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动画电影的创作比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96280 上传时间:2017-08-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动画电影的创作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外动画电影的创作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外动画电影的创作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外动画电影的创作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外动画电影的创作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外动画电影的创作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动画电影的创作比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动画电影的创作比较摘要 中国动画电影与国外优秀同行相比,在主题的表达、题材的选择与挖掘、艺术形象的塑造、台词的锤炼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只有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又要发扬民族特色,才能使中国动画电影水平得以提高。关键词 动画电影 主题 题材 艺术形象 台词 比较中国的动画电影自上世纪 20 年代发轫,经历了令人骄傲的黄金时代和可圈可点的白银时代,终于在 80 年代末在美日动画的冲击之下逐渐衰微。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动画电影人经历了无数的探索和努力,1999 年的宝莲灯收人了 2000 万票房,2001 年的港产动画片麦兜故事为香港的动画电影更增添了一抹亮色。21 世纪以来的十年,中国

2、动画电影失败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终于在外国动画电源的强劲包围之下,争得了一席之地。 喜羊羊系列电影的巨大成功功不可没。3D 技术的日益成熟,制作水平的逐渐提高,与国外电影领域的直接合作,都是中国动画电影的显著成就。然而,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中国动画电影仍显稚嫩。如何才能让它迅速成长和强大起来呢?向竞争对手学习,向同行学习无疑是取得成功的途径之一。所以,研究外国动画电影,比较中国影视外动画电影创作的差异,才能清楚地看到我们自身的缺陷,才能缩短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中外动画电影创作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主题影响较大的美日动画电影总是表达这样一些主题:成长与救赎,环保与回归。成长

3、包括个体身体、心灵的成长,也包括整个人类的成长。救赎不仅是拯救他人,拯救族人,拯救地球,也拯救自己。在成长和拯救的过程中,勇气、爱、无私、坚毅等人类永恒宝贵的精神得以凸显。在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十岁小女孩为了拯救双亲,经历了一系列冒险,最后回归本性,回到现实。冒险过程中她学会了忍耐,懂得了尊敬、善待他人,实践诺言等,她个人成长的历程实际上也是人类成长历程的缩影。狮子王中的辛巴复仇的过程也是他成长的过程。辛巴从最初的逃离事实,无忧无虑地生活到后来神灵重现,被告诫要永远牢记自己的责任,最后终于被唤醒,实现了国王荣耀的回归。辛巴在森林王国里经历的生、死、爱、责任和生命中种种的考验,使它在

4、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自然中,体验出生命的真义!玩具总动员三部,呈现出逐步成长的过程,每一集相较于前一集都是一次成长。主人公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大,玩具们在面临问题时做出正确选择,在一系列拯救事件中它们获得共同面对死亡的勇气和力量,它们的情谊变得无坚不摧。环保主题和回归观念实际体现了现代人对文明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宫崎骏大师对此极其关注 。 千与千寻中有“河神洗澡”的片段, “腐烂神”体内竟然都是工业废料、城市垃圾,这寓意着人类正在自食恶果。 魔女宅急便中有一个写生少女,她隐居在森林中,过着完全脱离现代化的原始人一般的生活而且乐在其中。 幽灵公主中,阿西达卡问犬神:“难道人类和山林就没有不争之道吗?

5、”共存、和谐的呼声振聋发聩。如蓝精灵中,蓝精灵们通过隧道来到现代世界,觉得河水好油腻,表达了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否定。结尾“屋子大了会让我们距离更远!”则表达了那种回归原始,放弃名利的观念。更重要的是国外动画电影总能在不经意间把它所表达的理念传达出来,如海底总动员没有一句是说教的,可看过之后,孩子们都开始痛恨人类的捕猎行动,环保主义自然而然被接受了。而相对成功的国产动画电影也都有类似的主题。如马兰花也被赋予了环保、生存、和谐、惩恶扬善的主题;虎王归来被赋予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主题,使人文关怀主题与当代社会紧密联系,以童趣的形式存在寄托成年人的梦想;喜羊羊系列则被赋予了更多的诸如环保、友爱、坚强、拯

6、救等等主题。只不过马兰花的主题被人物形象的概念化和模式化所湮没, 虎王归来的主题则因用虎王的三句苍白无力的台词来表达,而使小孩子们一知半解,大孩子们则不屑一顾。连喜羊羊 4都不能免俗,在台词里干巴巴地喊出了“梦想和童真”的重要性,让人哑然失笑。相比之下,中国的动画电影的主题有的停留在道德说教的层面,有的变成了宣传的口号,表达过于生硬。2012 年的喜羊羊 4主题竟然是呼唤梦想和童真,好像在教育成人,可审美趣味却完全是孩子们的,而电影中针对孩子们的主题却很模糊,或者正像有人所形容的是没有营养的“糖水” 。二、题材外国动画电影的题材多样,而且注重剧本的创作与改编,特别擅长对流行文化的把握和演绎。以

