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校高一高二学生写的2013年高考作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89242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校高一高二学生写的2013年高考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等校高一高二学生写的2013年高考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等校高一高二学生写的2013年高考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等校高一高二学生写的2013年高考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等校高一高二学生写的2013年高考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校高一高二学生写的2013年高考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校高一高二学生写的2013年高考作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大附中等校高一高二学生写的2013年高考作文(6篇)(2013-06-14 12:52:26) 转载标签:教育分类:教育大道理和小案例梦里江河的话:教育部门的各种减负措施中,我最反感的是减少考试时间和降低考试难度。考试时间短了,为了得高分,考试之前就必须通过反复做题以求达到考试时不假思索随看随写的效果;考题容易了,为了得高分,考试之前就必须反复背诵标准答案以免在答题细节上被扣分。如此,学生负担更重了,但教育部门就是这么干的。在日常生活中,极少有人一个小时之内就能写出一篇满意文章的。古代王羲之、王勃他们即兴写的那些佳作,很可能都是前一天晚上就打了腹稿的。北京青年报刊登的这些高一高二孩子写的高考

2、同题作文,都是在没有压力情况下写的,可能还经过了一定时间的修改,从而提高了审美价值。其中有3篇是人大附中14 班孩子写的。从2004 年起,人大附中高中的14班,几乎都是第一实验班。当爱迪生面对手机.2013/06/14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编者按:高考结束了。同每年一样,高考作文总是高考中最受关切的一道题。不仅因为作文是所有高考题中分值最高的一道题,而且中国自古讲求“文以载道” 。本报中学作文版请部分在校高一高二学生以今年北京高考作文为题,进行了创作,以飨读者。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60分)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

3、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科学家和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内心已无星空人大附中高二( 14)班许云宗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没有电灯也没有手机,他们到晚上只能看天上的星星,他们有了思念只能寄予漫天星辉。于是他们编出牛郎织女的传说,他们说:“盈

4、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后来我们不再有这样的情感,也再写不出这样的诗。再后来我们想仰望星空,却发现星星已经不太看得见了。在19世纪,英国作家斯蒂文森说他愿当个点街灯的人,点亮别人的心。那时欧洲晚上是有人巡夜把灯点亮的。后来有了电灯,这个职业从此消失。现在城市的晚上已经很亮,不需要人来点灯也不需要人来点火。可人们总觉得城市冷。人心并没有变得更亮。再往后是我们的时代。你可以说这是一个属于手机的时代,看起来如果没有手机这个世界会崩溃。没有手机提醒我们记不清日程,没有手机定位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哪,没有手机应用我们无法打发无聊时光,没有电话短信我们无法与人沟通,不刷微博我们会与世隔绝,不发状态我们会被世

5、界抛弃。科技完全融入并左右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情感和行为就这样变迁,我们就这样被改变。这时你可能会理解文学家对手机的感叹。科技就这样影响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且这种改变无法阻挡。它让我们的生活越变越好,但同时你发现我们也丢掉了很多。就在这个时代的某一天,你的手机出了故障。你绝望了,你以为世界要崩溃了。但几小时过去了地球还在转。然后你第一次认真面对你的生活。你发现关注1000 个陌生人不如关注一个亲人,你发现与一个不认识的人聊天不如与现实的朋友交流,你发现在屏幕前消磨时间不如与家人多呆一会儿,你发现在现实中勇敢说出自己的观点比在网上更有力量,你发现静下来思考一会儿更能发现真实。最后你发现跟手机一

6、起消失的,是别人的言论别处的新闻,是属于别人的世界。你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错当做了生活。你突然怀念起古诗十九首 ,怀念起黑夜里的点灯人。这时我们发现我们虽无法阻挡科技对生活的改变,但我们应思考我们该怎样被改变。科技总要进步,我们无法想象人类没有电灯没有手机的生活会倒退到什么样子,但如何随之变化是可以选择的。我们在科技进步的光环下不应混淆什么是生活,什么属于自己。其实科技与情感人文这些感性的东西并不相悖,好的科技一定有文化内涵的。我们这个时代有了手机,意味着我们有了交流的自由,可以去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是古人做梦也想不到的。要知道科技虽强大,它只是生活的外因,什么样的改变取决于自己。也许看不见

