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904325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蘑菇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蘑菇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蘑菇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蘑菇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蘑菇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蘑菇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蘑菇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蘑菇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食用菌组 宋金娣(一)栽培技术世界上人工栽培双孢蘑菇起源于法国,距今已有 300 多年历史。如今,蘑菇已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现 在全世界有 70 多个国家在栽培双孢蘑菇,双孢蘑菇已成 为世界性的健康食品。双孢蘑菇蛋白质含量居食用菌之首,人体必须的 8 种氨基酸它含有 6 种,其含量占全部氨基酸的 36%以上,特别是赖氨酸含量最多,占蛋白 质的 10%,这对平衡 营养成分,特 别是对于以粮食作物为主食的人们来说更是必需的。此外,双孢蘑菇中多糖、核苷酸、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PP 和维生素 D 原含量亦很丰富,经常食用

2、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健肝、降血压等有显著的功效。我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栽培蘑菇,近 10 年来随着南菇北移步伐加快,在江苏、山东、河北、河南等中部平原地区生产量激增,已成为全国蘑菇产业的主要产区。在 2000 年我国双孢蘑菇产量突破 50 万吨,2004 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孢蘑菇生产大国。一、生物学特征特性1、营养 双孢蘑菇是典型的草腐菌类食用菌,因此稻草、麦草、玉米秸 秆等禾本科类秸秆中的纤维素、半 纤维素为蘑菇提供碳源营养,畜禽粪为菌丝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物质,尿素、硫酸铵等化学性氮肥为发 酵期间的产热放线菌提供氮源,而放线菌菌体又为蘑菇菌 丝提供了优质的氮源物质。磷

3、钾肥和多种微量元素也是蘑菇生长的必要营养。其具体的营养配比可见生产配方。 2、温度 菌丝 生长温度范 围 5-32,最适温度为 22-25,在适温下生长的菌丝浓密、粗壮。温度过高,菌 丝稀疏、 细弱无力;28 以上菌丝生长速度下降,低于15,菌丝生长缓慢。培养菌种的室温以 20-24最宜。子实体分化形成的温度范围为 5-30,最适温度 15-22。出菇后如遇连续几天 23以上的高温,幼菇停止生长而渐干枯死亡。在江苏3、湿度 在菌丝生长阶段要求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达 70%左右,子实体分化形成时期,要求覆土层含水量在 16%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 90%左右。出菇阶段,特别是当子实体长到黄豆大小时,

4、覆土层含水量要求达到 90%。4、氧气 双孢蘑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生长阶段空气中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是 0.1%0.5%,不能超过 2%。在出菇期, 0.1%以上的二氧化碳浓度对子实体毒害作用。二氧化碳浓度达 1%时,菇体菌盖 变小,菇柄伸长,易开伞。二氧化碳含量达 5%时 ,停止出菇。因此,在各生育 阶段都要注重菇房通 风状况,防止菇房二氧化碳积累影响菇体生长。5、酸碱度(pH 值) 蘑菇菌 丝在 pH 值为 58 之 间都可以生长,最适 PH 值为 6.87。偏碱性的培养料可抑制杂菌的生长。因此,播种时培养料的 pH 值用石灰调节在 7.58 之间,覆土层的 pH 值也调节在 7.58 之间

5、。出菇 阶段 pH 值降至6.5 左右。6、光线 双 孢蘑菇的菌丝和子实体生长阶段,都不需要光线。在完全黑暗的环境条件下,长出的子实体 颜色洁白圆整。光 线过亮或直射光太强,会使菇体表面发黄变褐,菌柄细长,菌盖歪斜,品 质下降。二、菌株类型 蘑 菇 品 种 按 菌 生 长 类 型 可 以 分 为 匍 匐 型 、气 生 型 、半 气 生 型 3 种 类 型 。1、AS2796 该菌株由福建轻工研究所用单孢杂交培育出的高产菌株。是近几年我国蘑菇生产重点推广的品种之一,该菌丝在 PDA 培养基上呈半气生型,基内和气生菌丝均很发达,生长 速度中等偏快,一般不 结 菌被。菌 丝较耐肥耐重水和高温,菌丝