7、迪斯尼为代表的好莱坞动画,选材特别广泛。他们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阿拉伯和中国的童话、神话、民间传说和名著故事进行改编,但用美国人的价值观进行重新改装。尽管这些题材来自异国,但经过“好莱坞化”后,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商业上的成功。如改编自中国题材的功夫熊猫 、 花木兰就属此列。相比之下,中国动画电影的题材较为单一,除了羊狼故事演绎得较为成功之外乏善可陈。要么依靠那几个中国人早已耳熟能详的古老神话和文学作品,要么就是不断地翻拍。其实翻拍也不要紧,关键是翻不出“新” ,时间长了,观众的兴趣也就打折扣了。我们不敢走出去,拿进来,不会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推陈出新,更不会把异域文化与自己的文化恰当地结合

8、起来。中国是一个文化灿烂的古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的历史和民族题材数不胜数,亟待我们去挖掘。可以说,我们几千年的文明,我们 56 个民族的文化宝库,是我们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大可不必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中国动画电影只有重视历史题材和民族题材的开发和创新,提升中国动画电影文化的魅力和审美价值,才能创作出好的动画电影作品,才能使我们的动画电影有更广阔的市场,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文化。三、艺术形象外国动画电影的艺术形象总是造型新颖、个性鲜明以至于过目不忘的。他们往往拥有简单独特易识易记的名字,有着特殊或可爱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甚至有的动画人物具有独特的姿势和效果音。总之,他是唯一

9、的。大力水手的倭瓜脸、塌鼻子、瘦嘴巴、驼背的形象与他的大力特点形成鲜明的反差,总爱叼着烟斗的动作成了他的动作标志。花木兰里的花木兰眼眉细长,五官娇小秀气,符合东方美女的特点。从军前的装束突出她爽朗、洒脱叛逆的性格;从军后的打扮英姿飒爽,生机勃勃,突出她的英勇气概。她的守护神木须龙瘦小枯干,一反人们印象中守护神和龙的形象,造成了反讽,形成了幽默的气场,反倒让人印象深刻。阿凡达里纳威人身高 3 米多,四肢颀长,腰肢纤细,蓝皮肤,黄眼睛,长尾巴,集中了猫科和灵长类的精灵特点,视觉效果惊艳而震撼。相反,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人物设定常常片面简单,模式化。如葫芦娃七人长相差不多,只通过头饰和本领的不同区别身份

10、,所以如果人物没有动作,观众就很难区分他们哪个是哪个。 宝莲灯里的人物造型也没有突出“这一个” ,三圣母的形象可以给七仙女,可以给织女,甚至可以给嫦娥。当然,中国动画电影在这方面也并不是固步自封,但有时有点像邯郸学步,如虎王归来的人物造型像日本动画,动物造型很像迪士尼,多少有点四不像。四、台词大多数中国动画电影的台词设计都为小朋友量身定制,所以成年人常常觉得很不屑。可有的台词说教性又太强,搞得小朋友一知半解。近年来的新作这种现象有所改善。业界内外基本一致认为拓宽受众对象是国产动画电影的出路。所以, 喜羊羊系列前三部基本是循着越来越成人化的路线走的。到喜羊羊 3 ,电影中植入了大量网络热词,还有

11、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如“我的狼生总是充满了悲剧和餐具” , “没钱买奶粉” ,等等。结果影院里的大人们爆笑连连,可低幼年龄段的小朋友不免有点不知若云。 喜羊羊 4中这样的词有所减少,出现了“一定要 hold 住啊”这样的台词,可因为这个台词已经被太多地使用,缺乏新意,幽默不足,所以成年人观影时有点昏昏欲睡,有点百无聊赖,而小朋友对这个词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们只是对“大火腿”津津乐道。受众到了喜羊羊 4这又缩小了,不能不说是一种后退。所以老幼皆宜的台词风格在中国动画电影中竟然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成人喜欢的,小孩子不懂;小孩子喜欢的,成人觉得幼稚。而国外那些经典的动画电影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观海底总动员时,影院里老幼同乐,同时被吸引,同时被感动。 加菲猫偶尔迸出的“至理名言”也令人深思,只不过年龄不同的观众思考的深度不同罢了。不难看出,中国动画电影已经和正在向国外的前辈与同行虚心学习,但仍有很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创作方面,我们必须把好主题关、题材关、艺术形象关和台词关。此外我们还应向国外同行学习他们的营销手段。有好作品,还要有好吆喝,这样我们的动画电影才能迎来新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