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观及其启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941319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观及其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观及其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观及其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观及其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观及其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观及其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观及其启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观及其启示罗菊芳本文在分析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企职业道德现状)并提出了借鉴西方现代企业职业道德文明成果)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现代企业职业道德规范的途径现代企业制度包两大内容:一类是包括企业组织制度、资本运营体制在内的经济制度;另一类是涵盖历史形成的、现行运营的、未来预期的企业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品牌名牌形象以及职工精神风范等内容的文化制度。因为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像没有灵魂的人一样,只是一个躯壳。在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规模之大、应变之快是前所未有的。但这一切离开了包括企业道德在内的企业文化的粘合作用、凝聚作用便难以想象。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能

2、不重视企业的职业道德建设,而有效地研究和借鉴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文明成果,对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理论市场经济是实践证明了的一种成功的经济运行模式。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两方面的成果:一是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正如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的P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的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二是与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相伴随的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其中就包括了协调市场经济中各种关系的伦理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但第二方面的进步与第一方面的进步相比,人们的认识却走了一个从自发走向

3、自觉的曲折过程。在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商人们成了争夺财富的斗畜。伦理道德似乎与商业社会无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也从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经营转入以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为主的集约型经营。这种集约型经营方式更多地依赖于人的主体精神, 因而被商人不屑一顾的伦理道德日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甚至被归纳为日本模式或东亚模式的重要内容。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观可以概括为一个支点两大内容:一个支点是企业追求个人利益与促进社会利益具有一致性;两大内容,即企业

4、员工对企业的责任与义务。企业对社会的职责,最先对市场经济中的职业道德进行系统论述的是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认为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司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快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在这里,斯密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不同,自然经济是谁生产谁消,生产者同时也就是这种产品的消费者,而商品经济不同,在商品经

5、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为社会、为别人提供使用价值而他要获得交换价值,其前提是他生产的产品必须是社会所需求的。斯密所揭示的一般规则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中,市场机制的调节能够保障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相互适应,因而商品生产者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商品生产者的个人主义行为天然合理,是符合社会利益的道德行为。斯密的这些思想被后来的经济理论史家抽象地概括为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是斯密学说的灵魂,同时也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立论的基础。现代西方的企业家们虽然有时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喊得震天响,其实这也是一种经营手段,最终还得服从于利润最大化这一行为目标。从个人利益中导出社会利益。个人利益

6、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构建企业道德的支撑点和基本框架。企业内部员工的道德要求和企业对外的道德规范都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建立在这个支点之上和框架之内的丰富和发展。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规范强调的是企业员工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及与企业荣辱与共的团体意识。这种观念集中体现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所谓企业文化,它是由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理想、信念追求、思想情操、道德规范、工作态度等因素凝聚而成的一种整体精神面貌。企业文化被称之为“企业的价值无限的无形资产”。日本企业界认为:企业主与工人的利益就像兄弟姐妹的关系一样。职工要敬业,企业主也要敬业,要关心和爱护职工。企业就是企业主和员工实现共同利益的纽带。

7、企业主随意开除员工和员工随意跳槽都被认为是一种不敬业、不道德的行为。为了培养员工的敬业爱厂精神,他们广泛吸收工人入股,工人参加管理,终身雇用,制订企业员工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平。通过精神增值建造企业的竞争优势。现代企业对社会的责任集中地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中。企业的经营埋念是指经营企业的指导思想。美国杜邦公司提出其经营理念为通过化学能使美好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强调通过化学工程的进步和趋利避害的技术选择使化学工业为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只有社会需要才能生产,只有社会信赖才有前途,企业形象比产品形象在现代社会中更为重要。这是现代企业家的共识,也是企业热衷于公益

8、利益的根本目的所在。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就可以使企业的利益符合社会利益,这当然不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实际,但形成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文明成果,尤其是现代企业的职业道德观,对于我国企业职业道德的建设,甚至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二对我国国企职业道德现状的基本分析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国有企业与生产中的高度集中相适应。其道德规范也是高度统一的。全国的国有企业都遵循相似的道德规则,这就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奉献精神和爱厂如家的敬业精神。企业员工的工作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应该说,企业职工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一致性是这种职业道德赖以

