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桥区七年级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94511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通桥区七年级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通桥区七年级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通桥区七年级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通桥区七年级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通桥区七年级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通桥区七年级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通桥区七年级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通桥区七年级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全卷共二个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2009.1)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 下列有关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相关知识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A.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人工取火C.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遗址 D 半坡原始居民彩陶2、 在历史专题片河母渡原始居民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A.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B.使用骨耜等工具耕种水稻C.饲养了猪狗等家畜 D.用木头制成简陋

2、的小船3、 四川绵阳北川在地震前有一个纪念性的景点,该景点的说明性文字中引用了史记、夏本记所记载:“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的话。该景点所纪念的人物是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4、 小芳同学要推算我国第一个王朝建立的时期,你认为是A.约公元前 21 世纪 B.约公元前 20 世纪 C.公元 21 世纪 D.公元 20 世纪5、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这个“他”是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越王勾践6、在一部反映战国时期的影片中可能出现的场景 步兵手握兵器 农民用青铜农具生产 农民使用牛耕田 骑兵在战

3、马上嘶杀A. B. C. D. 7、小华同学参观北京故宫博物馆,看到如右图所示的实物。导游介绍说这是某个时期的一件艺术珍品。你认为这个时期是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8、 “破釜沉舟”这一成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晋楚争霸 B.吴越争霸 C.长平之战 D.秦朝灭亡9、下列描写公元前 350 年生活在咸阳的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项是不可能的A.他在一次战斗中杀敌有功,得到几十亩地的赏赐B.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几年后,因粮食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C.接着他卖粮食的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地,成了小地主D.45 岁后,他卖掉所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

4、人10、假如你到泰山旅游,会看到一个著名景点:被秦始皇亲赐为“五大夫”的大树。当时随行的官员要记下“五大夫”三字会用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11、现在有人习惯于将钱戏称为“孔方兄” ,其出典是历史上的“圆形方孔钱” 。下令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的皇帝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周武王 D.汉高祖12、西汉时期,人民要听如图所示的经学理论,学习儒家思想应该到A.咸阳 B.殷 C.长安 D.洛阳13、 “西、出阳关无故人” ,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唐诗中的名句,汉朝时把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为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葱岭14、同学们玩三国志游戏,精彩的游戏引起了

5、同学们对三国历史的浓厚兴趣,于是他们停下游戏热烈讨论起三国历史来。下列言论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一个雄才伟略的政治家B.刘备能三分天下有其一,诸葛亮的贡献不小C.孙刘联军能在赤壁大败曹军是利用了曹军不习水战,采用火攻,从而为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D.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后,基本统一北方15、日本是中国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交往有悠久的历史。在今天的日本博物馆里,保存着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被视为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物。那么,中日交往有了正式文字记载开始于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时16、看右图中的跪者正向汉武帝告别。此后,他就踏上了西行的漫漫征程

6、。 “他”是A.霍去病 B.蒙恬 C.张骞 D.班超17、下列有关南方开发的史实,不正确的是A.孙吴政权屯田开荒,促进了江南农业发展B.吴国造船技术已达较高水平。230 年,吴国卫温等乘舰船到过琉球(今台湾)C.诸葛亮治理蜀国,恢复和发展成都平原的经济D.东晋时期,南方统治者重视开发经济,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讲经图18、下列成语与历史人物孙膑有关的是A.退避三舍 B.围魏救赵 C.尊王攘夷 D.纸上谈兵19、下列青铜艺术珍品,不属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是A. B. C. D.20、都江堰水利工程依自然水势而建,历经 2000 多年,依然经受了 2008 年汶川里氏 8.0级大地震,不能不说是一

7、个奇迹。该水利工程修建于A.夏朝 B.商朝 C.战国时期 D.西汉21、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世界上最早、圆周率、第七位”等关键词有关的人物是A.蔡伦 B.祖冲之 C.高斯 D.华罗庚22、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这是哪部著作中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A.齐民要术 B.九章算术 C.水经注 D.伤寒杂病论23、下列哪一项的思想不能体现“和谐”的观点A.以“礼”教化人民,为“政”以德 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严酷的刑法,专制中央集权 D.兼爱非攻24、某电视剧组根据剧情布置体现史记内容的四个场景,根据史实你认为不可能出现的是A.周武王率军在牧野大战

