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外交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2893919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外交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外交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外交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外交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外交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外交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外交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外交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外交论文摘要 中国历来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无论将来发展程度如何,也绝不称霸。这种外交政策与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中国在古代外交中就坚持和平外交,主要体现在和亲政策和朝贡体制这种理念在当代外交中依然得到充分体现。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结合中国古代及当代的外交政策,分析其对当代外交的影响。论文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外交政策 当代外交2005 年 9 月,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其中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即:坚持多边外交、实现共同安

2、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和谐世界提出不是偶然的,建国以后,中国历任领导人在不同场合也多次强调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这是中国长久以来所坚持的外交政策。而追本溯源,还需要探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的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和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话,那就是和。以和字组成的词多是褒义,比如以和为贵、和谐、和气生财等。和字, 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和,相应也,又和调也。同时,和也多次出现于中国古籍中, 易经中孚卦第六十一中,九二爻辞中提到:鸣

3、鹤在阴,其子和之;此处释为:同声者相应,故其子和之,具体来说,和是两个事物之间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但这个时期的和只是单一概念,还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真正上升到哲学层面是在春秋时期。 论语学而第一中提到礼之用,和为贵,和乃适当也;论语子路第十三提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而在孟子公孙丑下中也阐述到:地利不如人和;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则更为深刻的阐述了和的核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概括来讲,和的哲学可以解释为相和,交合,调和等,即任何两种事物之间都是可以协调的。中国文化传统的主要哲学思想就是儒学、道学、佛学,这其中,儒学道学中都提到了和的思想,自此以后中国便一直受到这种传统文化的影

4、响。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外交,在传统文化沉淀与积累的过程中,和字从单一概念逐渐衍生为一门哲学,并从这套哲学体系中又分化出了其他的概念,比如孔子所提到的仁和礼,论语中多次提到这两个字,而仁爱也是指导中国人处事交往的一套原则。 论语八佾第三中,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儒家中的仁爱思想认为,人们在生活中不但要学会创造财富,还要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于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他提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孟子则更生动的阐述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他们看来,仁者爱人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处理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这一哲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和而

5、不同。前文中已经提到,和本身就是产生于两个事物之间的概念,而以马克思的观点来看,两个事务之间本身就是相对立的,孔子早已认识到这一点,但他依然认为和是解决两个事物之间矛盾的基础,两者可以不同,但并不影响两者之间的和,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也就和与不和,同与不同进行过辩论,但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以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占了上风,并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哲学思想。和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字,但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却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以及当代的外交思想。二、和的哲学思想对古代外交的影响提到中国古代的外交,最典型的两种方式就是和亲政策 以及朝贡体系 ,中国古代长期以中原一带为生活生产的中心,而

6、北部的少数民族部落经常会侵袭中原,为了保证中原的和平,中原历代王朝都有过以亲换和的历史,昭君出塞是最为著名的和亲,这次和亲为汉王朝换来了 60多年的和平,从战略角度来看,这也可以算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外交事件。而朝贡体系也可以说是能与西方的均势体系并驾齐驱的一种国际关系模式。朝贡体系在先秦时代处于萌芽状态,兴盛于汉唐,成熟于明清,历经两千年之久,是东亚地区特有的一种稳定的区域性国际体系。中国古代经历过几次辉煌时期,汉朝是其中之一,这段时期中原王朝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成为汉文化圈的中心。但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王朝更迭与分分合合,对此时的对外交往历史并不十分了解;实际上汉朝一直十分重视

7、同邻国的关系,外交活动相当频繁。如张骞出使西域,就是以军事战略利益角度出发考虑,其目的是为联合周边国家共同对抗匈奴,可以说是以和至战(此处和有联合,相和的意思)的典型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丝绸之路 被开启,打通了陆路交流的通道,朝贡体系慢慢壮大兴盛。而唐朝时期,中原王朝国力雄厚,周边国家都十分弱小,中原王朝实行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使得西域、东南亚、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国家纷纷来到中国,并自愿称臣,发展了密切和频繁的外交关系。至明清时期,随着古代中外关系的逐渐发展,朝贡范围的不断扩大,致使朝贡制度也日趋成熟。郑和七下西洋 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在成熟的制度与和的传统思想指导下顺利开展对外交往

8、,弘扬中华国威的成功事例。需要提到的是,这些外交政策仍然没有脱离和的哲学思想,和亲政策和朝贡体系都是建立在交和、调和的基础上。三、和的思想在中国当代外交中的体现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深受列强侵略、奴役之苦,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同志首先就提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对外政策基本方针。他一直强调,中国需要在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发展,推己及人,世界各国也都希望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而要想获得这种和平的环境,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同时,中国自身也不能寻求霸权主义。他说到:中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反

9、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句话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 关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角色,邓小平同志认为,我们应该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策略。所谓韬光养晦,就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战略重点应放在自身国力的发展上,不要过多地介入国际争端,在国际舞台上不扛旗、不当头、不称霸,也不寻求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如果回顾当代中国的军事外交历史,早在邓小平时期就已经提出了和的立场。这也是延续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哲学观点。进入第三代领导人执政期,江泽民也提出了和而不同的外交思想。他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说:阳光包含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异彩纷呈。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

10、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世界多样性的外交理念,正是对古代君子和而不同思想的传承与升华。而现在,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和谐世界构想,这一思想是建立在全球趋于多极化的基础之上的,并不是狭隘的站在中国的立场。随着国际社会大环境的持久和平,各国都保持着快速增长的经济势头,世界多极化已经不可避免。而各国的文明、文化传统以及政治经济模式不尽相同,在相互接触过程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国深信只要本着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其内容具体包括:一是更新安全观念,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二是建立有效的集体安全制度,强化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制度核心的重要地位;三是加强安全合作,实现有效

11、裁军和军备控制,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 从 1998 年开始,中国每两年发布一次白皮书,公布中国的军费并阐述中国的军事外交政策。2006 年公布的白皮书中提到:中国坚持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展对外军事交往,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合作关系。2008 年的白皮书在国防政策这一章节内容没有变化:中国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2010 年的白皮书中依然坚持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同时还增加了

12、合作的内容:中国将坚持开放、务实、合作的理念,深化国际安全合作,加强与主要国家和周边国家的战略协作和磋商,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海上护航、国际反恐合作和救灾行动。支持按照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由此来看,中国的外交政策,上到国家战略,下到国防政策,都是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给中华民族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力量无处不在,在外交政策及国防政策中也得到了丰富的体现。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的思想一直主导着中国的外交战略和国防政策。而这种和的思想又不局限于一国的立场,是全球治理的一种理念,这种思想也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中国也愿意继续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