7、星星是因为内心已无星空,又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点灯人就在灯火阑珊处。“联络”使距离变远?人大附中高一( 14)司雨慧爱迪生睁开眼睛,看了看床头的日历,使劲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没看错没错,是2013年。身为一个高智商的科学家,爱迪生不打算纠结于自己是如何成功穿越的。他梳洗完毕,就淡定地出了门。漫步在大街上,爱迪生把好奇的目光投向行人手中的“板砖型机器” 。正不明原委,抬头却见路旁极大电子屏上的广告XX 手机。 “手机。 ”爱迪生心中默念,真是形象的名字。抬脚走进一家手机专卖店,细细了解了手机的功能,他不由得被震慑住了。按下号码便可随时随地与任何人通信的功能、强大的网络分享平台,无一不将人们编织进厚

8、厚的网。在新的时代,地球确实已经变成一个村落了吧。于是爱迪生穿梭在各个场所之间,想见证手机的神奇功效。他先去了一所学校。教室里设备非常先进,老师的演示文稿可以与学生的手机同步。满意地点头。只是他皱了皱眉,瞟见教室后排的几个学生正浏览着最新资讯和商城信息,无暇理会老师的教诲。一个会议室里的人们也是如此。更奇怪的是,当他飘进一家餐馆,一家人正围成一桌吃饭。只是场面远不如他自己的时代那样温馨 暖色的烛光,飘香的饭菜,欢快的交谈声。而这家人,父母、儿女,人手一个手机,默默无言地等待饭菜,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处在同一个空间,可爱迪生觉得他们之间好像筑着几道厚厚的墙。而筑这墙的,仿佛正是他们手中代表“

9、交流”的手机。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爱迪生默默回到自己的房间,思考着白天见到的一切。手机确实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人类这样努力地发展通信,为什么却好像是努力地在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己之间筑起厚厚的壁障?难道是科技错了吗?他用手机打开微博,看着上面琳琅满目的状态,却越看越像人们为了隐瞒真实的自己而编织的谎言。他们修饰照片、修饰感情、修饰思想,你永远无法得知那一瞬他们内心的真实独白,正如你无法直视电话中与你交谈的人的双眸。他努力盯着这些信息,试图穿透他们,却看见了一群害怕孤独的孩子。他们渴望被倾听却又畏惧直接接触,他们无法控制面谈时的突发情况因为每一个瞬间的停顿,都会暴露出最真实

10、的自己。而手机仿佛也在改变着人们本身。人们不停地点击“分享” ,人们用每一刻闲暇关注着自己圈子内的新鲜事,或是打电话找朋友分享自己的想法,想以此证明自己的存在;可正是无数次转发别人的思想,让自己的存在淡化了。更或许他们只是害怕孤独。但他们忽略了,独处正是让自己思想凝聚的前提。没有独处,人们更无法反省自己、认知世界。说到底,这种矛盾其实是忙碌的信息时代的产物。人们像陀螺一样旋转,却无力地让孤独在内心沉淀,让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远,这样,代代相传。到底是科技错了,还是我们错了?爱迪生无奈地叹口气。他发明电灯泡,可不是想让后辈们步入黑暗的。忽然,他眼晴一亮网上一段视频里,女学者义正词严地探讨着手机与人的

11、关系。他欣慰地想,不错,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其实抓住问题的根源,想解决并不困难。人们只需学习如何独处,凝聚思想,淡化焦虑。抵触交流是焦虑的并发症。如果人们肯投入真心,真诚地聆听彼此,从虚拟中回归现实生活,相信手机的联络功能会发挥得更好。女学者的演讲在掌声中落幕,嘴角噙着一丝笑意,爱迪生满意地回归了梦乡。梦中,一家人仍手持手机,却不复冷漠,言笑莹莹。再睁眼,看看日历,爱迪生确定自己已经回归熟悉的年代。那么看着升起的朝阳他也该开始为人类的光明前途奋斗了。 没有影子的时代人大附中高二( 14)班许云贝数年前,当托马斯弗里德曼完成世界是平的时,他大概隐约看到了一个正在无限扩张的庞大文明群,地平线

