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958191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内容概述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第九册第三课的内容。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的近大远小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绘画中的真实感。二、教学目标分析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学生更了解生活中的近大远小的原理。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应用。学习它能使学生更好的表现空间立体感是绘画作品更真实。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

2、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并且有留意观察的习惯和探究生活中的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讲解,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2、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其实五年级学生对于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早就注意到了,为使学生把感应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过称中我还是要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透视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初次接触这种理性化、抽象化的知识会

3、感到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提前进行渗透,做好铺垫,如课前提出问题、留观察作业、收集相关资料等。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新课程理念提出“创新与发展取向的课程实施”,教师与学生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与接收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知识的创新者。在本课教学设计时我重点突出以下几点。1、教师要成为教学设计的创新者为了突出“用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表现立体感”这一重点,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感受知识的魅力。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第一,用范画中两个大小不一的“海宝”以奔跑的动式来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第二,用儿童画中一排树木来直观的表现近大远小、近高远矮、近粗远细和近稀远密的透视现象第三,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4、”的真实感我把音乐元素融入到了美术课堂上,引到学生在乐曲中需找立体感,恰当地运用音乐元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网上收集各种透视现象的图片、名家画作、透视现象的多媒体文件、绘画用的尺子、铅笔、水彩笔等工具。通过对名家画作的欣赏和临摹,让学生更理解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更深刻的记忆大师的作品也通过基础的透视近大远小表现的。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2010年5月1日10月,在上海召开了什么啊?生:世博会。师:这真是值得我们中国人民骄傲的一件事情。你们知道上海的世博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生:海宝。师:海报象征着吉祥,蕴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今天我

5、们请海宝来同大家一起学习,大家欢迎吗?师:仔细看,海宝从远处到近处有什么不同呢?生:在近处的大,远处的小。师:同学们的感觉很敏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现象,谁愿意把你知道地向大家介绍一下?生:。路。房。师:同学们真是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啊!但在观察这些现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像这种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出现近大远小的变化在绘画上就叫透视现象。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二)、讲授新课。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那么什么是透视呢?就是用线条或着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透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形体透视。二是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标识物体

6、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空气透视:研究和表现空间的距离。用简笔画形式表达出来!问:他们有哪些透视现象(除了色彩方面)。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清晰远模糊。师:哇,好厉害。同学们发现这么多透视现象,那么在仔细观察。观察在绘画上色时色彩有哪些变化?生:近处亮一些,鲜艳一点,远处灰暗一些。师:假如,老师让XXX站在路的一端向另一端跑我不说停,他就不准停,最终会出现什么现象?生:这位同学的回答真是棒极了,由于道路两旁的树木向远处逐渐缩小最终会缩到一点,这个点就叫做消失点的水平线就是视平线。通过消失点的水平线就是视平线。通过消失点的垂直线。这些在画面上通常是不用画出来的。师: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现在我们就去看看艺术家是怎样处理画面中的透视现象的?这幅作品是荷兰风景画家。看看作者是用什么艺术形式表达的这幅作品?在你看来画家表现了哪些透视现象?我们今天研究透视就是要解决如何把现实世界里的三维空间立体事物表现在一个平面上?(如果说老师今天要求你们在一张纸上临摹学生作品,你们想先从哪方面入手)老师在黑板上做范画。(三)、学生作业作业要求:寻找生活中熟悉的具有透视现象的画面,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再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给它填加上人物以及交通工具等,让它变得更美。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四)、评价拓展学生互评,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和借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