8、B.商鞅舌战保守贵族主张变法C.屈原头汨罗江而死 D.孝文帝穿汉服,用汉字写诗25、下列人物中,其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有“书圣”之美誉的是A.司马迁 B.王羲之 C.王献之 D.顾恺之一、综合题16、 (21 分)材料一: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请回答:(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西周,西汉为管理广大疆域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图三和图四反映了哪两件重大历史事件?说出图四反映的事件的具体内容。 (7 分)(2)图三与材料二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请简要分析说明。 (4 分)(3)继材料二反映的事件之后,为了加强对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管

9、理,该朝统治者又采取了哪些富有开拓创新的举措,以致对后来的历代统治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8 分)(4)根据图三、图四提供的信息,谈谈你的体会(2 分)27、 (14 分)材料一:2007 年 9 月,以“ 走进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帷幕。孔子所 创立的儒家学说, 对中国文化影响深 远。材料二:2008 年 8 月 8 日,北京 2008 奥运会开幕式上,当一幅精美的巨型画卷徐徐拉开,呈现给观众的是代表中国古老文明的笔、墨、纸、砚 ,琴、棋等,当看见“孔子的三千弟子”表演着 “和” 字的发展 变化,让我们不禁想起了请回答:(1)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

10、思想家,其思想核心是什么?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4 分)(2) 秦、汉两朝统治者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3) 根据材料二:让我们不禁想起了文字和纸张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经历了如下的演化过程。 (请在空白处填写正确答案)让我们不禁想起了 时期,我国人民开始用麻造纸,在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东汉时期, 改进了造纸术,纸逐渐取代竹简、木简,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4 分)28、秦朝、汉朝在处理与北方强大的匈奴族的关系过程中,都留下了如下图所示的重要的历史遗迹。这些遗迹有的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的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1、金文 隶书 行书 楷书 草书 图五 秦朝重要工程分布图图六 汉朝重要商路示意图请回答:(1) 根据图五指出秦长城的大体走向以及起止点;秦朝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什么?(4 分)(2) 图六所示的重要商道被称为什么?它的起点是哪里?具体路线怎样?(5 分)(3) 西汉政府处理与匈奴的关系中大体经历了“战争交流管理”的模式。请举出西汉在处理与匈奴关系过程中发生的四件大事。并从中选出两件大事,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6 分)五通桥区七年级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2009.1)一、选择(共 50 分,每题 2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B A D

12、A B A B D D C A C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A B C B B A C B C C D B二、综合题(共 50 分)26、 (21 分) (1) 、分封制,推恩令,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4 分)内容:借鉴汉族政治和经济制度,实行一系列新制度,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迁都洛阳;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 (3 分)(2) 、商鞅变法,使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秦国战斗力大大提,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4 分)(3)举措(8 分):建立“皇帝”称号,自称“始

13、皇帝” (2 分) ;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2 分)地方,推行“郡县制” (1 分) ;统一货币、度量衡和统一文字(3 分) 。(4)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会遭遇困难、挫折;作为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应该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错误。 (任答一点给 2 分)27、 (14 分) (1)思想核心“仁” (1 分)贡献:创办私学,广招门徒,扩大教育对象;遍订诗 书 春秋等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3 分)(2)秦:“焚书坑儒” ,控制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4) 甲骨文,小篆,西汉,蔡伦(4 分) 。28、 (15 分) (1)走向:自西向东,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3 分)目的:为防御强大的匈奴,巩固北方边防(1 分) 。 (2)丝绸之路。长安,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5 分) 。 (3)四件大事:设置“河西四郡” ,张两次出使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开辟丝绸之路。 (4 分)关系:张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外界的贸易往来,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着密切关系。 (任选两件大事,只要能说出合理联系即可) 。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