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第二课苍松翠柏4课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94915 上传时间:2017-08-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第二课苍松翠柏4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二第二课苍松翠柏4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二第二课苍松翠柏4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二第二课苍松翠柏4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二第二课苍松翠柏4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第二课苍松翠柏4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第二课苍松翠柏4课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巴南中学初二美术导学案 主编:屈勇 审定:备课组1苍松翠柏 1课时:4 课时课时 11、学习目标:1、从作品中去了解中国画意境的表达。2、如何去分析中国画。3、中国画意境与中国文化的联系。2、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本课苍松翠柏的教学内容是重点学习写意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以树的画法为媒介切入教学,进入到传统国画艺术中程式化表现方法的学习, 苍松翠柏尝试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工具进行水墨写意的初步表现,并指向树、石组合的山水画写意小品练习。2、讨论分析。(2) 、课堂教学:自然界中万物的生长。标志着生命的旺盛,和谐的意义。这样可以揭示着万物的关系。从而彰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

2、中国画中。是如何表达中国文化的。本节课,我们就去分析认识中国画中意境的表达。国画基本常识概括。重庆巴南中学初二美术导学案 主编:屈勇 审定:备课组21、文房四宝笔 墨 纸 砚2、诗书画印诗句 书法 画作 印章3、墨分五色干 湿 浓 淡 黑(3) 、当堂检测:1、小组讨论。尝试用墨作画在纸上调出五种墨色的分别。2、临摹。P6 作品(4) 、展示点评:学生分小组展示交流。(5) 、教学反思:重庆巴南中学初二美术导学案 主编:屈勇 审定:备课组3苍松翠柏 2课时 2一、学习目标:1、树及叶的画法。2、树枝与叶的关系。3、叶与枝的疏密关系揭示的纹理,和谐与共生。二、教学过程:(一) 、自主学习:引导学

3、生欣赏作品:潘天寿的松石图对比欣赏另一组松石图。讨论:对比两组作品在意境上给你什么不同感受。为什么。分小组进行。 (约 5 分钟)画面特定造型与画面意境的内在联系。表现为笔墨技巧和表现对象所传达的不同精神寓意。(2) 、课堂教学:树在风景绘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是构成山的灵魂。也是山的主要载体。所以我们在本章节学习树的画法。展现两组松树为主的画面,注意作品的技法风格与画面立意。分别临摹树的画法和叶的画法。和整体效果的表达。重庆巴南中学初二美术导学案 主编:屈勇 审定:备课组4重庆巴南中学初二美术导学案 主编:屈勇 审定:备课组5(3) 、当堂检测:选择一副大师作品临摹松树。(4)、展示点评

4、:展示学生作品。小结画松树的技法。松树树皮如鳞状,树叶如针状,这是松树区别其他树的最大特征。画松树皮重庆巴南中学初二美术导学案 主编:屈勇 审定:备课组6用笔要苍劲有力,毛而不光,用墨较重,还要有变化,如受光部淡些,背光部就要重些。皴树皮不要一个个勾圆圈,要用长短不同、大小不同的方圆组成松皮,才不显死板。画整棵松树,树叶是由基本相同的单元组成,松针画法有半圆松针和圆松针两种,画松针时要注意参差错落和疏密的分布。画松针一般由外向里画,初学者可能画不准确,用笔往往不能集中在中心,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可以避免这个毛病。画松针用笔的粗细,要根据画面的需要来确定,比如有时近景的松树要求画得重些,松针用

5、笔就要粗些,皴松树皮用笔更要粗些。松针一般着绿色或花青色。松树干一般着赭墨色(赭石加墨) ,也可以用赭石色按松皮的笔道勾勒一次。白皮松的树干要用淡绿色按松皮的笔道勾勒(五) 、教学反思:重庆巴南中学初二美术导学案 主编:屈勇 审定:备课组7苍松翠柏 3课时 3一、学习目标:1、构图。2、构图中元素的差异变化。3、变化与统一的辩证关系。二、教学过程:(一) 、自主学习:学生温习上节课内容,先用毛笔工具画三颗松树的组合。要求画出不同的变化。(2) 、课堂教学:树的组合要有大小区别,互相顾盼,窜插离合。忌讳等距排列。构图形式的变化有:1、岑差。2、左右顾盼。3、窜插离合。4、构图变化与统一。5、虚实

6、变化。树干和树叶的更多画法:重庆巴南中学初二美术导学案 主编:屈勇 审定:备课组8重庆巴南中学初二美术导学案 主编:屈勇 审定:备课组9(3) 、当堂检测:教师出示两张示范作品,学生观察结合前面试画作业。让学生自主创作一组虚实相间的以树为主题的创作作品。(4) 、展示点评:1、小组展示。2、小组讨论与交流。(五) 、教学反思:重庆巴南中学初二美术导学案 主编:屈勇 审定:备课组10苍松翠柏 4课时 4一、学习目标:1、画石的方法。2、石与树的穿插组合。3、芥子园的物与意境的表达。二、教学过程:(一) 、自主学习:中国清代绘画技法图谱。设色山水,梅兰竹菊。花卉单虫,花木禽兽和飞鸟等图谱。其中各部

7、分有画法流派。画法技法和流派简介。在石的画法中可以吧前面的植物组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形成景致。学生阅读教材。(二) 、课堂教学:石头画法:1、披麻皴重庆巴南中学初二美术导学案 主编:屈勇 审定:备课组112、折带皴3、斧劈皴重庆巴南中学初二美术导学案 主编:屈勇 审定:备课组12(三) 、当堂检测:学生临摹一组石头。 (要求用到 3 种皴法领会其中意境)(四) 、展示点评:由披麻皴化出的两种基本皴法:(一)解索皴.以淡墨分左右,颤笔下勾,就像荷叶脉络一样由上往下颤笔拖下(也有荷叶皴与此大同小异)画解索皴可间以荷叶皴求变化,解索皴亦可以认为是放长了的披麻皴!注意:起稿即是曲折颤笔勾成.此皴法最适合

8、那句口诀,千笔万笔不嫌多,一笔两笔不嫌少.全赖功力和风格定夺.(二)斧劈皴.有大小之分.其基本笔法一样,(宋.马远.夏圭重庆巴南中学初二美术导学案 主编:屈勇 审定:备课组13最喜用此可观摩.明.王安洁王盖等亦法之)1 淡墨劈出大势(注意是劈出不是画出可体会用笔速度力度).2 次重墨重复勾石外廓(注意几何变化,已脱出披麻半圆基本形态)3 重墨干笔连勾带皴.丰富层次.(注意切不可多皴)4 贴石纹处以淡墨染,突出立体.5 最后点苔用小圆焦墨点(注意苔点的藏拙作用,既要提神又要掩盖败笔处需格外小心从事.还可在着色时加以调整.斧劈是山水画到一定功力时才能得心应手的皴法,所以披麻皴多练才会在画斧劈时打下线条基础. (5)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