报(绝密)夫人快乐(机智、勇敢)儿子搬走(镇定、机智)爱国女儿端走(成功)第二篇:半截蜡烛春蕾学校小学语文备课“两改六落实” 课题导学稿五年级撰稿教师:周丽珍审稿教师:李喜春课题: 半截蜡烛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首页) 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方法:自学讨论教学重点

12、: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教学难点: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练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从半截蜡烛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板书课题)1、请同学们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课内重点词语二、自主学习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三、小组合作1、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

13、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小组分角色朗读)2、想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脑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写一写。3、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你的印象来自于课文中的那些词句,有感情的朗读。四、拓展延伸续编故事: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教学反思:第三篇:半截蜡烛半截蜡烛教学反思半截蜡烛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地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机智勇

14、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生动紧凑,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而且人物刻画手法丰富,语言细腻,学生比较喜欢。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时,我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身经历阅读实践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初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为此,课堂上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阅读教学从“独白” 走向“对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全心的对话,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了解人物的特点,从中受到教

15、育,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我有两点体会:一是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 ”的过程,而是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多向对话过程。为此,教师要认真备好教案,抓好文章切入点,以学定教,把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新的生成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半截蜡烛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在保护半截蜡烛与德军周旋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了过人的沉着、勇敢和机智,值得我们去学习。同学们,你比较欣赏其中的哪位人物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刚一提出,一双双手便迫不及待的举了起来。学生们在交流着他们独到的见解,谈着他们

16、对人物的认识,老师适时点拨,学生在这个充满相互信任、畅所欲言、和谐融洽的研讨氛围中,认识了人物,受到了教育,一堂课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潜心读书。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语言,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的把握人物特点,在教学时我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计策都很绝妙,而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让学生与文本进行“ 零距离”心灵对话,学生充分阅读感悟,又一次全面认识、了解了人物的特点。第四篇:半截蜡烛半 截 蜡 烛高二(7)班 黄风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题记一天夜里,家里突然停电,只好点蜡烛,看着那燃烧剩半截的蜡烛,在黑夜里闪着微弱的光,让我想起了那次在学校没电的晚上。在紧张地准备中考的日子里,同学们被一堆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