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音乐名作欣赏课后感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96580 上传时间:2017-08-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音乐名作欣赏课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外音乐名作欣赏课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外音乐名作欣赏课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音乐名作欣赏课后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享受音乐,注重内涵弗德雷里克柏辽兹说过:“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像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如果人生中缺乏必要的音乐,音乐的特性就不能为人们所接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这样的人生是毫无意义。本学期通过修读中外音乐名作欣赏这门课,使我增长了音乐知识,丰富了自身音乐储备,了解更多关于音乐的人和事,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细细感受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古典的魅力。每次上课流入耳中的都是熟悉的旋律,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和这些优秀的歌曲在一起。跳到的音符总能清晰地表达出音乐本身的意思。无论是国乐高山流水,还是小提琴协奏曲梁

2、祝,都能生动地再现欣赏内容,其独特的音乐风格,描绘出音乐意境,使我联系起自己切身的生活经验,仿佛把自己带入向往的艺术境界。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振奋人心的黄河,因为只有中国人才明白, 黄河的音乐密码:既有风光旖旎的平和光景,也有暴风骤雨的恶战交织;既有生灵涂炭后的痛苦哀叹,却更有磅礴大气的不舍追求最早的创作者冼星海,在中国生死存亡的边缘时刻,敏锐地捕捉到中华民族的生命深处,那一点不灭之火。如果放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经历过地震、洪灾、台风的 2010 年,不过是沧海一粟,无论以何种姿态弹奏黄河,都能增强我们的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发我们对祖国的爱。只有在这样的音乐里,我们才能仿佛立刻找到了故国家园

3、。“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贝多芬。又是熟悉而亲切的旋律,对比起中国古典音乐,我更欣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 。以往我听音乐只是在欣赏乐器发出来的旋律和节奏,根本就不知道原来音乐里面还有着情节和感人的故事,听了老师的讲课后我才知道原来听一曲音乐里有这么多的知识,上了几节课后我感觉自己现在听音乐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就感觉自己好像也是学音乐的专业学生一样,在欣赏上比普通人高一层境界。如果要真正理解领悟命运交响曲内涵,就要从了解贝多芬生活的时代开始,了解贝多芬坎坷人经历和他不屈不挠的个性,了解当时正是欧洲封建势力复辟、先进知识分子苦闷

4、彷徨的背景。 “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通过反复聆听这首曲子,进一步了解作曲家在乐曲中形象生动的塑造,领略作品中和命运激烈搏斗的场面、英雄的沉思以及宏伟的欢庆胜利的场景的描绘,同时也渐渐地学会欣赏音乐。“好好地聆听和传承你们家乡的民歌,那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这是整一学期课程下来冯岳冰老师留给我最深刻最触动我的一句话;面对流行音乐、外国音乐的入侵,传统的民间音乐在渐渐退出年轻一代的生活,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雨打芭蕉 、 赛龙舟 、 旱天雷以及粤剧等等广东歌曲,这些小时候的美好回忆不应该在我们的长大的时候腐败流失掉,不应该让我们的后代失去聆听它们的机会,因为那才是我们民族的音乐特色、音乐灵魂。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中国音乐,还是外国音乐,当中都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欣赏作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含的客观感情相吻合的过程,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相信我会有更多机会欣赏到世界各地的音乐,能够通过音乐了解到更多地域文化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步入音乐的创造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神奇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