12、消隐处曙光渐趋于黯淡。但他也许并未意识到,在现代科技文明扩展着我们的平面世界时,另一个维度正在消失。世界在被压扁,人文的深度正在消亡。但我们恰需要立足得更深些,在这个被科技不断扩张的世界上。先知型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说,人只有在广延的三维世界中才能立足。这平面外第三个维度,实际上就是深度,这是区别于身体和理智的人文维度。手机、互联网等高科技时代的产物使世界变得平而便利,但我们却越发难以立足了。地域、人际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地扩展了我们的个人世界,我们却因此越来越多地沉浸于自己的空间,哪怕知道它是虚拟的。现在的人知识量远比古时大太多,淹没在信息中我们却失去了希腊先哲的思考与判断能力。手机、

13、微博给了每个人以发声的自由,我们却随着潮流愈发急切了。先秦诸子的书需一笔一笔刻在竹简上,却由一代代人传播了几千年;微博上每秒都有更新,伴随着无数刚发表的言论沉入瀚海。所以说世界被技术压平时也在变浅,浅到我们走得很快但留下的脚印很浅。纪伯伦说他愿做沉入海底的石头,在海面上激起喧嚣但在深处归于宁静。可惜人人争着发声的时代不缺的是喧嚣,却甚至不再有足够深的海水给人以隔世的宁静。而人文的深度,正是一种向内的修行,让人平静地认识这个世界,孤独学会与自己相处。我突然想到古人笔下的影子。李白笔下影子是落寞时月影下同醉的另一个谪仙,鲁迅写影的告别时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庄周笔下的罔两寄托着对所依所存古老的追问,

14、王尔德笔下影子更是与灵魂直接相关如今手机及社交网站已再不会给人以孤独,取代孤独的其实却是无聊中的失落。在变平的时代中消失的,或许正是那样一些我们内心的投影。它们寂寞但涵养我们内心,并告诉我们人应怎样生活。这是人文的深度使我们立足的原因。马尔库赛将只懂技术不懂文化、只知生活手段不知生活目的之人称为“单向度的人” ,或许人的属性不在于平面广度,而在于立体而完整。失落远不如孤独,这是无目的的另一种孤单。究其原因,我们不可能依靠平面上的延伸来使自己在立体上完整。科技如顾城言, “是生活所需,但不是精神所需,是生存的方法但非生存的法则” ,反而“我失去了一只臂膀/也就睁开了一只眼睛” 。手机时代本身是历

15、史所趋,但喧嚣快捷中反而更应有沉静的人文反思,庞大的平面也要有足够的深度作支撑。“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我们应有尽有,我们一无所有。 ”200年前这段话作为警示,大可以警示所有年代,甚至放在今天更为合适。这大概确乎是一个不坏的时代,但一定是一个需要怀疑的时代。 爱迪生日记陈经纶中学高一( 4)班孙一清2013年6月7日雨他们邀请我去21世纪体验生活,短短的一个星期,可真是叫我大开眼界。这里有一种被称作手机的发明,它的出现就像是一只蝴蝶在雨林里扇动几下翅膀,随即就引起了新时代的一场足以改变人类生活的信息革命。令我感到惊奇的,

16、并非是手机内部复杂的构造和丰富的功能,而是作为一名发明家,我深知科技发展的迅速,因此我坚信没有什么人们能想到的好东西是发明不出来的,所以在面对一项新发明时我也不会过于激动。我所始料未及的是,手机居然能够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我的发明灯泡,恐怕难以做到这些。我惊叹,惊叹的是有朝一日,科技发明居然也能成 为一种改变人们思想观念的力量。比如,手机。手机的出现确实颠覆了一些我原本对于科学技术的看法,在我所处的时代,科技的成果多半还是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上,作为一股永动机般不竭的活力注入到我们谋求经济效益的途径里。人们可以点灯读书,乘坐列车上班,却不会将藏在内心的小秘密讲给那些冰凉的金属制作的大家伙们听。然而手机却不同,21世纪的人们信任它,就像结识了一位值得托付的挚友。这项多了人情味道的科技发明轻而易举地进驻到了人们的内心,就像推开花园的门一样简单,从此便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与人们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