6、爬土能力中等偏强 ,扭 结力强,成菇率高。出菇温度 15-25,菇体大朵、圆整、结实 、菌盖肥厚、柄粗短、无脱柄现象。菌褶紧密,色淡。 该菌株要求投料量足和高含氮量,薄料和含氮量太低,可能产生薄皮菇和早开伞现象。2、117 由福建三明真菌所选育出,菌 丝匍匐型。菇体中小型、洁白圆整、菇顶平或略有凹陷、出菇温度 18-24、抗逆性 强、适宜作鲜销品种。3、苏蘑一号 由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选育出,菌丝气生型,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出菇温度为 10-30,出温度范 围较广、耐肥耐水、适应性较强、产量较高。菇色洁白、大小适中、朵形圆正、菌盖肥厚、菇柄短小、菌褶紧密、不易开伞。 较适合于江苏地区的冬季和春

7、季栽培。4、棕色蘑菇 由野生蘑菇选育出,菇体棕褐色,菌丝半气生型,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出菇温度为 8-23,出温度范 围较广, 较耐低温,适应性较广,产量较高。菇形圆正、菌盖肥厚、菇柄短小、菌褶紧密、不易开伞。较适合于江苏地区的冬季栽培。在欧美市场棕色蘑菇价常高出白色蘑菇价 20%以上。棕色蘑菇也是我国今后发展蘑菇绿色食品的首选品种之一。三、栽培方式 由于地理环境上的差异和各地经济状况的不同,造成蘑菇栽培方式的变化。目前,在世界上蘑菇栽培的方式有工厂化栽培和季节化人工栽培两种方式。其中又按资源分为粪草栽培与人工合成料栽培方式。按菇房类型有高架棚或地栽菇之分。按栽培季节分类又有秋栽和春栽之分。在江

8、 苏地区,由于气候和资源的特点。分有苏南高架栽培模式和苏北的地栽模式。而高架棚栽,由于棚内空间大,遮 荫度大,棚内温度较低,可在 8 月份播种, 9 月份出菇,对产品抢早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 苏北地棚菇冬季易于升温保温,延 长低温期出菇时间,增加出菇量。 产品在春节上市也能有较高的价格,同时地棚菇在春季 3 月份即可出菇,比高架棚提早出菇 20 天左右,两种模式共存,具有优势互补 作用。(一)培养基质制备蘑菇培养基质直接关系到生产成败和产量高低。从堆肥原料组成情况来看,可分为粪草型和合成型两大类。 现介绍几种适合江苏资源特点的培养基组合(以 111平方米面积为计算标准)1、干猪粪或牛粪

9、2750 千克、稻、麦草 1250 千克、菜籽饼 200 千克、过磷酸钙 25 千克、石膏 200 千克。2、稻 草 1500 千 克 、麦 草 750 千 克 、鸡 粪 750 公 斤 、菜 籽 饼 100 千 克 、过 磷 酸 钙 40千 克 、石 膏 75 千 克 、石 灰 50 千 克 。3、稻草 1500 千克、干牛粪 1500 千克、过磷酸钙 35 千克、尿素 15 千克、石膏 50 千克、石灰 25 千克。4、干牛粪 1000 千克、稻草 1000 千克、大麦草 1000 千克、菜籽饼 250 千克、过磷酸钙 35 千克、石膏粉 40 千克、石灰 50 千克。5、干猪粪 750

10、千克、干牛粪 750 千克、稻草 1000 千克、麦草 1000 千克、菜籽饼 150 千克、尿素 12.5 千克、过磷酸钙 50 千克、石膏粉 50 千克、石灰 50 千克。6、稻草或麦草 2000 千克、鸡粪 500 千克、尿素 30 千克、石膏 50 千克、过磷酸钙 25 千克。7、湿牛粪 4000 千克、大麦草 2250 千克、菜籽 饼 150 千克、尿素 25 千克、石灰 20 千克、石膏 50 千克。8、稻草 1500 千克、大麦草 1000 千克、尿素 50 千克、石膏 60 千克、过磷酸钙 50 千克、石灰粉 50 千克。9、稻 草 2000 千 克 、菜 籽 饼 250 千

11、克 、黄 豆 粉 5 千 克 、蚕 豆 粉 25 千 克 、尿 素 30 千 克 、石 膏 75 千 克 、碳 酸 氢 铵 25 千 克 。10、稻 草 1500 千 克 、大 麦 草 500 千 克 、菜 籽 饼 200 千 克 、尿 素 30 千 克 、干 蚕 沙 300千 克 、过 磷 酸 钙 50 千 克 、石 膏 50 千 克 。(二)栽培操作程序蘑菇栽培操作按前后顺序分有 12 项程序。基质制备常规发酵或一次发酵发酵料进房二次发酵播种菌丝生长覆土秋菇管理产品销售菌料越冬春菇管理废料清理。1、基质制备 备料 各种畜粪、草料及氮磷 钾肥构成栽培蘑菇的主要栽培基质。一般以菇床料厚约 15

