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备课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94060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备课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下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备课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下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备课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下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备课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下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备课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下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备课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备课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石镇 中心桥 小学备课案年级 五年级 学科 语文 第 八 单元备课人: 执教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顺序号:需课时数 2 课题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 1 -2 课时 课型 精读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3. 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2、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

2、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教具学具 课件预习要求1、自学生字词。借助字典、词典、注释、联系上下文等试着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2、读通全文。3、搜集:德国风光片 和“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画面。板书设计25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景色奇丽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民族奇特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课前复备(手写)第一课时一、看德国风光片,导入新课:教师担任导游的角色,播放德国的风光片,请同学观看,并讲解:德国,有迷人的蓝色多瑙河,有梦幻般的莱茵河畔,有神秘的黑森林总之,德国是一个极富魅力的旅游城市,它不仅风光无限美好,这个民族还有一道十分奇丽的景色。(把

3、画面停一、学生欣赏德国风光片1、体会德国的绮丽风光和德国民族与众不同。在街道画面上)德国人家家户户喜欢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你们知道他们这是做什么?原来(板书课题: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2、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测: 自己的花为什么要给别人看?他们这样做是为什么呢?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了解德国的兴趣。巧妙引出课题,学生读课题提出问题更是一种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易产生学习兴趣,有学习主动性,教师加以整理,使问题有研究的价值。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

4、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3自学生词新词。4自学检测:A、认读生字与写字。(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要注意“莞”是个多音字,在本课中读 wn,表示地名时读“gun”,如,广东省的“东莞”;“姹”(ch)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如“嫣”“暇”“颇”“姹”“脊”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还有一些字虽然笔划较多,但是形声字,要引导学生根据这一特点进行记忆。写字要认真,注意书写的习惯。)B认读词语,体会词语的含义。房东 莞

5、尔一笑 天性 宇宙 真切 脊梁家家户户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2、读题3、质疑(1)德国人养花有何与众不同?(2)看到这些花有何感受?(3)你觉得德国民族有何奇特?二、生自读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2、思考质疑的问题。3、思考全文内容。三、再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导语:是呀!爱花的民族很多,为什么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德国人种花有何独到之处?请快速浏览全文,用“”画出相关的答案。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当学生从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时,教师可相机展示重点句:“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

6、,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1) 请生个别读。正音:“脊梁”读作 j liang;理解“脊梁”的意思。(因为花朵都朝外开,那么在屋里看到的“花的脊梁”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枝干和叶子。显然,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2)德国人种花有何特别之处?(从“家家户户”一词可见德国人人爱花;而他们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外面,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感到惊叹。)(3)理解“莞尔一笑”的意思。(爱花如此真切的德国人却将最美的鲜花给别人欣赏,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在德国人看来是如此的平常。你从文中哪个词看出来了?“莞尔一笑”(轻轻一笑)(4)补充材料: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

7、朴尔。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听了这个介绍,你觉得女房东是怎么一个人?简简单单的“正是这样”说明了什么?(德国人爱花,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他们内敛而不张扬,淳朴简单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儿一样美丽。)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读了这一段,你觉得哥廷根之美,还美在什么?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三、再读课文1、讨论交流质疑的问题,勾出文中相关词句。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深刻的道理。1、收集你生活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2、抄写

8、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第二课时一、读回顾,再感“美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说说哥廷根的美丽指什么?二、品读课文,感悟境界。1、引读第三自然段,学习第三自然段。当学生从第三段中找到相关答案时,教师相机展示重点句: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1)自由朗读。(2)谈谈读后的感受。(花多,花美,爱花之真切。)(3) 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课件展示一朵朵、一簇簇,许许多多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花团锦簇”;课件展示五颜六色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

9、,理解“姹紫嫣红”。)(4)有感情朗读,并背诵。(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当你来到德国,漫步在这花的海洋,你一定会惊奇地发现: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_ ;走在街上的时候,_, 这真是_的境界呀!(6)小练笔,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适当运用课文语言:假如我们来到德国,看到_ 。心想_。重视读写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又在写中练习运用,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法的领悟。(7)理解“颇耐人寻味”。2.学习第四自然段。(1)德国人爱花,还有哪些地方与众不同?四、学生举例谈感受。抄写感受深的句子。一、说说自己从文中感受到的美,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二、体会语言美,引导背诵第 3 自然

10、段。三、发挥想象,进行小练笔。完成小练笔,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适当运用课文的语言:四五十年后,我又到了德国,我发现很多东西变了:_ ,可当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_ ,是的,_始终没有变。(2)理解句子:“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四五十年后,作者漫步异乡,置身于花的海洋,他被这个民族的崇高境界深深感动了,此时,作者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想,猜一猜,是什么?答案是多元的,扩散思维,激发情感,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难点的理解,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感悟生活的能力。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引导交流:人永远不可能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是与别人一起构成这样那样的关系。一个人总是经常为别人做事,为他人服务,别人也在经常为你做事,为你服务。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身边也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试举例谈谈:(课件出示)在家庭里,_;在学校里_;在社会上,_。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参与活动,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自主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引发了学生交流的愿望。四、总结全文,激发阅读兴趣1.配乐朗读全文,说说读了文章的感受。2.推荐读书:季羡林散文、季羡林先生等。四、生读第四自然段,想象四五十年后,重返德国看的的景象,并加以描述。想象我做的美梦是什么,体会德国民族的崇高境界。五、举例说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六、朗读全文教学反思(手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