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95340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合肥市疾控中心2010年6月,2,主要内容,服务对象 服务内容服务流程 服务要求考核指标,3,(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报告卡片数/登记传染病病人数100。(二)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的传染病病人数/登记传染病病 人数100。,五、考核指标,4,省厅乡镇绩效文件201041716129770.doc省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方案.doc,考核依据,5,1. 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三)医疗机构,6,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设置及规范使用情况。根据2009年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方案相关内容,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

2、发病日期、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初诊或复诊9项基本内容。门诊日志应由临床医生填写,病名项目应填写诊断的病名,不能填写症状;出入院登记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10项基本内容。检查方法:现场查看感染科、急诊、内科、儿科、皮肤科、住院部等与诊疗传染病有关科室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记本,当发现传染病时,其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项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有无漏登和缺项。,(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使用,7,检验及影像部门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年龄、

3、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是否建立了异常化验结果必须返回送检医生或科室的反馈机制(包括门诊和住院)。检查方法:查阅检验及影像部门登记,检查项目是否齐全、登记是否完整;反馈机制以反馈记录或医生签字为准。,(2)检验及影像登记、反馈机制,8,院内设专门部门及专人负责本院传染病报告与数据常规分析,当出现异常疫情时,是否及时报告与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在院内及时通报。院内应制定对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机制与流程。检查方法:现场查阅相关分析文档及反馈记录、相关的机制与流程。,(3)医院内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及处理机制,9,(三)处理1.病人处置。对传染病患者,原则上要求就地隔离治疗,不

4、具备隔离条件和相应救治能力的单位,应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移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二、服务内容,10,确定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自查人员(含分管院长及相关临床医生、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等)、周期、自查内容(是否报告、及时报告率)及奖惩等。发现漏报、不及时报告等方面问题时,能够提出针对性处理及整改措施。检查方法:现场查阅有关自查记录、整改文档及总结(自查组成员签字)。,(4)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院内自查,11,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部门应有网络直报设备(包括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报告专用电话或传真机),操作系统齐全(有防病毒软件),并有专人负责管理网络直报密码。检查方法:现

5、场查看、查阅相关记录、直报人员进行现场操作。,(5)传染病报告设备,12,医院应定期组织临床医生、新进人员进行关于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的专业培训,注重培训内容的更新,及时学习卫生部下发有关传染病诊断、报告、防治管理方面的文件。并注意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检查方法:现场查看、查阅相关培训、考核文档。,2. 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培训与考核,13,评价指标包括:传染病报告率、传染病及时报告率、纸质报告卡填写信息准确率、完整率、纸质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以及纸质报告卡无诊断日期或报告日期涂改现象。检查方法:查阅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记录,核实传染病报告情况;核实纸质报告卡填

6、写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与网络直报信息的一致性,尤其是诊断日期与填卡日期的一致性。,3.传染病报告质量抽查,14,(1)院内关于传染病暴发或流行、可疑聚集性症候群、不明原因肺炎或不明原因疾病发病、死亡等异常事件的处理机制与流程的文档及相关记录。(2)院内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有关记录。(3)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工作记录。(4)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技术培训考核等有关记录。(5)2010年内、儿、感染、急诊等科的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6)检验科、放射科等临床辅助科室,检查登记本及结果反馈流程。(7)传染病报告管理经费使用记录。,备查资料,15,制度齐全(报告管理制度、登记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齐全),传染病报告的管理,16,配合县级以上疾控机构,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传染病疫情的处理,17,配合县级以上疾控机构,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传染病疫情的处理,18,有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有传染病报告管理和应急处理组织和制度,做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登记、报告。,应急处理,19,做好相关服务记录,传染病报告卡应至少保留3年。,相关记录,20,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