9、生存的经济根源。在旧体制下,企业职工在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在经济上具有优越感的全民身份,无失业风险的就业制度以及与职工的全民身份相适应的无所不包的福利制度。这一切都是使职工亲身体验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党和政府正是以这种利益为基础并通过强有力的政治宣传优势和典型示范的作用才逐渐形成了以奉献精神为主要特征的我国国有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随着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企业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当转向市场经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后,企业获得了独立的经济法人地位,拥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企业要面对市场获取生产要素,组织生产和销售产品。因此,企业的产、供、

10、销、人、财、物,都要由自己面向市场解决,谁不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谁就会在竞争中失败。这表明,在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与政府间的那种父子关系、企业与企业间只有竞赛而无竞争的兄弟关系,已被市场关系所替代,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道德的某些具体规范也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倡导以讲奉献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要充分尊重职工个人的合法利益,形成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职工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利益观。只有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才有助于引导人们处理好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等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达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获取最大利润的目标。然而,目前我国建立在市场主体追求自利基础上的职业道德的客观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因而使国有企业职业道德的现状存在多元化。笔者着重就一些突出而较为典型的事例做一些分析和认识。一是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一致性的职业道德规范仍在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大中型企业虽然不再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生产,但有部分产品或产量仍然由指导性调节,由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国家对这批企业改革的基本点是保护扶持使之发展壮大。因此,企业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在总体上是一致的。企业的职工尤其是老

12、工人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无私奉献了几十年,为企业多做贡献的敬业精神和爱厂如家的道德理念较为深刻,而这些优良的道德品格又对新职工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之我们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包括原有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机构、内容、方式仍对职工的凝聚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种氛围下,一般来说,只要企业的领导者是称职的、在决策上无重大失误,在政治上能保持廉洁,以无私奉献为特征的道德规范就仍然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二是在规模大竞争实力较强的企业中,以实业报效社会为主题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较强的调控能力,这类企业一般以生产竞争性产品为主,如日用化工厂和家、用电

13、器等行业。国有中小型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形成的集团,改革开放过程中由地方政府投资兴办的企业等。这些企业一般比较年轻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领导者有较强的现代经营意识。因此,报效社会,既成为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同时也成为企业的重要经营理念。一般来说,这种企业的经营者有较高的收入他们没必要为基本生活需要犯愁,而较为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得到社会的好评,事业得到发展。同时,这类经营者绝大多数是从国有企业和党政机关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受到共产主义道德观的熏陶。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较为深刻,以实业报效祖国的经营理念正是他们长期受到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一个折射。三是在一些企业经营者中,以金钱至上为目标的经营

14、理念,一些企业经营者由于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差,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往往通过掠夺性经营,采取权钱交易的手段拉拢腐蚀政府官员,以负盈不负亏的手段,为了增加个人的收益而不惜牺牲集体和职工的利益。他们无视企业职工的民主权益$随意解聘职工,大搞家长制,一人说了算,把工人仅仅作为经营者获取利润的工具。在这种道德理念指导下,企业经营管理往往混乱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经济效益差。因而,职工认为在这样的企业中,敬业已无多大意义,经营者则以兑现合同为重,把对社会的责任丢弃一边。由此可见,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思想保证。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情况表明,有了正确的道德理念,才能在发展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坚持讲道德、讲奉献、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自觉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及其他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作风,献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借鉴西方现代企业文明成果,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企业职业道德规范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竞争的需要,职业道德获得了普遍的发展,职业道德对资本主义的文明生产、文明经商亦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以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规范所强调的敬业精神及与企业荣辱与共的团体意识所表现出的进步和优秀道德风尚,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职业道德规范已势在

16、必行。因而,在继承我国企业经济发展中所形成的优良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应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经验,使之传统的奉献精神与市场行为准则相结合,这是我国当前构建国有企业道德规范的重点。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关心和尊重职工的正当利益,关心职工正当的物质利益的要求,这是培养职工敬业精神的前提,同时也是企业营管理者自身的职责,是其爱岗敬业的具体表现。谋取正当的物质利益是职工择业的基本动因,职工只有认识到企业能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时,才能对这个企业产生长久的敬业精神,在职工的基本的物质利益满足到一定程度后,职工便提出更高层次的需要,为此,企业要关心职工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研究职工需要层次的变化,了解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等不同群体的职工在需求层次上的不同特点,从而增加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企业经营管理者不能把考虑职工需要做为份外事,而应当把服务群众作为自身的一种职业道德。二是依靠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进行正面诱导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为荣的社会氛围。亚当斯密提倡的职业道德建设上不要社会干预,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