12、20cm 左右,每平方米菇床大 约需培养料 45 千克。以通用配方为例:干粪 2250 千克(约含湿粪 10000 千克),草料 2250 千克(稻草 70%,麦草 30%),石膏粉 50 千克, 过磷酸钙 25 千克,尿素 1015 千克,石灰 15 千克。2、基质常规发酵法 建堆时间 建堆时间 依各地自然气候、栽培方式、出菇时间而定。江苏苏南地区应用高架棚栽培的可在 7 月上旬建堆,用蔬菜大棚栽培的需在 8 月底 9 月初建堆、苏北地区用低架棚栽培的可在 7 月中旬建堆, 堆料制作 堆料场地应选地势较高,靠近菇房和水源较近的地方。将场地整平,开好排水沟,料堆呈南北向,使日照均匀,有利发酵。

13、建堆前 2-3 天,将麦稻草用清水淋透,堆放 1-2 天,使含水均匀。干粪要用清水淋湿后经过 7-10 天发酵处理,这样 能增加畜粪中分解 纤维微生物的数量。使用时以手捏粪块有 1-2 滴水珠往下滴为宜。建堆时,先在地面铺一层宽 2 米,厚 20 厘米稻草,适量浇水,踏实,至有少量水冒出为度,然后在草上铺 5-6 厘米厚畜粪,并适当整平。如此分层加草、加粪,每 铺一层稻草后,都要适当浇一次清水,堆至高达 1.5 米为止,堆宽通常为1.5-2 米,长度 视场地而定。大 约有 15 层。料堆的四周基本垂直,顶上呈龟背形,然后盖上草被,以利保温保湿,如遇大雨,应加草帘或塑料薄膜。一般每 100 平方

14、米菇床所需培养料,堆肥体积约宽 2 米,高 1.5 米, 长 11.5 米。 翻堆操作(常 规发酵法) 堆肥后的第二天,堆温开始上升,料堆顶上冒出水蒸气,第三天堆温达到最高点(65-75),料温一般可维持 4-5 天后开始下降,当堆温开始下降时,要及时进 行翻堆, 调整水分, 补 充养料,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的继续活动,促使培养料发 酵均匀。培养料从堆制到进房,一般翻堆 5 次,每次翻堆间隔时间通常为 76543 天。在堆制过程中,培养料的水分要先湿后干,堆的形状要先大后小,翻堆间隔时间要先长后短,遵循这一原则,堆温可 长期维持在 50 度以上。翻堆时添加矿质肥料要注意先后次序,石膏粉和 过磷酸

15、钙能改善培养料的结构,并能加速有机质的分解,故宜早施,可在第 1-2 次翻堆时分别施入。尿素要在前期分批加入,因为堆肥内的分解同化过程是逐步进行的,如一次全部加入,不能充分利用,容易造成流失或因反硝化作用而损失,宜将尿素分 2 次,在建堆和第 1 次翻堆时加入,不能迟于第二次翻堆时间,否则吸收不彻底会产生许多游离氨,对蘑菇菌丝有杀伤作用。石灰一般在第二次翻堆时加入,或视培养料的酸度情况分别加入。稻草茎软腐熟快些,麦草 质地较硬,两种秸 秆合堆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发酵期结束后,培养料应及时进房播种,如果继续堆放,在发酵微生物的作用下,培养料中的养分损失很大, 这种过熟的培养料会使蘑菇减产。3、发

16、酵料进房(常规发酵法)培养料进房前一天,在堆肥表面喷施 500 倍菇净溶液,用薄膜覆盖 12 小时。培养料进房时,应集中劳力,突击上床,先 铺下层,再 铺上层。培养料尽可能集中堆放( 厚 20-30 厘米),以便维持一定料温(40-45 度),进行后发酵处理。并关闭菇房,每 100 平方米面积用甲醛 2 千克,敌敌畏 1 千克,分别放在两只锅内燃烧,密 闭24 小时后,开门窗通风,排除有毒气体。4、堆肥二次发酵二次发酵是蘑菇高产栽培中培养料堆制新技术。采用后发酵技术即是将蘑菇培养料堆制分为 2 个阶段:第一阶段堆制方法与常规发酵法相同,但堆制时间短,通常只有 13 天,翻堆 3 次。第二 阶段也称“后发酵”或“ 巴氏消毒”,需在菇棚内加温一段时间,即 55-6010 小时,再维持 48-504-6 天。培养料通过后发酵,高温性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得到充分繁殖,形成大量菌体蛋白及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供蘑菇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